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展示一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中的兩句話告訴我們:萬里長路,起于跬步,行則可至。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等成語也告訴我們:從小事做起,積少成多,亦能成就大業。誠哉斯言。凡事都應從“小”做起,積“小”成“大”,方能有所成就。
生活中,對于“小”,我們總是覺得它無足輕重。那“小”究竟有怎樣的能量?我們可以從魔鳉身上探尋答案:身長僅2.7厘米左右的魔鳉能生活在極度缺水的沙漠地下,經歷嚴寒與酷熱,并且這一物種已存在6萬年,被稱為“進化的奇跡”;幾十毫克重的螞蟻,能夠舉起自重400倍的東西,這些小小的身軀里蘊藏著多么強大的力量啊!隨處可見的沙粒,雖細微渺小,但可抵擋風雨、歲月的侵蝕。“小”不等于弱,縱使“小”也有聚成萬鈞之力的時刻。
從小事做起,積少成多,是人生制勝法寶。西晉文學家左思廣泛游歷查訪,一點一點地積累資料,撰寫出令陸機甘拜下風的《三都賦》。袁隆平先生從日日夜夜的“小觀察、小數據”做起,終于實現“禾下乘涼夢”。真抓實干才能走好腳下每一小步,只有在“小”上做足文章,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不啻微芒,才能造炬成陽。
從小事做起,積少成多,還需要堅韌之毅力、不懈之奮斗。堅實的“小”,加以執著,遠比空有一個宏大愿景更重要。但要做到這一點,絕非易事。曹雪芹寫《紅樓夢》,筆耕不輟,十年心血成就文學巨著;屠呦呦經年累月研究古籍、做實驗,堅持不懈,才成功提取出青蒿素。正是憑借堅韌毅力與不懈奮斗,他們終達目標。青春因少年慨然以赴而更加瑰麗,理想因微小聚集而更加豐盈。從小事做起,積少成多,不是一時一刻的覺悟,而是滴水石穿、堅持奮斗的積累歷程。細流綿延,正是由于從未停息,終才形成山河湖海。
欲有大作為,就不能妄想一蹴而就。我們如果拒絕從小事著手,不拿出一日一夜的尺寸之功,沒有一點一滴的拼搏奮斗,沒有一頁一頁知識的積累,怎能實現夢想?
故吾儕青年,理應從點滴做起,以堅韌毅力和不懈奮斗,成就屬于自己的“江海”。
【內蒙古扎魯特旗第一中學】
點評
作文審題準確,論點明確,扣題緊密。作者巧用修辭,語言靈動,深入淺出,體現了豐厚的知識積累。運用舉例論證有力地論證了觀點,更好地詮釋了“小”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