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個“舉手之勞”,讓城市的溫度觸手可及。這正是一座城市吸引人才、留住人心的終極密碼。
在六朝古都南京,每天都有不少年輕人懷揣夢想而來。他們或是初入職場的新人,或是異地求職的游子,為青年提供免費過渡住房的南京青年驛站,正在用最樸素的關懷,讓異鄉人感受到這座古都的溫度。在這里,許多工作人員用細碎卻溫暖的服務,詮釋著一座城市對青年人才的誠意。
審核臺前“把關人”與“暖心疏導員”
作為團江寧區委權發部負責人,王晨的工作忙碌且充實。每周一至周六,他都會提前半小時到辦公室,先集中處理南京青年驛站的線上申請,保證申請的青年能很快得到反饋信息。“審核完全按照標準操作: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3年內、求職時間與入住時間匹配……”他指著屏幕上的審核頁面說,“但有時候,年輕人在遞交材料時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狀況。”
曾有學生誤將午餐照片當作證件照上傳,王晨雖有些無奈,但還是撥通了電話:“同學,照片要清晰的免冠照,下次記得用證件照呀!”還有一次,兩名同校同年級的學生提交了相似的求職頁面,王晨敏銳察覺后,逐個電話核實,最終確認并審核通過。“審核不僅是流程,更是責任,”他說,“我們要確保有限的資源真正用在有需要的青年身上。”
去年秋天,南京某大型企業集中入職,許多新員工因材料不全或是材料沒正確上傳被駁回。王晨主動聯系申請人,告知他們如何正確申請,很快大家一傳十、十傳百,都順利地通過了申請,確保所有人能在集中入職期間順利入住。“現在這家企業在入職通知上會直接注明驛站的申請流程和所需材料,讓整個流程順暢不少,妥妥的雙向奔赴。”王晨笑言。
為了讓青年少一些疑慮和不解,王晨經常會主動打電話給被駁回申請的青年貼心地告知哪些材料還需要完善或更改,最后他總會加上一句:“如需幫助,可撥打12355熱線或直接聯系團江寧區委。”他說:“政策是既定的,但溝通可以有溫度。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更多年輕人能夠享受到南京青年驛站的便利和服務。”
12355熱線背后的“城市應答者”
賈德鄰是江蘇·南京12355青少年服務臺負責人,服務臺熱線電話每天都會處理大量南京青年驛站咨詢求助的信息和聯絡工作,占到所有咨詢電話的四分之一。賈德鄰告訴記者,他們接到的電話中,有很多是關于驛站入住政策的咨詢,也有一些是年輕人在入住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無論問題大小,他們都會耐心解答,并積極協調相關部門解決問題。
“我到了導航顯示的位置,但看不到驛站!”這是賈德鄰所在的服務臺經常接到的驛站求助之一。為了徹底解決青年“找不到驛站”的問題,服務臺的話務員利用業余時間走訪了南京多個驛站點位,將路線摸排清楚。“比如位于老城區的一家驛站,要從超市右轉穿過小花園,很多導航會漏掉這個細節。”如今,清晰的路線指引成了熱線話務員的“秘密武器”。
去年夏天的一個深夜,已經過了11點,賈德鄰接到一通焦急的電話:“我是南京青年驛站的住客,門鎖突然打不開了,現在進不去房間!”賈德鄰立刻聯系驛站負責人,得知值班人員已下班,只能次日維修。“這么晚了,不能讓一個年輕人在外面等。”賈德鄰一邊安撫對方,一邊協調附近旅館,并為入住青年爭取到房費補貼,解決年輕人遇到的緊急問題。
賈德鄰的辦公桌上貼著一張便箋——耐心是最好的溝通劑。她常說:“年輕人在異鄉遇到困難時,我們的一個電話、一句指引,可能就會給到他們這座城市的溫暖。”
從“入住指南”到“深夜守護”的貼心管家
陳丹是南京青年驛站建鄴紫金和寓店的工作人員,她的日常工作是幫助申請驛站的青年辦理入住以及解決入住后遇到的各種問題。“驛站的房源數量有限,但需求卻很大。我們每周都會在周六中午統一下載申請名單,然后通過微信與每個同學取得聯系。”陳丹說,“我們希望每個申請入住的人都能順利入住,所以我們會提前告知他們所有需要注意的事項。”在入住當天,陳丹和同事們會早早地來到驛站,準備好迎接入住的青年。他們會詳細介紹房間設施的使用方法,包括智能門鎖和其他設施的使用,公共區域如健身房、臺球室的介紹等。對于剛入住的青年,他們還會耐心解答各種問題,幫助他們盡快適應新的環境。
陳丹回憶說,有一次,一名青年在入住后發現房間的空調制冷效果不好,于是給她打電話求助。當時已經是晚上10點多,陳丹接到電話后,立刻聯系維修人員,安排他們上門維修。維修人員到達后,陳丹還陪著他們一起檢查空調,直到問題解決才離開。這名入住青年非常感動,后來還給陳丹寫了一封感謝信,表達他對驛站工作人員的感激之情。
去年冬天的一個深夜,陳丹接到一位母親的電話,聲音里帶著焦急:“我女兒到南京面試,一直不接電話,您能幫忙看看她在不在房間嗎?”放下電話,陳丹立刻聯系驛站的值班員。最終確認女孩安全后,陳丹又給這位家長回電,詳細描述孩子的狀態,直到對方徹底安心。
“我們的工作瑣碎且日常,”她說,“這些細節可能微不足道,但對年輕人來說,卻是在陌生城市里的一份溫暖。”
城市溫度,藏在每個細節里
南京青年驛站的故事遠不止于此:有人在這里收到生日祝福,有人通過驛站的就業指導成功入職,有人在退房時留下感謝信……這些細碎的溫暖,正是南京這座城市對青年的無聲承諾。
“我們不是在做驚天動地的事,只是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極致。”陳丹說。王晨也認為:“審核的嚴格與服務的溫度,是城市治理的一體兩面。”而賈德鄰的話或許最能代表所有一線工作人員的心聲:“當年輕人說‘南京真好’時,所有的疲憊都煙消云散了。”
在南京青年驛站,沒有豪言壯語,只有平凡人的堅守。他們用無數個“舉手之勞”,讓城市的溫度觸手可及。而這,正是一座城市吸引人才、留住人心的終極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