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事物存在,是為了銜接。比如二環路通往南龕坡這600步階梯,讓光福寺與市井之間開啟傳送門。一座與世隔絕的廟宇,從此就不再是我的秘境。
我曾經喋喋不休,與寺院的草木相伴晨昏,擁有它完整的恬靜歲月,并嘗試用短句撥開歲月的清愁:“春日騎車上光福寺看花,我是古詩里不羈的少年。”光福寺接納我的詞不達意,偶遇的僧人贈予我最好的喻示和祝福。
那些年,我為寺院里一株玉蘭樹的消亡深深惋惜,即使沒能見到它開花的模樣。但它矗立在那里,就是一道風景。綠芽初綻,芳香通過木魚聲,最能安神。秋桂披上素色的袈裟,繡球沾染佛香,這些暗語和秘密,終究大白于我心間。
如今,百年香樟用古老的枝丫,拂去紅塵悲歡,寬厚仁慈的目光接納千年煙云。登臨者眾,而我如此渺小。光福寺的清冷或喧鬧,不知道哪一種更令它滿意。
而我喜歡它是寂靜的,我可以全部敞開在它廣闊的懷抱。但我依然喜歡它的喧囂,那時,它一定低眉善目,為每一個人打坐。而我可以轉身,繼續走回市井紅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