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家希望我做加法。我愛吃雞蛋,商家就向我推銷打蛋器、煎蛋器、煮蛋器、蛋清分離器。這些實用的東西做得都很精美,我禁不住誘惑,一個接一個地買回家。因覺得這些東西堆在廚房里顯得凌亂,又買了置物架……然而,雞蛋吃到嘴里并沒有更加美味,消化吸收的營養應該也沒有增多。新鮮勁兒一過,這些由一枚雞蛋派生出來的器物很少再被使用。我就想簡簡單單地吃一回煮雞蛋,只要打開火,在鍋里將水燒開,將雞蛋煮到可食便完事了。
母親勤儉節約慣了,對我把日子過得這么煩瑣復雜感到不理解,卻也沒有多說什么。她說東西夠用就好,可是我不知道多少才算夠用。小時候物資匱乏,渴望的東西無法擁有,后來我是在“報復性”地生活嗎?每次幫忙搬家的人都納悶我怎么買了那么多可有可無的小東西。他們勸我將其賣掉或者送人,我舍不得。人是有物欲的,即使在一間簡陋的屋子里住久了,也會陸續積攢繁多的物件,最終堆壘出一個物質的王國,仿佛自己終于過上了富足的生活。這當然有些可悲,我物欲的觸手增多了,我活成了沒有骨頭的八爪魚,卻又因時常抓空,加重了內心的惶恐不安。
多年以后,我開始被迫做減法。有一年體檢,我的空腹血糖值偏高,到了臨界點,醫生診斷為糖耐量受損,說再不注意就會患糖尿病。我見過糖尿病摧殘健康的模樣,簡直嚇壞了。我問怎么辦,醫生說:“要合理飲食加適量運動,不要吃糖果,少吃米、面,不要總宅在家里,要走出門多鍛煉……”甜食曾經是我的至愛,我口袋里經常裝著奶糖,忙里偷閑時會剝一顆犒勞自己;還有各種面食,可謂無面不歡。如今我要控制這些嗜好,這下真是要受苦嘍,剛充裕幾年的生活不得不“返璞歸真”了。醫生接著建議:“苦瓜是植物胰島素,可以多吃一點兒。”我有些傻眼:曾經避之不及的苦瓜要被當成寶貝,陪伴我的后半生了。
生活就是這樣變幻莫測,卻也充滿加減的取舍:這里過多,那里就要減少;以前的失誤越多,以后就要多做正確的事情,以此來彌補曾經欠缺的,加減之間不能失衡。
母親得知我的狀況,特地過來督促我做減法,因為在她看來,做減法比做加法更難。每次煮面,她都只給我取一小把。以前我喜歡吃帶面糊的飯,她聽從醫生的建議,寧可讓我吃清湯寡水的青菜面條,也不允許我“糊糊涂涂”地抬高血糖值。母親還托人找來霜降后的干桑葉,制成桑葉苦瓜茶,提醒我時常飲用,并且連所謂的無糖飲料也不讓我喝了。我好像回到了童年物資匱乏的時候,漸漸地,也像兒時那樣,不敢再隨意伸手向母親要求各種有關吃喝的東西。少了物欲的觸手,我感到自己變得清爽、有活力,身體狀況趨向健康,在精神上也接近了《論語》中“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的勸導。
天上下雨,是加也是減,加的是對生命的滋潤,減的是葉子上的灰塵、渠溝里的污穢,讓該暢通的暢通,該激蕩的激蕩。終于懂得,活得如同流動不息的清清溪流,留下兩岸的花草風景,也是對生命和生活的不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