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中年失業后躺平,怎么辦?
一個對未來沒有信心的妻子:我的老公是程序員,46歲被裁員后,他沒有再去找工作,而是選擇了躺平。他每天早晨打太極拳,上午陪社區老人去看病,下午4點回家燒晚飯。他是小區業委會的委員,平時熱心服務身邊的老人,沒事就去跳廣場舞。有老人需要配藥看病時,他便提供陪診服務。他的工作類似于鐘點工,還專門拉了一個社群,越做越起勁,而且他也不再想找正式工作了。
我們居住在二線城市,有兩套房。我的工作還算穩定,但每個月幾千元收入不足以負擔孩子未來讀大學與買房的開支。我常常沒有安全感,覺得老公的現狀讓我丟臉,他這樣做靠譜嗎?怎么與他溝通呢?
莫莫:在莫莫看來,你的丈夫不是躺平,而是在非常低成本地進行創業。
今年2月,上海市出臺《上海市老年人助醫陪診服務試點方案》,準備發展一批規范提供陪診服務的養老服務機構和陪診師隊伍。有些老人需代配藥品,但本人無法到場;有些老人需要面診,但行動不便,要專業陪護接駁;還有老人沒有家屬陪伴,需要專人幫忙記錄醫囑、跟蹤用藥情況……在一線城市,按小時收費給有錢孤獨的老人們當“臨時兒女”,是很好的工作。大醫院對老人來說像迷宮一樣,老人獨自折騰看病勞神費力,每周都讓子女請假陪伴也不現實,所以類似的服務一定是有市場的。
中老年人找工作,思路要活絡,態度要謙卑。除了關系過硬的親戚、朋友介紹工作會比較靠譜,此外沒有捷徑。首先要從思想上作出改變。不要整天想做的事情該多么高大上,社區剛需、有小錢拿、可以幫助別人,就可以起步了。想著加盟、投大錢或者先考證再找工作的人,要向這位讀者的丈夫學習——從一天賺幾十元的小活兒先做起來吧。
幸福的婚姻、體貼的伴侶、讓自己有面子的丈夫,都是女子孜孜以求的。但到了中年后,我們要懂得期待降級。幸福的婚姻,贏在心態,你要這么去想:老公身體健康、財務健康、有敬畏之心,還知道給家人燒晚飯,那就是塊寶了。只要夫妻倆選擇知足感恩,放下面子,日子一定會越過越好。
婚姻是一個動詞,一個與執著、勇氣、果敢、善良、恩慈等一切美善的形容詞相交融的動詞。在抓狂時自律,在淚水中堅強,在受傷中忍耐,在無愛處去施予愛,在被負時仍舊恩待別人……幸福是播種、等待、收獲的全過程。
所以,讓自己多看看對方大智若愚的閃光之處:他摳摳搜搜,卻勤儉顧家;他善于助人,也因此收獲大量客戶;他年輕時打拼,給你們賺到了家底。換一個角度重新理一理經濟賬,你會發現,原來應該感恩。既然丈夫幫你省了這么多錢,那么你也要經常夸夸他,把他捧上去,讓他開開心心。彼此支持和鼓勵,是生活蒸蒸日上的動力源泉。
莫莫相信你丈夫走的路是對的。不怕瑣碎繁雜,也不要失去耐心,等待你升職加薪的好消息。相信有這么好的丈夫,你的事業一定會蒸蒸日上。
(專家支持:情感專欄作家耶雅億)
編輯 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