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的講話中指出,澳門回歸祖國以來取得的輝煌成就向世人證明,“一國兩制”具有顯著制度優勢和強大生命力,是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的好制度,是服務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好制度,是實現不同社會制度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好制度,必須長期堅持。這一重要講話把我們黨對“一國兩制”的規律性認識提升到新的高度,為推進新時代“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回歸祖國以來的25年,是澳門歷史上發展速度最快、發展質量最高、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最強的時期。“一國兩制”制度體系不斷完善,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歷史性躍升,對外合作持續擴大,開創了澳門歷史上最好的發展局面,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實踐取得舉世公認的巨大成功。
“一國兩制”制度體系不斷完善。澳門各界牢記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是“一國兩制”方針的最高原則,堅定維護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從順利完成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到系統建立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再到在行政長官和立法會選舉中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澳”原則,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牢固確立,治理體系日益完善。澳門還適時完成行政長官選舉法、立法會選舉法修訂工作,于2021年和2024年順利舉行第七屆立法會選舉、第六任行政長官選舉,全面深入落實“愛國者治澳”原則。
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歷史性躍升。地區生產總值由1999年的519億澳門元增長到2023年的3795億澳門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由1.5萬美元增至6.9萬美元、位居世界前列。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加快推進,產業結構逐步優化。全面實施從幼兒園到高中的15年免費教育,教育質量持續提升。建立涵蓋生命全周期、覆蓋生活各領域的民生保障體系,居民平均預期壽命83.1歲,位居世界前列。回歸祖國25年來,社會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居民生活持續改善,國際影響力和國際知名度大幅提升,澳門各項事業全面進步,邁入歷史上發展速度最快、發展質量最高、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最強的時期。
對外合作持續擴大。參與國際組織和機構的數量增加到190多個,與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穩定的經貿關系,全球“朋友圈”越來越大,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澳門這顆祖國的掌上明珠,政通人和、物阜民豐、蜚譽全球,不斷擦亮國際大都市“金名片”。澳門歷史城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澳門獲評為“創意城市美食之都”、“東亞文化之都”、“最佳亞洲會議城市”、“最佳會議商務城市”。澳門與葡語國家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已連續舉辦6屆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澳門)部長級會議,與澳門締結為友好城市或姊妹城市的葡語國家城市增至7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國兩制’是最大的優勢”,“是符合國家、民族根本利益,符合澳門根本利益的好制度”。澳門的發展成就深刻昭示,“一國兩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創舉,凝結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中國智慧,是中國為國際社會解決類似問題提供的新思路新方案,是中華民族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的新貢獻,是行得通、辦得到、得人心的,開創了國家治理的新模式,為人類政治文明演進提供了寶貴經驗,必須長期堅持。
一是始終堅定“一國兩制”制度自信?;貧w祖國25年來,澳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國兩制”制度體系不斷完善,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得到有效維護;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歷史性躍升,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增強;對外合作持續擴大,“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作用日益彰顯。實踐證明,“一國兩制”具有顯著制度優勢和強大生命力,是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的好制度,是服務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好制度,是實現不同社會制度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好制度,必須長期堅持。我們要深化對“一國兩制”這一偉大創舉的認識,進一步堅定制度自信,把這一制度長期堅持下去,不斷完善和發展,開創“一國兩制”事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二是始終準確把握“一國兩制”正確方向。廣大澳門同胞深刻認同“一國”是“兩制”的前提和基礎,旗幟鮮明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憲制秩序,尊重國家主體實行的社會主義制度,正確處理涉及中央和特別行政區關系的有關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香港、澳門回歸以來的實踐經驗告訴我們,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繼續推進“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需要把握好以下四條:一要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二要維護高水平安全、推動高質量發展,三要發揮獨特優勢、強化內聯外通,四要弘揚核心價值、促進包容和諧。這四條重要經驗揭示了香港、澳門發展的根本保證和關鍵所在,明確了香港、澳門發展的重大前提和必然要求,指明了香港、澳門發展的戰略方向和必由之路,揭示了香港、澳門發展的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撐。我們要深刻把握這四條重要經驗的科學內涵、精神要義、實踐要求,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讓“一國”原則愈加堅固,“兩制”優勢愈加彰顯,確保不會變、不動搖,確保不走樣、不變形。
三是始終強化“一國兩制”使命擔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香港、澳門更好發展,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作出更大貢獻,是新時代“一國兩制”實踐的重要使命。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系統部署,強調要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健全香港、澳門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作用機制,這為香港、澳門融入中國式現代化、實現自身更好發展提供了新的歷史機遇。當前,強國建設已經展開壯美畫卷并呈現出無比光明的前景,中華民族正以不可阻擋的步伐邁向偉大復興。這是中國大發展大作為的時代,也是香港、澳門與祖國內地共繁榮共奮進的時代。我們要牢牢把握新時代“一國兩制”實踐的重要使命,堅持“中央要求、灣區所向、港澳所需、廣東所能”,乘勢而上、再接再厲、勇于創新,全力支持港澳保持長期繁榮穩定、更好融入國家大局。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的講話中強調,新一屆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要團結帶領社會各界,搶抓機遇、銳意改革、擔當作為,更好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不斷開創“一國兩制”事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著力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統計顯示,2023年澳門本地生產總值達3794.8億澳門元,較1999年年均增長4.9%;人均本地生產總值為55.9萬澳門元,年均增長2.9%。2023年博彩業占本地生產總值比重低于40%,休閑旅游、中醫藥、現代金融、會展文體等產業占總體經濟的比重逐步上升,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邁出堅實步伐。澳門今后更要結合自身優勢,加強區域合作,優化經濟多元發展路徑;科技賦能,融入大灣區科創產業鏈,探索經濟多元發展新路徑;加大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力度,著力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產業,推動澳門經濟多元高質量發展。澳門要進一步明確發展定位,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等歷史機遇,充分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和文化產業獨特優勢,充分發揮澳門聯通世界的橋梁紐帶作用,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積極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著力提升特別行政區治理效能。回歸25年來,澳門特別行政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不斷完善和提高,同時,社會進步和民眾期待也給特別行政區治理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要把依法治理和擔當作為結合起來,優化公共政策咨詢機制,健全政府和立法會協同立法機制,嚴格公正執法,推進公務人員管理制度改革,以治理效能的提升激發社會蘊藏的巨大活力和發展潛力,建設高效、有為的服務型政府,為澳門經濟社會發展保駕護航。
著力打造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平臺。在新時代,香港和澳門在國家改革開放進程中是具有獨特的優勢和特殊地位的。澳門要抓住這一歷史新機遇,立足“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定位,主動對接國家重大戰略,進一步加大雙向開放力度,促進同葡語國家全方位互利合作,不斷提升國際競爭力,為澳門“一國兩制”事業新發展提供更廣闊的舞臺。從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完善民商事等法律制度,到用好中西薈萃的文化優勢,促進國際人文交流,一系列舉措涵蓋經濟社會文化交流等方方面面,將為澳門發展開拓新空間、增添新動能。
著力維護社會祥和穩定。社會的祥和穩定是澳門發展的根本保障?;貧w祖國后,澳門重新納入國家治理體系,憲法和澳門基本法共同構成特別行政區的憲制基礎,指引澳門開啟新紀元,保證了澳門社會發展行穩致遠。要促進政府治理同社會調節、市民參與良性互動,引導和規范社團發展,筑牢基層治理根基。當前澳門形勢總體穩定,但內外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要居安思危、未雨綢繆,著力防范各種風險,堅定維護國家安全和澳門穩定;要解決好廣大居民最關心最迫切最現實的問題,不斷實現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多策并舉、多維發力,定能持續鞏固社會安定團結,實現澳門的長期繁榮穩定。
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這是中華民族大發展大作為的時代,也是澳門與祖國內地共繁榮共奮進的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澳門是祖國的掌上明珠,我一直惦念著這里的發展和全體居民的福祉?!薄皣业陌l展日新月異、勢不可擋,澳門的發展厚積薄發、未來可期?!痹谥醒氲膱詮婎I導下,在祖國內地的大力支持下,澳門這個祖國的“掌上明珠”一定能繼續譜寫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華彩篇章?!耙粐鴥芍啤闭宫F獨特魅力、行穩致遠,澳門一定能夠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中發揮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