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臺殘,橫梁斷,“唱不盡興亡夢幻,彈不盡悲傷感嘆”,時代長河滾滾向前,今天,多樣的娛樂方式出現在人們生活中,但又有多少傳統劇目在這滿目紛繁雜蕪之中失了聽眾?又怎能讓璀璨驪珠于我們手中殆盡?且再唱那生旦凈末,再揚傳統曲藝文化。
被霓虹與彩屏迷亂雙眼的人們只道戲劇老舊無趣,甚至有人要“辭舊迎新”。然而曲藝文化的結晶本應無比閃耀:昆曲婉轉如鶯兒歡悅吟唱;秦腔磅礴如江濤怒吼天地;變臉奇妙莫測;耍牙驚悚神奇……千年瑰寶,中華國粹,源遠流長。今天的我們更應以這滋養民族的傳統曲藝為榮。且再聽《單刀會》,細品《鎖麟囊》,把話《長生殿》,不忘來時滿身榮光。
唯有熱愛可抵歲月漫長,使滿身塵灰再現璀璨的模樣,教傳統文化長燈永明。
不能忘咿呀唱調余音繞梁,不能忘云錦蘇繡盡道兒女情長,不能忘刀光劍影獅虎舞,不能忘吳絲蜀竹凝云留。唯有用熱愛去滋潤那無人問津的荒蕪,用堅持去融化冷漠凍結的冰霜,傳統曲藝才會迎來春暖花開百鳥啼。正如京劇演員王珮瑜創新京劇傳播模式,以一腔熱愛促進京劇的傳播發展。正如越劇演員陳麗君不畏挫折,憑借對越劇的熱愛,堅持到今天。更如在戲曲學院就讀的一群“00后”女孩因為熱愛相聚,用京劇戲腔翻唱國風音樂,讓人們對中國古典戲劇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吾輩續新章,再促文化長。
須讓傳統曲藝換新衣,去舊色,再唱一場繁花似錦。
正如今人所作《神女劈觀》,唱“曲高未必人不識,尚有知音和清詞”,不僅使國人為之動容,更令無數國外聽眾驚艷;又如
中國古典舞《只此青綠》《麗人行》《唐宮夜宴》……再現被時光浸染的國畫與泥塑,使觀眾如同穿梭時光隧道,與古人把酒言歡。傳統文化需磨去滿身青苔與銅銹,以創新的油彩漆之,以增添光芒與生機。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在傳統曲藝漸漸枯萎之際,吾輩應與生旦凈末攜手煥新腔,再唱一曲單刀赴會向前方。
“攜一壺兒酒,戴一枝兒花,醉時歌,狂時舞,醒時罷。”
【天津市濱海新區塘沽一中,指導老師:李文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