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調查研究工作,并深刻闡明調查研究的極端重要性,為全黨大興調查研究、做好各項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從遍地烽煙的戰爭歲月到激情澎湃的建設時期,從如火如荼的改革開放年代到自信自強的建設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調查研究這個法寶為我們闖過一個個難關、創造一個個輝煌。當前,我國發展面臨新的戰略機遇、新的戰略任務、新的戰略階段、新的戰略要求、新的戰略環境。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國內改革發展穩定面臨不少深層次矛盾躲不開、繞不過,各種風險挑戰、困難問題比以往更加嚴峻復雜,迫切需要通過調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找到破解難題的辦法和路徑。對廣大黨員、干部而言,只有通過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才能把握快速變化的實際,出實招、見實效。
大興調查研究之風,一要堅持問題導向。調查研究的目的就是為了發現和解決問題,在不斷回答和破解難題中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深刻闡述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即“六個堅持”,其中第四個就是“必須堅持問題導向”。 問題導向是調查研究的基礎導向,只有把問題的“靶子”立起來,才能讓調研工作“有的放矢”。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必須突出現實問題導向,持續跟蹤關注社會熱點,聚焦重難點問題,勇于和棘手問題“硬碰硬”,拿準吃透基層的實際情況和具體問題。調查研究的過程中要堅定不移從實際出發,找準切口、找到出發點,讓調研更有針對性,要變“只見小問題,不見大問題”為“既見小問題,又見大問題”,增強理解把握問題本質的能力,方能讓調查研究直擊“痛點”。二要堅持實事求是。調查研究本質上就是實事求是,做到實事求是的前提和基礎,就是深入基層開展實地調研,在實踐中檢驗真理。要大下基層,防止為調研而調研,防止“出發一車子、開會一屋子、發言念稿子”式的調研、“作秀式”調研的情況,不要走馬觀花,而要“下馬看花”,去田間地頭,多些泥土味、多些一線情。沉下身子聽真話、察實情,不斷提升調查研究的“準度”,才能讓調研“不虛此行”取得實效。三要堅持群眾路線。“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調研者唯有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才能發現真實問題,形成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要堅持群眾主體地位,要拜人民為師、向人民學習,從人民的創造性實踐中獲得正確認識,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放下架子、邁開步子、撲下身子,傾聽人民聲音,了解人民所需,才能掌握調研的第一手資料,往實里干、往深里鉆,才能取得實實在在的調研成果,并實現讓調研工作如春風化雨般溫暖群眾的心。四要苦練基本功。干部要掌握多種調研方法手段。調查研究可采取走訪式、體驗式、解剖式、蹲點式、問卷式調研,也可進行專題調查、開調查會等,調查研究既需要傳統方法,也需要現代技術方法。要學會同群眾說話的藝術,放下官架子,少說官話、套話,多說家常話,只有與群眾聊得來、談得開,才能拉近干群距離。要學會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做好數字時代的調查研究,提升新時代調查研究本領。上網訪民情,下網解民憂,既要“鍵對鍵”,更要“面對面”,通信手段再發達也不能替代實地調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