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話題1:你的課間15分鐘在玩什么呢?
從2025年春季學期開始,浙江鼓勵各地各校將課間活動時間由10分鐘延長至15分鐘。你的學校課間是不是也變成了15分鐘呢?
多出來的課間5分鐘,你會選擇用怎樣的方式度過?是邀請好朋友一起玩游戲、下棋,抑或是參與體育鍛煉?請把你度過課間的方式告訴我們,或許有更多同學會享受到你“原創”的課間樂趣哦!

【藝術】話題2:60余件畢加索作品亮相中國香港,開啟藝術盛宴
最近,香港M+博物館迎來了一場盛大的藝術展覽——60余件畢加索的杰作在此展出。
畢加索,是西班牙著名的畫家、雕塑家,被譽為現代藝術的奠基人。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創作出了無數令人驚嘆的作品。
畢加索的作品風格多變,從早期的藍色時期、玫瑰時期,到立體主義的開創,再到晚期的超現實主義,他的藝術生涯始終在不斷創新。他的代表作《亞威農少女》徹底顛覆了傳統的繪畫模式,標志著立體主義的誕生。
親愛的藍媒小記者,你對畢加索了解多少?你知道他不同時期的代表作分別是什么嗎,可以介紹給我們嗎?
你認為畢加索的繪畫魅力之處在哪里?用你的話給我們介紹一下吧!

【科技】話題3: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馬”在北京震撼開跑!
在北京這個古老而又現代的城市里,迎來一場別開生面的“賽跑”!不過,這次賽跑的主角可不是運動員,而是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馬”大賽的參賽者們。那些和我們一樣有手有腳,但由鋼鐵和高科技打造的機器人,在北京的街道上像真正的運動員一樣,奔跑起來!
這可不是一場普通的比賽,是全球首次人形機器人參加的半程馬拉松。參賽的機器人選手們,每一個都擁有自己獨特的本領和技能。這些機器人是怎么跑步的呢?其實,它們的“腿”是由精密的電機和傳動裝置驅動的,而它們的“大腦”則是由高級的計算機程序控制的。這樣,機器人就能像真正的運動員一樣,靈活地調整步伐和速度了。
藍媒小記者們,可以談談你們對機器人的認識嗎?例如今年春晚轉手絹的機器人,或者在你們學校科技節上展示過的機器人……
你們覺得機器人未來可以取代人類工作嗎?談談你的感想。

【考古】話題4:新疆驚現2.5億年前“生態綠洲”,揭秘遠古生命奇跡
3月13日的《科學進展》中有一篇文章提到了一個神奇的發現——在新疆,科學家們竟然找到了一個存在于2.5億多年前的“生態綠洲”。
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地球上經歷了一次生物大滅絕。但是,科學家們在新疆吐哈盆地西緣的南桃東溝,卻意外地發現了這個在災難中幸存下來的“生態綠洲”。這里就像是一個時間膠囊,保存了那個時代的生命痕跡。
那么這個“生態綠洲”是怎么形成的呢?科學家們研究發現,這個綠洲的形成與當時的特殊氣候條件密切相關。新疆吐哈盆地地處內陸,受到大氣環流和局地氣候的影響,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環境。在這個環境中,植被得以繁盛,成為了很多生物的避難所。
藍媒小記者們,你認為這個“生態綠洲”能為考古做出哪些貢獻呢?
收集資料,看看它的發現會帶來怎么樣的驚喜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