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帶領團隊潛心蓮藕等水生蔬菜資源收集及育種四十載,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國家水生蔬菜種質基因庫,挽救大批瀕臨滅絕的水生蔬菜種質資源。他就是全國水生蔬菜學科帶頭人及蓮藕育種專家柯衛東。
建國家水生蔬菜種質基因庫
柯衛東從華中農學院畢業后,被分配到武漢市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開展水生蔬菜種質的收集保護工作。蓮藕、茭白、水芹、芋、荸薺、菱角等十二類水生蔬菜是我國傳統的特色蔬菜,但長期處于自生自滅狀態。隨著生態環境的改變和人類生產活動的干預,許多品種已瀕臨滅絕。
為了研發出更具生產效益的水生蔬菜新品種,柯衛東忙著到全國各地收集種質資源。柯衛東說,水生蔬菜多半生長在湖區和深山里,那時的交通不便,跋山涉水是家常便飯。由于野藕大多生長在自然原生態的湖區,在收集資源的過程中,隨時有被血吸蟲侵染的可能,有時還冒著被蛇攻擊的危險,因此,即便是炎熱的夏天,柯衛東也是全副武裝。
柯衛東記得,有為了收集資源徒步走上一整天的時光,也有拎著兩大箱水生蔬菜樣本擠綠皮火車的經歷。2013年,柯衛東帶隊到湖南宜章縣莽山收集野生莼菜資源,沿水域徒步六小時,結果一無所獲,還差點被困在山里。第二天,他一大早就跟著護林員出發,直到晚上才找到資源……尋種的過程中,充滿危險與挑戰。他帶領團隊深入到高原、深山、峽谷、丘陵,還去了泰國、馬來西亞等地,收集保存各類珍稀水生蔬菜種質資源?!稗r作物種質資源是國家的基礎性和戰略性資源,也是開展育種的物質基礎。沒有好的種質資源,就不可能育成好的品種?!睂Υ耍滦l東體會深刻。
經過多年不懈努力,柯衛東率團隊收集保存來自國內二十八個省、市、自治區及十余個國家的十二種水生蔬菜種質資源三千余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水生蔬菜種質基因庫,挽救了一大批瀕臨滅絕的水生蔬菜種質資源,為我國水生蔬菜科研和生產提供了重要支撐。柯衛東表示:“種質資源收集回來后,要進行植物學和生物學特性鑒定。哪份資源抗病,哪份資源更好吃、品質更優,我們都要做到心中有數。只有充分了解每份資源的特征特性,才能進行有效利用?!?/p>
選育突破蓮藕新品種
蓮藕傳統留種方式在田間,不僅種藕采挖困難、運輸費力,而且易損耗、栽植用種量大??滦l東說:“蓮藕種植戶的挖藕成本很高,請人挖藕,每天至少需要300元至500元,所以我們選育的蓮藕品種不僅要高產,而且栽種時入泥要淺,以降低挖藕的成本?!睘榇?,柯衛東率團隊經過十余年埋頭攻關,發明了試管藕誘導方法及微型種藕繁殖技術,使蓮藕每畝用種重量由250公斤降低到25公斤,有效解決蓮藕繁殖系數低、易帶病、難以長途運輸等技術性難題,為農民每畝節約近千元種苗成本。
為了進一步降低成本,2015年,柯衛東又提出“蓮藕種子做種”的構想并付諸行動。他絞盡腦汁,通過蓮藕多代自交純化,終于培育出第一個用種子做種的蓮藕新品種“五月早”,開創了蓮藕育種和種苗繁殖模式?!坝迷撈贩N自交種子做種,一畝地只需要兩百粒蓮子,重量約兩百克,產量也與用常規蓮藕做種基本一致?!笨滦l東一臉笑容。2021年,柯衛東團隊已收獲自交蓮子四千多粒,開展了大面積播種栽培試驗。四十年來,柯衛東帶領科研團隊選育三十多種水生蔬菜新品種,其中,鄂蓮系列蓮藕新品種十七個,新品種在全國種植覆蓋率達85%以上。
一個新品種的誕生,至少要花六年到八年時間??滦l東常年奔波在蓮藕育種科研一線,向農民推廣蓮藕等水生蔬菜新品種,傳授新技術。每年3月至5月是蓮藕起種季,柯衛東要帶領團隊開展緊張的資源鑒定評價和選種工作;6月至9月,他和團隊頂著高溫酷暑開展雜交育種和田間試驗,其他時間則深入產區調研品種應用情況。
要想培育出好吃的蔬菜,還得多聽聽農民的聲音。每年春秋兩季,柯衛東都會定期組織舉辦展示會,把全國各地的藕農請上門,品鑒選育的新品種,與種植大戶和商家一起交流經驗。“南方人喜歡吃粉藕,北方人喜歡吃脆藕。針對不同地域口味,要選育不同類型的品種。”
奔波一線助農民增收
四十年如一日,柯衛東與蓮藕“泡”在一起,也與許多農戶成了朋友,熊任權便是其中一位。2006年,柯衛東選育的鄂蓮6號剛問世,他就搶先引種了八畝地。柯衛東多次去熊任權家指導生產,提供技術服務,當年每畝地產出商品藕3500多斤。其后,嘗到甜頭的熊任權不斷擴大蓮藕種植規模,至今已發展到一千多畝。
2024年3月,在武漢市新洲區漲渡湖合作社蓮藕種植基地,柯衛東選育的蓮藕新品種“大白胖”蓮藕畝產商品藕超4000斤,熊任權迫不及待地給柯衛東打電話,報告了這一喜訊?!翱吹轿覀兊目蒲谐晒麖脑囼炋镛D化到生產一線,品種被大規模應用,助力農民增收,我覺得很滿足,所有辛苦都值得。”柯衛東開心地說。近十年,柯衛東的蓮藕新品種、新技術推廣到全國二十多個省,累計種植四千五百萬畝以上。
柯衛東主持承擔了科技部和財政部科研項目“主要水生蔬菜種質資源描述規范和數據標準”的制定,構建了我國水生蔬菜種質資源評價和安全生產技術標準體系。他曾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兩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特等獎、一等獎八項及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他說:“我要在水生蔬菜育種及栽培技術等方面發力,繼續做出新的貢獻!”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編輯 馬哲 xjjyh_32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