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劍父是中國近現代國畫家、美術教育家、嶺南畫派創始人之一。他既擅長寫意,也能畫工筆,涉獵山水、人物、花卉、草蟲禽獸等眾多題材。他博取諸家之長,大膽融合多種技法,將中國畫的“沒骨法”“撞水撞粉法”與西洋畫特色相結合,注重畫面中的透視及光影效果。除中國畫固有的筆墨技法外,他還特別專注于塑造物體的體積感,創立了中國畫新流派——嶺南畫派。他的作品先后獲得意大利萬國博覽會金獎、巴拿馬及比利時萬國博覽會最優獎,在世界范圍內有很大影響。高劍父的代表作有《東戰場的烈焰》《松風水月圖》等。
高劍父的藝術風格經歷了從寫實到寫意的轉變。這種轉變不僅體現在藝術風格上,更深刻地反映了他對藝術、文化和社會發展的不斷思考。
高劍父早年師從居廉,深受其“師法自然”“精于寫生”“廣泛選材”等藝術理念的影響,尤其注重對自然景象的描繪,以表達出藝術的真實感。彼時,他還受到康有為、梁啟超等大家新學思想的影響,重視藝術的實用功能,渴望通過美術教育培養人才,傳播革命思想,實現工業救國的理想。
1906年至1908年間,高劍父前往日本游學,接觸到了西方寫實主義繪畫和近代日本畫,讓他的藝術視野得到了極大的拓寬。此后,他將古今中外的藝術精華融為一體,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也為嶺南畫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后期,他更強調筆墨的寫意精神,以現代事物或感想為主要創作內容,藝術風格更加返璞歸真,筆墨蒼勁奔放,氣氛酣暢淋漓。他以寫意筆墨去表達萬象生命本體的真善美,體現了一種超脫物象、直抒胸臆的藝術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