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2日,特朗普正式實施了“對等關稅”政策,對不同國家征收不同稅率的關稅,例如對中國加征145%的關稅、對歐盟加征20%、對日本加征24%等。此外,特朗普對中國疊加了多項關稅,如芬太尼問題加征的20%關稅,以及“對等關稅”的125%,導致部分商品關稅達到245%。
然而,“對等關稅”生效后引發了連鎖反應,美國股市遭遇20年來最大單日跌幅。
同時,加拿大宣布對298億加元美國商品實施報復性關稅,歐盟計劃對美國大豆、鉆石等商品加征25%關稅。面對多國反制以及輿論壓力,在4月10日,特朗普被迫調整策略,以90天暫停措施換取談判空間。在此期間,對等關稅將降至10%,暫停措施立即生效,但針對中國仍維持前期關稅的加征幅度。
美國新一輪關稅政策開啟后,中美發運量大幅減少,不同航線表現出現分化,為了觀察特朗普關稅2.0開啟后對集運市場的影響,本次我們對寧波集裝箱航運市場進行了調研走訪。
1、貨代A
企業情況:公司貨運代理業務以歐線為主,客戶結構以直客居多。
貨量及關稅影響:美國開啟關稅戰后,美線客人發貨量減少7成,部分美線貨代公司已經放假。關稅加征后目前有部分貨量轉移至東南亞出口,包括前期本身已在東南亞市場建廠的客人,自東南亞至美線的出貨量增加。導致目前東南亞市場貨量表現較好,出現爆倉現象,進入漲價通道。歐線3月底出現過爆倉現象,但4月開始貨量出現下降,目前貨量尚未出現明顯好轉,運價壓力較大。
后市預期:對未來持悲觀謹慎態度,不看好歐線旺季運價,貨量節奏和運價高度取決于后面關稅政策的調整。
2、貨代B
企業情況:公司貨運代理業務以美線為主,美線業務占比8成,客戶結構以直客居多。
貨量及關稅影響:美線開啟關稅戰后公司貨量腰斬,目前大多數客戶暫停出貨后均處于觀望狀態。關于轉口方面,部分客戶考慮通過發運至東南亞海外保稅倉再出口到美國規避關稅,但面臨風險。關于轉產方面,目前越南和泰國轉產空間相對有限,馬來西亞具備較大轉產可能性,但美國關稅不確定性背景下,目前客戶對大規模轉產東南亞仍存擔憂,目前不敢采取較大動作。對于美線而言,中國和東南亞發運至美國的量出現明顯分化,中美航線發運量驟減,東南亞到美國的長約價談在2900-3000美金/FEU,美西2000+。本輪關稅加征后美線過剩運力逐漸轉移至包括歐線的其他航線上,其他航線即使有搶運動作,預計無法抵消美線的減量。
后市預期:中長期看對未來運價預期持有悲觀態度。短期看,美國國內需求不會立刻消失,取決于中美關稅是否會出現緩和,若緩和目前被積壓的貨預計會出現一波集中發貨。目前認為今年歐線旺季運價高度有限。
3、貨代C
企業情況:公司今年歐線NVO年約簽在2200美元/FEU附近,目前FAK歐線價格已出現倒掛,但不會完全毀約,還是會按FAK走少量柜子。墨西哥清關查驗較為嚴格,且治安問題存在風險,東南亞對中國轉口貿易的限制加嚴,對原產地溯源較為嚴格,如果被查到會拉入黑名單,貨代會面臨較大風險。
貨量及關稅影響:目前美線貨量減少6成左右,公司最新能拿到的歐線集量價格在1400美金以下,歐洲需求較差。
后市預期:認為未來運價走勢不樂觀。
4、貨代D
企業情況:公司主做俄羅斯航線和東南亞航線,俄羅斯的貨量受俄烏戰爭影響俄羅斯和歐美的直接貿易量減少,自中國中轉的貨物增加,從貨物結構看家居和日用品的發運出現明顯增長。公司在提供中轉服務方面具備優勢,目前在開發俄羅斯的卡車陸運服務,寧波到莫斯科大柜陸運運費大概在5000-6000美元/FEU。

貨量及關稅影響:公司的東南亞業務受中美關稅的影響較小,量反而出現增長。目前有很多船司都想進入東南亞市場。
后市預期:預計未來東南亞市場的競爭會出現加劇。
5、貨代E
企業情況:公司以歐美航線為主,目前整體運費市場表現一般,到泰越印巴菲律賓馬來的貨量表現相對較好。經過過去幾年的海外建廠,認為越南再繼續擴產能的力度相對比較有限。公司認為未來產業往埃及轉移的可能性和空間較大,主因埃及的關稅政策和營商環境相對比較友好,且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貨量及關稅影響:關稅加征后,美西貨量目前只有2成,美東貨量目前只有4成,目前美國對墨西哥稅率尚未加征,墨西哥發往美國的貨量表現較好。關稅加征對于跨境電商的影響相對較小,行業本身就存在灰清現象,但存在風險,預計不會出現大量轉為灰清的現象。美線貨量大幅下降后,目前船司出現撤船、空班跳港現象,把運力部署在歐線南非西非等其他航線上。公司今年歐線簽的長約價較高,已和FAK大幅倒掛,目前已經不再按長約價出貨。
后市預期:認為今年運力過剩,對旺季運價的高度較為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