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講話中指出,始終堅持零容忍,把中央八項規定作為鐵規矩、硬杠杠,嚴肅查處頂風違紀、隱形變異的“四風”問題,督促黨員、干部堅決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樹牢正確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本欄目陸續刊發“黨員干部要樹牢正確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系列黨課。
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要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學思想、見行動,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提振銳意進取、擔當有為的精氣神”。在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要“樹牢正確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那么,事業觀是什么?黨員干部應該樹立什么樣的事業觀?古人說:“所營謂之事,事成謂之業。”事業觀是關于事業方向和事業道路的根本看法,回答的是“干什么樣的事業、怎樣干事業”等一系列問題,決定著人們采取什么樣的事業態度、遵循什么樣的事業精神、追求什么樣的事業目標。黨員干部必須遵照這個要求,擔當時代責任,掌握歷史主動,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
為實現共產主義奮斗終身
《中國共產黨章程》明確規定,“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共產黨員必須“不惜犧牲個人的一切,為實現共產主義奮斗終身”。實現共產主義是長期的歷史過程,中間要經過許多階段和眾多波折,甚至驚濤駭浪,社會主義是共產主義的第一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則處于這個第一階段的初級階段。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時代新征程,黨員干部樹牢正確事業觀,最重要的就是要牢記中國共產黨是什么、要干什么這個根本問題,持之以恒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始終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不是漂亮的口號,不是空洞的表態,必須同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結合在一起,同腳踏實地、精益求精地完成一項項具體工作、一件件具體任務結合在一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今天,衡量一名共產黨員、一名領導干部是否具有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是有客觀標準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奮工作、廉潔奉公,能否為理想而奮不顧身去拼搏、去奮斗、去獻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黨員干部不論身處什么崗位、從事什么工作,都要把個人的“小我”融入共產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大我”的事業之中,體現到為黨和人民事業奮斗的實際行動之中,交出一份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答卷。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
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指導我們思想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運所系。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黨中央是坐鎮中軍帳的“帥”,車馬炮各展其長,一盤棋大局分明。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14億人民踔厲奮發,黨和國家在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意義深遠的成就,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長期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黨的面貌、國家的面貌、社會的面貌、軍隊的面貌,都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成為全黨的指導思想,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兩個確立”是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決定性因素,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是我們戰勝一切艱難險阻、應對一切不確定性的最大確定性、最大底氣、最大保證。堅持黨的領導,黨員干部必須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切實做到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執行,黨中央禁止的堅決不做,始終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同把黨鍛造成一塊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堅硬鋼鐵。黨員干部只有時刻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不斷增強忠誠核心、擁戴核心、維護核心、捍衛核心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帶頭把黨中央的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到實踐中去、落實到群眾中去,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才能不斷為黨的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
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人民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莊嚴宣告:“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 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把“人民”二字銘刻在心,始終不渝地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初心使命。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必須堅持人民至上。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黨的理論是來自人民、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論,人民的創造性實踐是理論創新的不竭源泉。一切脫離人民的理論都是蒼白無力的,一切不為人民造福的理論都是沒有生命力的。”一百多年來,我們黨與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始終保持血肉聯系,戰勝了前進道路上難以想象的困難和風險,從根本上改變了舊中國貧窮落后的面貌。新時代新征程,黨員干部必須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導:“黨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老百姓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人民群眾中蘊藏著治國理政、管黨治黨的智慧和力量”“在人民面前,我們永遠是小學生,必須自覺拜人民為師,向能者求教,向智者問策”。只有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齊心協力、團結奮斗,才能帶領人民創造歷史偉業。
偉大事業始于夢想,成于實干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大道至簡,實干為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長期實踐探索的成果,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惟其艱巨,所以偉大;惟其艱巨,更顯榮光”“世界上沒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奮斗”“偉大夢想不是等得來、喊得來的,而是拼出來、干出來的”。 被譽為“中國天眼之父”的南仁東,為找到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建造地點,帶著300多幅衛星遙感圖,奔走在崇山峻嶺間,對1000多個洼地進行比選,走遍西南山區上百個窩凼,不達目的不罷休。“航空報國英模”羅陽帶領團隊克服了重重困難,用嚴謹的態度和科學的方法確保了殲-15在“遼寧艦”上成功起降,用生命詮釋了“航空報國”的精神實質。“當代愚公”黃大發帶領村民歷時36年,在絕壁上開鑿出主渠長7200米、支渠長2200米的“生命渠”,兌現了“修渠、致富”“水過不去,拿命來鋪”的誓言。航天員景海鵬為保持隨時出征太空的最佳狀態,每天做600個俯臥撐、600個仰臥起坐和上千次跳繩。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在50多年里,除了參加為期兩年半的培訓,幾乎沒有長時間離開過實驗室,歷經190次失敗,終于提取出青蒿素。楊善洲退休后不愿享清福,而是卷起鋪蓋扎進大亮山植樹造林,一干就是22年……事實證明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論斷:“社會主義中國發展到今天,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更不是別人恩賜施舍的,而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用勤勞、智慧、勇氣干出來的!在我們這么一個有著14億人口的國家,每個人出一份力就能匯聚成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每個人做成一件事、干好一件工作,黨和國家事業就能向前推進一步。”
今天,中國式現代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呈現出無比光明的前景,但我們沒有理由止步不前。在2025年春節團拜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豪邁地宣示:“任何艱難險阻都擋不住中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前進步伐,都擋不住我們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歷史進程。”只要我們遵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在勇建強國新功的征程上,思想絲毫不放松、標準絲毫不降低、力度絲毫不減弱,就一定能跨越發展道路上的溝溝坎坎,用心血和汗水澆灌出更加美好的未來。
本欄編輯/肖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