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叔同一生愛好廣泛,喜歡交友。他曾兩次談起一位朋友對他的批評,可見對方在其心中的地位。
第一次是李叔同為福建養正院的學僧講課時。他說:“最近有位朋友專門給我寫了一封信,對我進行了嚴厲批評。朋友說我以前如閑云野鶴,獨往獨來,隨意棲止,何以近來竟大改常度,到處演講,常常見客,時時宴會,簡直變成了一個‘應酬和尚’。”
這位朋友的來信讓他羞愧難當,因為對方說的全是事實,他必須認真改正。
第二次是在養正院的同學會上。李叔同說:“朋友勸告我以后不可常常宴會,要靜修用功。他的話令我不得不時刻反省自己,什么事該做,什么事不該做。”
大家都想知道李叔同口中的這位朋友到底是何方神圣。萬萬沒想到,對方只是一名15歲的少年,名叫李芳遠。
原來兩年前,李芳遠和父親專門拜訪年近六旬的李叔同。對于這名聰慧少年,李叔同很是喜歡,便與其一直保持書信往來。后來,李叔同前往泉州講學,被多次邀請赴齋宴,活動過程被媒體記錄下來并刊登在報紙上。很多人為他的到來感到興奮,李芳遠看到消息后卻大為惱火,專門寫信對其提出批評。李叔同收到信后立即回復:“即當遵命閉門靜修,摒棄一切……”
兩人的忘年交持續多年,直到圓寂前,李叔同還特意給李芳遠寫了一封告別信:“朽人近來病態日甚,不久當即往生極樂……故未圓滿之事,深盼仁者繼成之。則吾雖凋,復奚憾哉!”短短幾句,令人感慨。
尊重自己是修行的基礎,而尊重他人是修行的升華。不管面對的人是顯貴還是卑微,我們都能因為尊重他人而收獲內心的豐盛。
編輯 蘇睿 / 美編 徐雪梅 / 編審 許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