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一個地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近年來,阜新市高度重視人才工作,聚焦服務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樹立“大人才觀”,構建“五個體系”,推動人才服務發展質效全面提升。
強化系統集成
構建協同高效的責任體系
人才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堅持系統觀念、統籌推進。阜新市堅持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構建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職能部門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
阜新市委堅持高位謀劃部署,制定出臺教育規劃、支持企業創新發展、“阜新英才計劃”等15項政策措施,強化人才工作的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市委組織部建立人才工作責任體系,全面掌握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職責任務落實情況,橫向推動各部門單位協同聯動,縱向推動縣區、園區、企事業單位貫通到底,推動各項任務落地落實。
推進職業教育改革是人才工作的一個重要抓手。2024年,阜新市通過撤銷、合并等舉措對14所職業院校進行資源整合,成功構建起“1+1+2+2+1”的職業教育新體系。該體系具體包括:1所阜新高等專科學校、1所市屬中等職業學校、2所縣級職業教育中心、2所體育類中等職業學校以及1所民辦中等職業學校,形成了層次分明、類型多樣的職業教育發展格局。改革的成果,在入口端盡顯。2024年阜新高專生源質量顯著提高,報名人數、招生人數和招生質量創歷史最高。
強化資源整合
構建一體貫通的培養體系
為了讓各類資源、要素發揮最大作用,阜新市突出市域內各類要素資源統籌管理、人力資源統籌使用、財政資源統籌運作,為人才成長成才提供廣闊空間。
著眼于服務全面振興新突破,阜新市建強服務振興發展的本土產業人才隊伍,支持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建強機械、環境等學科,貫通“中職—高職—本科—研究生”人才自主培養通道。推動市、縣兩級教育資源一體建設,阜新高專與阜新蒙古族自治縣職教中心聯合成立省級鄉村振興學院,首批招生57名。建強市、縣黨校主陣地,累計培訓各類人才1.5萬余人次。同時,阜新市優化配置人力資源,建立市域內本土人才有序流動機制,采取“三個一批”方式,推動優秀青年人才向振興發展一線聚集。
強化以用為本
構建賦能發展的支撐體系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人才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關鍵。阜新市堅持以產引才、以才興產,構建全方位、立體化、常態化引才體系,促進人才與產業深度融合匹配,為高質量發展集聚人才優勢。
為了讓更多人才來阜投資興業,阜新市組織實施事業單位青年人才引進5年計劃,深入省內外高校開展引才活動30余場,吸引高校畢業生回阜來阜就業創業人數同比增長7.7%。
近年來,一批博士團隊被阜新的誠意打動,與阜新建興金屬有限公司合作研發穩定的燒結礦配料技術;與遼寧正遠食品有限公司合作研發“乳酸菌二次發酵酸菜”;指導遼寧東升精機有限公司組建“自動捆扎裝備產業技術聯盟”……阜新市堅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聚焦產業發展,靶向引進高層次人才,連續兩年開展“博士進企業”專項行動,創新設立省、市校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基金項目,柔性引進168名博士聯合開展項目合作,邀請海內外7位院士來阜開展調研合作,預計將為企業創收1.5億元。
阜新市以科爾沁沙地殲滅戰、百萬畝農業單產提升等攻堅任務為牽引,引進23個專家團隊對接攻堅任務,高標準完成營造林21.9萬畝、超額完成省定任務,糧食總產量再創歷史新高。此外,在民生領域方面,阜新市支持引進10個院士專家團隊,帶動醫療康養產業高質量發展,在全省率先實現公立醫院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全覆蓋。
強化發展理念
構建精準務實的政策體系
人才集聚,政策先行。阜新市著力構建符合地區發展實際,重點領域更突出、覆蓋對象更全面、服務發展成效更顯著的人才政策體系。
阜新市全面整合政策資源,將組織、發改、科技等15部門涉企政策“打捆”,形成88條惠企政策匯編,釋放疊加效應,并走進企業進行“一對一”“面對面”政策解讀,推動落實466戶企業政策資金1.1億元,帶動向上爭取各類政策資金149.4億元。
阜新市系統優化升級“阜新英才計劃”政策措施,建立人才政策“出臺—宣傳—兌現—評估—升級”的閉環完善機制,逐年提升人才政策科學性、先進性和實效性。
強化需求導向
構建優質高效的服務體系
讓城市與人才“雙向奔赴”,阜新市以“厚道”的城市溫度打造拴心留人的服務環境。
阜新市整合教育、人社、住建等資源,新形成六大類69個人才服務事項,高標準落實700余人次生活補貼、住房補貼、就業就學等服務保障措施,為各領域、各層級人才提供全方位的優質服務。建立“一網一碼一庫”數字化平臺,推動15個人才項目和4項服務保障措施全部實現“一網申報”、直達快享,推進涉企惠企服務政策“一碼通享”和重點領域人才信息“一庫統攬”工作。針對不同層次人才的需求特點,提供差異化服務:為高層次人才解決住房、子女教育等“關鍵小事”;為技能人才提供技能提升培訓等服務;為青年人才提供生活保障、就業指導……營造近悅遠來的濃厚氛圍。
人才興則事業興。決勝之年決勝之戰已經打響,阜新正乘勢而上,砥礪奮進,不斷開創人才引領發展、發展集聚人才、人才服務振興的新局面。
(阜新市委組織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