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些基層領導干部喜歡當“二傳手”,決策推給上級,責任推給下級。對此,你怎么看?
“二傳手”干部是指極個別“將決策推給上級以規避風險,將責任轉嫁給下級以減輕自身壓力”的干部。他們不僅會讓政策落實效果大打折扣,還會加劇基層負擔,貽誤發展機遇。出現“二傳手”干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宗旨意識淡薄,漠視群眾訴求。個別干部存在“多干多錯、少干少錯”的消極心理,這導致避責心態與能力不足交織,追求表面政績,將發文、開會視為“工作完成”,忽視實際成效。
其次,權責劃分模糊,催生推諉扯皮。部分單位存在職責交叉、權力界限模糊、崗位職責不清等問題,決策需多輪協商甚至“踢皮球”,部分干部“唯痕跡論”,落實困難卻無調整空間。
再次,監督機制錯位,帶偏評價尺度。問責泛化加劇部分干部注重“程序合規”而非“結果實效”,導致實干型干部常因“出錯風險高”被邊緣化,而“二傳手”因“不犯錯”卻獲得晉升機會。
因此,要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堅決根治“二傳手”干部,構建權責明晰、執行高效、風清氣正、監督有力的治理格局。
2.你所在的街道準備針對流動人口開展“反詐騙宣傳月”活動,領導要求既要保證覆蓋面,又要提升參與度。你會如何組織?
街道辦事處具有統籌轄區發展、服務居民、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職能,承擔著綜合協調與共治共建的任務。因此,開展本次活動,要堅持以下幾個原則。
第一,堅持“預防為主,打防結合”原則。通過高頻次宣傳(如推廣“國家反詐中心”App)提升流動人口防范意識,結合案例剖析和法律知識普及,形成“人人都是宣傳員”的全民反詐氛圍。
第二,堅持“精準施策、分類宣傳”原則。針對流動人口中的學生、務工人員、老年人等不同群體的認知特點和易受騙風險,設計差異化宣傳內容。
第三,堅持“渠道多元化,方式多樣化”原則。線下通過社區講座、入戶指導等方式確保宣傳到戶;線上利用微信群、短視頻平臺、公眾號等推送案例警示和防騙技巧,擴大覆蓋面。
第四,堅持“警民協作、群防群治”原則。聯合轄區警務室、網格員、志愿者等力量,建立“警格+網格”聯動機制,堅持“責任壓實、長效推進”原則。將反詐宣傳納入日常工作考核體系,推動反詐工作常態化、制度化。
3.春節期間,本地允許燃放煙花爆竹,但你單位接到群眾舉報,說鄰居們在樓下燃放,造成安全隱患。領導讓你處理此事,你會怎么做?
春節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適度燃放煙花爆竹既能營造節日氛圍,也承載著群眾的文化情感。然而,違規燃放可能引發火災、空氣污染等問題,威脅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面對群眾舉報,要及時干預以消除隱患。
首先,以“保障安全”為基本底線,做到接訴即辦,快速核實。立即聯系舉報人,詳細記錄燃放時間、具體樓棟、參與人數等信息,并到現場核實,判斷鄰居行為是否屬于合法范疇。
其次,以“化解矛盾”為核心原則,做到分類施策,柔性執法。若鄰居燃放合法合規,則向當事人耐心講解正確燃放方式及應急措施,強調“安全無小事”;若燃放超出安全范疇,說明違規風險,嚴肅告知其行為造成的不良影響和可能承擔的責任,爭取就地解決糾紛。
再次,以“維護和諧”為最終目標,做到多方聯動,長效治理。聯合社區加強巡查,協調物業、網格員在重點時段加強巡邏,發現隱患及時勸阻并上報;在小區公告欄張貼《煙花爆竹安全燃放倡議書》,鼓勵居民互相監督,營造和諧穩定的社區環境。
(福建省文尚天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