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針對現有檢修車間檢修體系智能化不高、效率低下、無法適應高強度檢修任務等問題,從總體工藝方案出發,制定總體工藝布局、質量管控模式、物流配送模式、新工藝流程節拍等,形成MES系統及仿真系統的初版輸入數據,并指導優化智能檢修流水線工藝與裝備方案研究。開發一體化貨車檢修信息支撐平臺,提出智慧工廠一體化安全防護系統和智慧廠房等基礎設施建設的相關需求,將智能化貫穿貨車檢修工廠每一個流程架構。基于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智慧型貨車檢修工廠的研究,對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提升設備利用率,實現決策自動化等具有現實意義。
關鍵詞:鐵路貨車;FLC;智慧檢修;智能化;管控體系
中圖分類號:TP207;U279.3+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1-5922(2025)02-0193-04
Optimization of intelligent maintenance and control system of railway wagon maintenance factory based on FLC
WANG Xianghong1,MA Xuetao2,LIN Yao2,YAO Yujin2,WEI Xueling2
(1.National Energy Railway Equipment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Co.,Ltd.,Cangzhou 061113,Hebei China;
2.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Design Consulting Group Co.,Ltd.,Mechanical Power Design andResearch Institute,Beijing 100055,China)
Abstract:In view of the problems such as low intelligence,low efficiency and inability to adapt to high-intensity maintenance tasks of the existing maintenance workshop maintenance system,starting from the overall process plan,the overall process layout,quality control mode,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mode,new process beat,etc.,were formu-lated,the initial input data of MES system and simulation system were formed,and the research on optimizing the process and equipment scheme of the intelligent maintenance line was guided.An integrated truck maintenance in-formation support platform was developed,the relevant requirements of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such as the inte-grated safety protection system of the smart factory and the smart workshop was put forward,and intelligence was run through every process structure of the truck maintenance factory.The research on intelligent truck maintenance factories based on full life cycle management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reducing labor costs,improving produc-tion efficiency,improving equipment utilization,and realizing decision-making automation
Key words:railway wagons;FLC;smart maintenance;intelligent;control system
目前鐵路裝備公司擁有各型鐵路貨車共計6萬余輛,隨著車輛檢修量的逐漸加大,現有檢修車間存在諸多問題,深入推進智慧檢修基地建設已逐步成為鐵路貨車行業的發展趨勢[1-3]。國內外有關貨車智能化檢修停留在轉向架、輪軸等單個部件,缺少對整個智能工廠的研究[4-8]。隨著貨車狀態修不斷深入推進,自動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如何將前沿技術與鐵路行業進行深入融合已成為當前最為迫切需要關注的問題[9-12]。研究以鐵路裝備公司滄州分公司為實施對象,通過分析現有鐵路貨車檢修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挑戰,從總體研究方案和分級工藝方案2個方面分析智慧型貨車檢修工廠發展的理論體系以及關鍵技術。
1鐵路貨車檢修現存問題分析
(1)檢修工藝柔性化程度低,無法針對各個部件自身損傷情況進行定制化、差異化檢修,柔性較差,不能與狀態修修程所需的定制化檢修相匹配;
(2)檢修車間智能化程度較低,貨車檢修生產管理目前應用HMIS檢修管理系統,其存在實時性不高、自主決策性不強等問題。檢修車間生產決策、生產組織、質量安全管控依靠人力,智能化程度較低;
(3)現有檢修設備智能化水平不高,目前貨車Z2、Z3、Z4修基本采用傳統的檢修設備。自動化、智能化水平不高,人工干預較多,勞動強度大,操作人員多,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
(4)缺乏檢修數據智能獲取和集成手段,目前檢修作業信息主要還是依靠人工錄入,容易造成數據錯記、漏記等現象,數據的使用性極為低,造成信息浪費[13];
(5)配件運輸方式落后存在安全隱患,容易造成人、車、物混行,交叉作業較多對人員的通行及作業存在一定的風險;
(6)工裝設備未形成系統智能化檢修體系,無法充分發揮設備升級的優勢。
2智慧檢修工廠總體工藝方案
2.1研究方案制定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和挑戰,從總體工藝方案出發,制定總體工藝布局、質量管控模式、物流配送模式、新工藝流程節拍等,形成MES系統及仿真系統的初版輸入數據,并指導智能檢修流水線工藝與裝備方案研究,提出智慧工廠一體化安全防護系統和智慧廠房等基礎設施建設的相關需求。
2.2總體方案分析
(1)研究貨車檢修智能化的生產布局。主要涵蓋貨車車輛從車體除銹到整車落成的檢修全過程。對生產過程中進行詳細的大節拍分析,達到滿足每日出車Z2、Z3修分別不少于54輛,Z4修不少于30輛的生產節拍,確保智能檢修線研究的可靠性和可實施性;
(2)智能化貨車檢修車間檢修工作效率研究。研究人機交互最優匹配方案,通過程序分析、作業分析、標準動作分析等手段,分析影響檢修工作效率的多種因素,消除人力和時間方面的浪費,最大程度降低人員勞動強度,合理安排檢修作業,用新的工作方法來代替現行的方法,并運用各種技術測定不同勞動強度工作所需的作業時間,從而有助于人員工作負荷的優化分配,進而提高勞動生產率和整體效益;
(3)創新檢測信息化的質量管控模式。研究在貨車檢修智能化建設中形成質量策劃、過程控制、質量檢驗和質量改進的業務價值流。通過實現質量檢測信息化、質量記錄電子化、質量追溯結構化三大模式,實現貨車檢修質量在線監控與歷史追溯全覆蓋,解決傳統檢修模式下因人工操作造成的漏檢、錯檢、質量波動較大、穩定性差等問題,大幅度提升貨車檢修質量檢測效率和檢修效果;
(4)建立可循跡的物流配送模式。首先通過大量走訪調研,結合數據參數分析貨車檢修中所需物流來源、物流配送分類、計劃來源、物料生產領用、物料檢驗、物料接收、物料標識、異常管理、生產退料和產出轉運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其次將貨車檢修車間現有的物流管理系統納入MES系統統一管理。最后在MES系統上實現運行調度指揮、智能資源管理、作業執行監控、智能決策集成統一四位一體的功能。同時進一步對工裝器具進行通用化、模塊化、行跡化的設計,保障物料的齊套性[14]。
3智慧檢修工廠分級工藝方案
3.1鐵路貨車智能檢修流水線工藝與裝備方案研究
按貨車檢修工藝流程進行劃分,分為轉向架、制動梁、輪軸、車鉤緩沖裝置、空氣制動、車體6部分智能化檢修工藝與裝備,具體研究如下:
(1)應確定各部件柔性化檢修新工藝流程,基于柔性化檢修新工藝流程及總體方案規劃的作業區域,設計貨車各部件檢修新工藝流水線;
(2)合理采用機器人、三維圖像立體測量等當前的先進技術方法研究檢修裝備智能提升技術方案,明確設備功能定位,確定貨車智能檢修裝備技術方案,提高檢修裝備的工作效率,提升檢修裝備的智能化、自動化水平,為貨車柔性化檢修提供支撐;
(3)研究貨車檢修裝備的信息化提升方案,包括研究數據采集、數據標準、數據傳輸、信息化處理等內容,實現設備自主檢測和數據自主上傳的功能,同時通過與MES系統聯網,實現信息標準化、管理數字化,實現設備監控覆蓋化。
3.2智慧工廠建模與仿真優化技術
從“智慧工廠檢修過程優化模型及算法、智慧工廠制造資源及布局模型庫構建、智慧工廠檢修過程多用途可視化綜合仿真平臺”等3部分開展研究。智慧工廠建模與仿真優化技術主要研究在構建工廠工藝流程、物資配送、設備維護計劃等檢修過程優化模型的基礎上,依據所構建的智慧工廠制造資源及布局模型庫,并利用成熟的工業仿真技術對廠房及基礎設施、工藝布局、檢修流程、物料配送等進行模擬與仿真,通過仿真驗證智慧工廠規劃及運行的合理性,指導智慧工廠方案的動態優化調整。
3.3基于制造執行系統的檢修控制系統研發
研究基于MES系統的智能檢修控制系統,利用仿真系統模型建立覆蓋車間全壽命周期信息管理,通過MES系統結合虛擬模型對貨車檢修車間布局、貨車維修過程進行監測、控制和全面管理,同時能主動采集檢修數據,并對其進行累計、篩選,將最優數據進行結構分析,實現生產全過程中在動態環境下精準的指揮和智慧的決策。
3.4智慧工廠一體化安全防護系統研究
根據不同檢修流水線各自生產流程,對智慧工廠中設備運行、操作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進行評估分析,特別是針對廠區內人身安全進行風險評估。通過先進的AI技術,利用視頻監控實時采集檢修過程中的不規范行為并進行識別。一是對員工違規作業實時告警;二是在設備異常時,通過識別技術及時發現設備異常狀態,消除安全隱患;三是檢測火焰、煙霧,防范工廠火災事故,保護員工安全,保障工廠資產;四是對工廠產生的廢氣、廢料、污水等進行處理加工,排放要求應達到相關環保部門的有關規定。整合以上資料,建立一體化安全監控、防護系統。
3.5智慧廠房等基礎設施適應性建設方案
智慧廠房內部邏輯結構可分為3層:感知層、傳輸層和應用層。感知層主要是指帶有通訊功能的動力設備和傳感器,如空壓機、除濕機、溫濕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等。傳輸層主要是指廠區內部署的網絡環境。應用層是指設備、環境、能源的監控平臺。
4關鍵技術分析
4.1通過MES系統實現柔性化生產
鐵路貨車檢修有廠修、段修、輔修等多種情況,車型種類及定制各異,工藝差異較大,物資零件繁雜,檢修追溯要求嚴格,MES系統[15]實施最直接的效益就是增強貨車檢修車間的可監控性和對生產反饋的響應程度,加大車間管理層對于整個檢修生產的掌握能力,提高現場調度智能化水平,同時可以大力提高生產效率,打通生產各環節的信息通道,降低企業溝通成本,最終實現檢修車間提質增效。
根據MES系統在企業中的作用,其藍圖框架規劃如圖1所示。
通過MES系統實現柔性化生產,統一調度和管控,并能夠實現管理的可視化管控。同時將物流管理納入MES系統,對物流來源、物流配送分類、計劃來源、物料生產領用、物料檢驗、物料接收、物料標識、異常管理、生產退料和產出轉運等進行全面管理。
4.2通過BIM-GIS實現物流可視化管理
BIM-GIS[16-17]擁有強大的空間分析、數據集成、環境互聯、信息整合等能力,將地理位置信息通過圖像等信息有效的融合進物流施配、資產檔案中,并上傳至管理人員的手持設備中,為資產管理人員日常巡檢業務提供了極大便利,實現設備資產管理可視化、界限化管理。GIS軟件提供了強大、先進的三維可視化、分析和表面建模工具,可以有效的編輯和管理三維數據,實現從不同的視點觀察表面、查詢表面、確定視點可見性,如圖2所示。
4.3通過BIM系統實現基礎設施建設
BIM是一種通過三維模型形象展現項目信息的信息管理模式[18-19],包括建筑工程項目或其組成部分在策劃、設計、施工、運營的全壽命期內所進行的各種運作過程產生的全部信息。將BIM模型作為數據載體,和MES系統進行融合、可視化提升,實現生產指揮三維可視化管理。除將本次新增設施的模型納入BIM管理信息中,另外考慮將既有設施的信息進行統計,將既有設施的模型同樣納入BIM中,以便于智慧工廠整體統籌管理。
5結語
基于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智慧型貨車檢修工廠的研究從總體工藝方案出發,制定總體工藝布局、質量管控模式、物流配送模式、新工藝流程節拍等,形成MES系統及仿真系統的初版輸入數據,并指導優化智能檢修流水線工藝與裝備方案研究,開發一體化貨車檢修信息支撐平臺,提出智慧工廠一體化安全防護系統和智慧廠房等基礎設施建設的相關需求,將智能化貫穿貨車檢修工廠每一個流程架構。
通過開展鐵路貨車智慧檢修工廠研究,利用工業仿真技術實現貨車檢修智能柔性作業、工藝流程可視化、在生產過程中工件自動檢測上傳、物料自動流轉配送、生產指揮系統自動排產等功能,為今后構建出一個節能高效、綠色環保、安全舒適的智慧化、人性化檢修基地提供理論前提,對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提升設備利用率,實現決策自動化等具有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孫玉偉,程凱,袁成清,等.船舶舵機系統全壽命周期智能化及其理論體系[J].船海工程,2021,50(4):58-62.
[2]吳婷.基于人工智能技術在化工智能化生產中的應用分析[J].粘接,2019,40(10):184-186.
[3]孫紅霞.智能化技術在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中的應用[J].粘接,2020,44(10):94-98.
[4]賀永勝.鐵路貨車檢修現狀及發展[J].科學與信息化,2022(17):13-15.
[5]秦松.鐵路貨車車輛設備維修[J].交通世界(中旬刊),2019(1):266-267.
[6]孫健.提高鐵路貨車檢修質量的建議[J].科技創新導報,2017(4):124-125.
[7]徐鐵龍.鐵路貨車檢修現狀及發展趨勢[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6,6(8):744-744.
[8]高平,張龍.國內外鐵路貨車檢修制度淺談[J].時代汽車,2019(10):7-8.
[9]席建江.使用鐵路貨車檢修智能化信息化研究[J].南方農機,2018,49(20):166-192.
[10]閆穎.大數據技術在神華鐵路貨車狀態修研究中的探索[J].神華科技,2015,13(6):79-83.
[11]遆龍.鐵路貨車檢修調度作業智能化和信息化設計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5(23):235-236.
[12]陳雷.從鐵路貨車技術演變歷程談其檢修制度的發展趨勢[J].鐵道車輛,2013,51(12):12-18.
[13]麻堯.鐵路貨車檢修信息化管理研究[J].中國設備工程,2018(8):30-31.
[14]應君裕,郭鵬,沈誠,等.基于嵌入式物聯網技術的智能采集系統模型設計研究[J].粘接,2023,50(10):154-157.
[15]李夢雪.MES系統的應用實踐研究[J].科學技術創新,2020(20):110-111.
[16]董劍,闕飚,唐燕斌,等.基于BIM+GIS的全壽命周期養護管理平臺[J].中國交通信息化,2022(2):32-35.
[17]桑學文,馬駿,張萌,等.基于BIM-GIS的地鐵工程安全風險管理應用[J].現代信息科技,2023,7(18):154-158.
[18]王志華,盧文龍,郭鵬飛,等.基于BIM的鐵路基礎設施運維管理平臺總體方案及關鍵技術研究[J].鐵路計算機應用,2019,28(4):45-48.
[19]孫騰飛.智慧交通工程建設中的BIM應用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2017.
(責任編輯:平海,蘇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