




Current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preparedness of caregiver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HUANG Danxin,KUANG Wei,LI Wei,ZHANG Jing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Guangdong 510000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HUANG Danxin,E-mail:hdxhljb@163.com
Keywords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caregiver;"preparedness;"influencing factor;"nursing
摘要""目的:對急性呼吸衰竭(ARF)病人照顧者準備度進行調查,分析其照顧者準備度的影響因素并給予建議。方法: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ARF病人402例以及照顧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一般資料問卷以及照顧者準備度量表進行調查,分析其照顧者準備度的影響因素。結果:ARF病人照顧者準備度總分為(13.38±1.39)分。多重線性回歸分析結果表明,年齡、性別、與病人關系、共同照顧者、文化程度、家庭經濟情況、照顧者經驗及病人年齡是ARF病人照顧者準備度的影響因素(Plt;0.05)。結論:ARF病人照顧者準備度較低,應針對此類因素進行針對性干預,提高照顧者準備度,提高病人預后。
關鍵詞""急性呼吸衰竭;照顧者;準備度;影響因素;護理
doi:10.12102/j.issn.2095-8668.2025.07.035
急性呼吸衰竭(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ARF)主要因肺部換氣、通氣異常,使二氧化碳氣體難以排出,機體的血氧供應缺乏而引發的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亂以及代謝障礙的臨床綜合征,其死亡率較高[1]。ARF的發病因素較多,氣道病變、肺血管疾病、肺組織病變等均可導致ARF發生[2],出院后若未得到良好的照顧,易反復發作,影響病人的生命健康,因此病人出院后的主要照顧者需承擔較大的照顧責任[3]。若照顧者對病人的相關疾病知識認識不足,準備度較低,不僅會影響照顧者的不良情緒,還會影響病人的不良情緒和預后,甚至會加重病情[4]。而照顧者準備度是指照顧者對病人身體及心理做出相應的理解及需求準備,并在病人發生突發情況時做出隨機應變的行為[5]。有研究表明,照顧者準備度在國外被臨床廣泛應用[6?7],但在國內對ARF病人的照顧者準備度應用較少。本研究通過對ARF病人照顧者準備度現狀及其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為改善病人的心理狀態,制定適合病人的出院護理計劃和健康教育,使其盡早地融入照顧者的角色,提升照顧者的心理準備及病人的生活品質。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住院ARF病人402例及其照顧者作為研究對象。1)病人納入標準:①符合ARF相關的診斷標準[8];②檢查肺功能伴有彌散性或限制性的功能障礙;③經胸部X線檢查有肺實質性的病變。排除標準:①不配合調查者;②患惡性腫瘤者;③先天性心臟病病人;④免疫功能障礙者;⑤合并甲狀腺疾病者;⑥嚴重心血管功能障礙者。2)照顧者納入標準:①年齡為18~65歲;②病人的配偶、父母、子女以及親屬等,照顧時長最長者,若照顧者有多名,可由病人指定1名;③語言無障礙且意識清楚;④配合問卷調查者;⑤性格穩定者。排除標準:①領薪酬者;②精神障礙者;③調查期間照顧者自己住院治療者;④不配合調查者。本研究已通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件號:北大深醫倫審(研)〔2023〕第(107)號]。研究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調查工具
1.2.1 一般資料問卷
采用一般資料問卷收集病人及照顧者的基本資料,包括照顧者的年齡、性別、婚姻狀況、與病人關系、共同照顧者、文化程度、家庭經濟情況、職業、照顧者經驗、居住地、性格和有無信仰;病人住院治療時間、年齡、性別、婚姻狀況、經濟情況、文化程度、性格、有無信仰等。
1.2.2 照顧者準備度量表(Care Preparedness Scale,CPS)
CPS由Archbold等[9]研制,該量表共8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0~4分),總分為0~32分,“非常不符合”計0分,“較不符合”計1分,“較符合”計2分,“符合”計3分,“非常符合”計4分。評分越高,表明照顧者準備度水平越高。該量表由王林林等[10]漢化,其Cronbach's α系數為0.925。
1.3 調查方法
由護理部及相關科室支持,先統一規范化培訓調查人員,均熟練掌握其問卷的各項條目,在進行問卷調查時為受試者解釋其研究的目的與意義,征得同意后對科室符合納入標準的照顧者及病人發放問卷。如果測試者對問卷內容有疑惑時,調查人員在不能干擾其選項意愿時仔細進行解答,受試者填寫完成后馬上回收問卷。若有填寫困難者,可由調查者根據照顧者的回答如實填寫。本研究共發放問卷402份,回收問卷390份,剔除規律作答和漏項問卷,有效問卷為380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4.53%。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6.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行t檢驗;定性資料采用例數、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采用多重線性回歸分析影響因素;采用Pearson相關進行相關性分析。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ARF病人照顧者準備度現狀
經評估,ARF病人照顧者CPS總分為(13.38±1.39)分。見表1。
2.2 ARF病人照顧者準備度影響因素的單因素分析(見表2)
2.3 ARF病人照顧者準備度影響因素的多重線性回歸分析
以ARF病人照顧者CPS評分為因變量,以單因素分析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自變量(Plt;0.05)作為自變量進行多重線性回歸分析,自變量賦值情況見表3。多重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照顧者年齡、性別、婚姻狀況、與病人關系、共同照顧者、文化程度、家庭經濟情況、照顧者經驗、病人年齡是ARF病人照顧者準備度的影響因素(Plt;0.05)。見表4。
3 討論
3.1 ARF病人照顧者的準備度水平有待提高
本研究結果顯示,ARF病人照顧者的CPS總分為(13.38±1.39)分,處于較低水平,與劉娟娟等[11]研究結果相似,低于王菁菁等[12?13]的研究結果,原因可能為:1)ARF的致死率較高,而公眾對ARF的相關知識缺乏,且該疾病具有突發性,對于首次罹患ARF病人來說,具有恐懼、抑郁心理,因此導致照顧者的準備度水平較低[14]。2)ARF照顧者對照顧者準備度的理解不深入,認為只需了解醫院宣教知識,并給予病人基本的照顧與需求均可,忽略了照顧者與病人間的關聯,情緒干擾、飲食、生活習性等,因此照顧者準備度較低[15]。從本研究照顧者的準備度各條目均分來看,“您已準備好去照顧病人的生理需求”評分要高于其他條目,而“您已準備好去應對并處理病人發生的一些緊急情況”的評分最低,與梁娟等[16]研究腦卒中病人的CPS總分[(21.07±5.16)分]存在差別,其處于中等水平,而本研究照顧者CPS總分處于低水平,原因可能為,我國ARF病人照顧者多為家庭成員,且經常與病人共同居住,受傳統的家庭觀念影響,照顧生病的家人是最基本的倫理道德,因此在“您已準備好去照顧病人的生理需求”的評分較高。而在處理ARF突發情況時,由于當時感到擔心、恐懼,或是急救的經驗和知識不足導致“您已準備好去應對并處理病人發生的一些緊急情況”的評分較低;也有可能是隨著病人病情的穩定和住院期的延長以及相關宣教知識的拓展和學習,使照顧者對ARF病人相關護理知識的掌握不斷提高,利于提高病人的功能恢復。但是,若忽略了ARF存在突發性與復發性,且缺少社會支持以及護理責任的增加,會導致照顧者對ARF緊急情況的探求性較低。
3.2 ARF病人照顧者的照顧者準備度的影響因素
3.2.1 照顧者的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家庭經濟情況、照顧經驗
1)本研究結果顯示,中青年的照顧者CPS得分高于年齡大者,這與陳基民等[17]研究結果相符。原因可能為,中青年人對事物及新知識的接收和轉化的能力強,可通過醫療、媒體、電子產品等學習相關疾病知識。2)本研究結果顯示,女性較男性的照顧者CPS得分高,與石永華等[18]研究結果相符。原因可能為:首先,社會文化對女性賦予了更多照顧角色的期望,使得女性對此有著更強的責任感。其次,女性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承擔照顧職責,積累了豐富經驗,在心理及情感中更加細膩,因此,在照顧病人時對病人的需求更易察覺,能及時給予支持,因此在照顧者準備度方面表現更佳。然后,女性通常更注重細節和情感支持,這有助于提升照顧質量。最后,女性可能更善于尋求社會支持和資源,以增強自身的照顧能力。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女性在CPS得分上普遍高于男性。3)本研究結果顯示,照顧者文化程度越高,其CPS得分越高,與鄭艷青等[19?20]的研究結果一致。文化程度高,通常具備更強的信息獲取和理解能力,這使得他們能更全面地了解和學習照顧技巧、疾病知識以及應對各種照顧挑戰的方法。此外,文化程度還培養了他們的邏輯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因此,在面對復雜的照顧任務時,能夠更有效地制定計劃并付諸實踐。4)照顧者的家庭經濟情況好,其照顧者CPS得分高,可能是因為家庭經濟情況好照顧者可安心照顧病人,無需考慮家庭經濟情況,也使病人安心治療。5)有照顧經驗者,具有一定的ARF相關知識儲備,應對ARF病人發病時,處理能力較強,還可做到對該疾病的預防工作。因此,在臨床工作中,要盡早發現ARF病人照顧者經驗缺乏者,尤其是年齡較大、文化程度較低者,對此類照顧者可為其盡早制訂針對性的護理方案,協助他們學習更專業的護理知識和技巧、及時給予情感支援,以提升他們的期望水平并更好地承擔照顧者角色。
3.2.2 照顧者與病人關系、共同照顧者和病人年齡
1)本研究結果顯示,有共同照顧者的照顧者CPS得分高,有共同照顧者可減輕單個照顧者的壓力,而良好的家庭、社會支持可有效彌補照顧者的不足之處,改善其疲憊心理。2)本研究結果顯示,父母作為照顧者時,其照顧者準備度水平高于配偶和子女,與商淑華等[21]研究結果相符。原因可能為,子女是父母的希望與寄托,對子女的照顧,父母總是盡心盡意,希望早期康復,擁有健康、幸福的生活。因此,對ARF病人的照顧需得到更多的支持,可通過情感或其他形式的支持,這樣有利于幫助照顧者提高掌握知識及技能,更能提高照顧者及病人的幸福感。3)本研究結果顯示,病人的年齡越小,其照顧者的CPS得分較高,與魏偉瑾等[22]研究結果相符。因年齡越小其照顧者多為母親,女性心思較為細膩,平時對子女照顧較多,因此病人年齡小的照顧者準備度水平較高。
4 小結
ARF病人照顧者準備度處于較低水平,照顧者年齡、性別、婚姻狀況、與病人關系、共同照顧者、文化程度、家庭經濟情況、照顧者經驗及病人年齡是ARF病人照顧者準備度的影響因素。因此,醫護人員在對病人評估的同時也需評估照顧者準備度情況,并提供針對性的護理,提供免費的知識宣教咨詢,對年齡較大、男性、文化程度低、無照顧者經驗等照顧者可為其進行延續性的健康教育,以提高照顧者準備度水平,促進病人預后。
參考文獻:
[1] MUNSHI L,DARMON M,SOARES M,et al.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 and hematopoietic cell transplant:a secondary analysis of the EFRAIM study[J].Transplantation and Cellular Therapy,2021,27(1):78.e1-78.e6.
[2] SUTTAPANIT K,BORIBOON J,SANGUANWIT P.Risk factors for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failure in influenza infection with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in emergency department[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2021,45:368-373.
[3] 蔡亞男,徐曉慧,鮑克娜.系統護理干預對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護理價值[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0,39(18):3399-3402.
[4] 桂玲,葉青,王夢影.家庭賦權護理方案對肝硬化失代償病人主要照顧者的影響[J].蚌埠醫學院學報,2022,47(7):976-978.
[5] 羅玉華,謝波,周慶,等.照顧者準備度對ICU轉出患者家屬遷移應激的影響[J].護理管理雜志,2022,22(1):5-10.
[6] NGUYEN H Q,HAUPT E C,DUAN L W,et al.Hospital utilisation in home palliative care:caregiver health,preparedness and burden associations[J].BMJ Supportive amp; Palliative Care,2022:bmjspcare-bmjsp2021-003455.
[7] GUTIERREZ-BAENA B,ROMERO-GRIMALDI C.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testing of the Spanish version of the Caregiver Preparedness Scale[J].Nursing Open,2021,8(3):1183-1193.
[8] 歐艷,李芳,劉利.M-BLUE對于急性呼吸衰竭鑒別及病因診斷中的價值[J].臨床肺科雜志,2020,25(6):857-861.
[9] ARCHBOLD P G,STEWART B J,GREENLICK M R,et al.Mutuality and preparedness as predictors of caregiver role strain[J].Research in Nursing amp; Health,1990,13(6):375-384.
[10] 王林林,馮秉華,史昌乾,等.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主要照顧者預期性悲傷現狀及影響因素[J].武警醫學,2022,33(7):599-603.
[11] 劉娟娟,劉姍,蔣麗瓊,等.腦卒中患者主要照顧者準備度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18,18(1):52-57.
[12] 王菁菁,李曉波,謝萍,等.聚焦解決模式對腦卒中患者照顧者照顧準備度和負性情緒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9,35(21):1623-1627.
[13] 楊士來,鄭杰仁,辛惠明,等.腦卒中病人感知健康能力與照顧者出院準備度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研究,2022,36(8):1415-1419.
[14] 劉宇苗,孫丹丹,王亞飛,等.心力衰竭患者家屬照顧者希望水平在疾病不確定感和照顧者準備度間的中介作用[J].中國醫藥導報,2022,19(7):164-168.
[15] 田敬,孫鵬玉.ICU后認知損害患者家庭照顧者準備度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20,36(24):1892-1897.
[16] 梁娟,于洪宇,張紅英.腦卒中患者主要照顧者心理一致感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2,19(11):1585-1590.
[17] 陳基民,鄭菁,陳剛,等.ICU轉出患者家屬照顧者準備度與焦慮程度的影響因素分析[J].福建醫藥雜志,2020,42(1):147-151.
[18] 石永華,甄美美.山西陽泉地區腦卒中后遺癥患者家庭主要照顧者性別差異性調查[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0,20(4):534-535.
[19] 鄭艷青,王倩,張曉琦,等.炎癥性腸病患者疾病接受度在照顧者積極感受與自我管理行為間的中介效應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23,27(19):56-60.
[20] 劉佳,李雪飛,王紅花.腸造口患者主要照顧者照顧準備度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20,20(10):706-710.
[21] 商淑華,孫國珍,王倩怡,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照顧者準備度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現代臨床護理,2020,19(9):7-12.
[22] 魏偉瑾,劉丹丹,張思文,等.食管癌術后患者主要照顧者出院準備度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當代護士(下旬刊),2022,29(5):38-42.
(收稿日期:2024-04-19;修回日期:2025-01-11)
(本文編輯"薛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