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0日,一身明制航海服的徐京坤,踏上為期三個多月的“旺代環球航?!敝谩R蝗艘淮?,從法國出發,穿過四大洲三大洋,繞地球一圈,期間不能??咳魏魏8?,不間斷、零補給。旺代航海賽是全球公認規格最高、難度最大的賽事,截至2025年2月,全球只有一百人完賽。徐京坤是第一個中國參賽者,為此,他準備了整整十九年。
獨臂少年去航海
1989年,徐京坤出生于山東青島平度的小山村。12歲時,他燃放自制煙花引發爆炸,導致左前臂以下被截肢,人生一度迷惘?!吧倭艘恢皇?,還有腿呀。”醫生的一句話點醒了他。他在煤渣跑道上拼命奔跑,一路跑進省田徑隊。
2006年,徐京坤憑借優異的身體素質,入選中國殘疾人帆船集訓隊。第一次接觸帆船,置身遼闊的海面,他很享受。從跑步轉為水上運動,徐京坤每天早上都對著鏡子給自己打氣:“你沒有退路。”
經過兩年苦練,徐京坤作為開幕式旗手走進2008年北京奧運會青島分會場,并在比賽中擔任主帆手。然而,就在他一腔熱血想為下屆奧運會金牌努力時,卻得到國家殘疾人帆船隊解散的消息。
徐京坤回到家鄉,跟親戚做起了建材生意,但始終割舍不下對航海的熱愛,堅持自學英語,從網上關注航海世界的消息。當了解到國際上有各種航海比賽時,?19歲的徐京坤當即決定要去環球航海?!昂I虾叫欣щy重重,你一條獨臂應付得了嗎?”親友為他擔心,他卻只關心船只在哪里、在哪里訓練、怎么生活。
為夢想孤注一擲
2012年,徐京坤花了九個月時間,改造了一條有二十五年船齡的帆船,取名為“夢想號”,為第一次單人環中國海做準備。單人航海要掌握很多技能,使用和維修動力、引擎、機械、電子導航等設備,還要與賽事主辦方、贊助商、媒體等接洽,徐京坤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
出海的日子里,徐京坤每天都窩在狹小的船艙里,吃著鹽水拌面,看著星辰大海。途中,他與七八米高的巨浪、逆風等惡劣天氣接連博弈,圓滿完成長達2500余海里的單人環中國海航行。這次嘗試給他增添了很大信心,繼而朝著環球航海的目標進發。
2015年,徐京坤賣掉住房,買了一艘二手船,報名參加法國單人橫跨大西洋極限挑戰賽,比賽要求不能使用任何電子導航和通訊設備,只能靠原始的天文導航儀定位。整整一個月,他與世界失去了聯系,獨自駕駛一條6.5米長的小船,頂著狂風暴雨一路闖關,不間斷地橫跨大西洋。
在風力35節以上的海面上,前帆早早破損,船舵斷裂,自動舵磁羅盤失效的那一刻,他一度想放棄。行駛在嚴寒里,附近海港早已封港禁航,根本沒有救護船只,他咬牙堅持下來,獲得第九名的好成績,受到組委會的高度贊譽。
徐京坤的海上傳奇之旅沒有停歇。2017年,他帶著妻子駕駛雙體帆船,開始為期三年的環球航海。從土耳其啟航,穿過地中海、大西洋、加勒比海,經巴拿馬運河,跨越太平洋、印度洋,繞過非洲好望角,回到北大西洋大航海之路的起點,途經近五十個國家和地區,行駛3.4萬海里,四跨赤道,繞了地球一圈。他們一路躲過無數風暴肆虐,遭遇海盜猛追幾十海里,誤入巴拿馬槍戰暴動,因新冠肺炎疫情一度被困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島四十多天,靠打魚維持生活。途中,幾千只海豚一路相隨翩翩起舞,他形容“像天使團一般壯觀”。
“是時候挑戰‘航海界珠穆朗瑪峰’了!”環球旅行之后,徐京坤目標直指“旺代單人環球帆船賽”,這個被稱為“海上珠穆朗瑪”的航海賽,開賽三十五年來,還沒有中國人參加過。他想在世界單人極限航海的最高殿堂里,刻下中國人的名字。
勇攀“海上珠穆朗瑪”
2021年9月,徐京坤只身來到法國買船,籌備比賽。資金緊張、資源匱乏、語言不通……重重困難擺在面前。為了節省成本和方便出行,他住在車里,買到賽船后,把家搬到船上。經過三年的訓練和學習,一點點摸索、熟悉賽船的每一個配件和每一項操作。當他憑借個人積分拿到2024旺代環球帆船賽參賽資格時,海外航海家紛紛對他刮目相看。
作為2024旺代環球帆船賽中國首支參賽隊伍,徐京坤的到來引起了國內外媒體和世界航海愛好者的高度關注,組委會特意為他單獨安排了一場新聞發布會。
2024年11月10日,在法國旺代省萊薩布勒多洛訥港的啟航儀式上,第一位完成旺代環球賽的美國船長親自為徐京坤掌舵,方便他跟兩岸民眾打招呼。現場來了40多萬名觀眾,中國觀眾用力揮舞著五星紅旗,一起大喊著他的名字,他瞬間有了主場的感覺,心中充滿了力量,隨后開始為期三個多月、長達2.6萬海里的“海上珠穆朗瑪”之旅。
單人環海生活很單調,但每天的日升日落、霞光月影、不時拜訪的海鳥和飛魚,便成了難得的驚喜。徐京坤每日在視頻號上分享航海生活,很驚險,也有很多幸福時刻。遭遇59節海風,有的賽友退賽,有的賽友靠岸修船。憑借多年的經驗和高超的技能,他成功繞過了風口。出發十四天后,他越來越靠近赤道。行至好望角時,一場壯觀的海上日出讓天空無比絢麗,那種美令人難忘。在進入印度洋之前,偶遇一艘來自山東的漁船,親切的鄉音給了他溫暖。
除了比賽,徐京坤隨船還帶了一臺重達40斤的ARGO海洋觀測浮標機器人。在人跡罕至的海域,投放浮標對于科考船是莫大的考驗。自從參加旺代環球賽的船長自愿參與ARGO浮標項目后,在南大洋和南半球海域投放浮標,極大地填補了長期以來的觀測空白。行船第十九天,他收到海洋觀察組織的通知,可以投放浮標。他減慢船速,在船尾緩緩將浮標丟入水中。浮標通過衛星將采集到的溫度、鹽度、壓力等數據傳輸至觀測系統,供全球學者免費調用,將一直持續工作八年。法國軍港小學的學生是協助徐京坤制作浮標的伙伴,他們特意在浮標上貼了“一帆風順”的中文標簽。法國導演還圍繞徐京坤與浮標的故事拍攝了紀錄片,讓更多人了解離岸水手與海洋科學觀測的故事。2025年2月18日,經過99天19個小時的不間斷航行,徐京坤抵達法國旺代省萊薩布勒多洛訥港,成為首位完成該賽事的中國船長。
編輯 王冬艷
4374083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