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康威視(002415)發布了年報以及一季報,并召開了投資者交流電話會,馮柳、張坤等數位投資圈大佬現身調研。海康則有董事長胡揚忠,高級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奉瑋出席。
海康方面首先對年報及一季報的經營做了介紹。
在過去的5個季度里,全球經濟形勢錯綜復雜、跌宕起伏;國內經濟在轉型升級的道路上尋找新的突破點與增長點,拉動國內消費新場景、推動國際貿易多元化,防止過度“內卷”,發力科技創新。
海康威視堅持穩扎穩打,以積極、審慎的態度應對各種不確定性,在國內市場保持安防領先地位的同時,從海外市場和創新業務中尋找增長;以利潤為中心,推動組織變革和精細化管理,努力實現長期有效益的增長。
2024年,海康威視實現營業總收入924.9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5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9.77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5.10%。
整體來說,國內主業業務的壓力相對更大,在提升經營效率的同時,公司會努力把握好AI大模型技術突破帶來的發展機遇,推動場景數字化業務在千行百業逐步落地;海外主業憑借公司在全球各地多年深耕細作帶來的市場優勢地位,營收逐年穩步增長,已成為公司重要的利潤增長點;創新業務繼續保持高增長,將海康的技術和管理優勢轉化為各自領域的市場優勢,也為公司打開了新的增長空間。2024年,海外主業收入與創新業務收入之和占公司營業收入的比重首次超過50%。
國內主業分板塊來看:
公共服務事業群PBG,實現營收134.67億元,同比下降12.29%。隨著政府投資規模有所壓縮,公安、交警等傳統業務出現明顯下滑,但應急、水利、城市生命線等基礎民生業務受益于特別國債的發行,實現逆勢增長。
企事業事業群EBG,實現營收176.51億元,同比下降1.09%。工業企業、石化煤炭、電力央企、智慧商貿等業務實現較快增長,中大型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和數字化轉型能力都相對更強,也更愿意基于提質、增效、降本的需求,率先使用、推廣海康的場景數字化產品。
中小企業事業群SMBG,實現營收119.71億元,同比下降5.58%。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出于穩健經營的考慮,從2024年下半年起,公司主動降低渠道庫存水位,保障經營回款質量。
海外主業收入259.89億元,同比增長8.39%。海外四大區域因地制宜,采取與本地相適應的經營策略做資源投入,一國一策、一品一策。分區域看,公司海外業務收入來源于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展中國家占海外收入比重已經超過70%,廣泛的業務來源是海外業務穩定增長的重要保障;分產品看,在海外部分地區,門禁、報警、商業顯示等非視頻類產品的市場空間遠大于國內市場,拉動公司非視頻類產品近年來保持快速增長,占比不斷提升。
創新業務整體收入224.84億元,同比增長21.19%。海康機器人、螢石網絡、海康微影等主要創新業務均已在各自領域取得領先地位。創新業務的高速增長不僅拉高了公司的營業收入增速,隨著其利潤回報水平的不斷提升,也已成為推動公司利潤增長的堅實動力。
毛利率方面,2024年毛利率為43.83%,基本保持穩定。2025年公司將更主動地聚焦有質量的業務,嚴格審視、壓縮在低毛利率產品和業務上的投入。
費用支出方面,考慮到經營環境的變化,在2025年公司將繼續嚴控費用,并通過考核方式調整盡量將費用做到顯性化分攤,2025年一季度的營業費用增速已低于收入增速。
存貨方面,2024年公司存貨水平基本穩定,公司在2025年也會加大對存貨和應收賬款的考核力度。
經營性現金流方面,2024年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凈額占歸母凈利潤比例達到110.74%,體現了公司較高的業務質量。
股東回報方面,公司2024年底發布20-25億的現金回購計劃,目前回購正在進行之中,回購完成后公司將統一注銷股份。2024年公司的分紅預案為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7元,以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扣除回購專戶的總股本初步計算,派發的現金紅利總額為64.35億元,占2024年歸母凈利潤的53.73%。將回購與分紅兩項加總合計,從2024年底到2025年中的半年里,海康給股東的回報合計超過84億元,超過2024年歸母凈利潤的70%。
匯率方面,公司2023年匯兌收益約2億元,2024年匯兌損失約2.9億元,影響了當期收益。公司保持多幣種結算,以減少單一外幣帶來的不確定性。今年一季度匯兌收益約2億元。
2025年一季度,公司營收185.32億元,同比增長4.01%,歸母凈利潤20.39億元,同比增長6.41%,扣非歸母凈利潤19.26億元,同比增長9.44%。本季度經營費用的控制效果較好,公司將再接再厲,以利潤為中心,做好經營的優化和效益的改善。
當前,AI大模型技術興起,為智能物聯產業的發展帶來新機遇。回顧過去,多年持續投入建立起來的產品技術、銷售體系、生產制造等全方面優勢是我們堅實的競爭壁壘;展望未來,公司的增長模式將從收入規模的增長轉向高質量的增長,從過去追求規模、跑馬圈地的淘金時代,轉向基于創新和提升運營效率、追求長期有效益增長的煉金時代。
接著是問答環節,投資者的問題非常踴躍,但受限于篇幅我們只能展示部分問答。
Q:過去5年公司都沒有再設立新的創新業務,之前公司也在推動著海康機器人的上市工作,現在公司表示會更加注重利潤,那么有個與之相關的問題,是否會繼續用創新業務這個孵化機制,保障業務增長和員工激勵的平衡?
A:公司除了8個創新業務以外還是不斷地在孵化新產品的,但是并沒有用創新業務子公司的形式,而是放在海康公司體內來孵化。從2016年開始公司把電磁波全面展開以后,在近幾年時間里,有許多非視頻類的產品,包括高端類的科學儀器、跨光譜融合的產品就放在海康股份公司來做。關于機器人上市的信息,可以關注相關的公告,有任何進展都會通過公告體現。
從2016年以來公司做了不少工作,拓展光譜的工作可以講到今天基本成型了,同時公司也在不斷推動安防業務的深化和完善,也包括將AI大模型的能力融入整個產品體系。如果看未來10年我們還要繼續拓展哪些大業務,那就是把多種光譜進行融合,也包括進一步拓展智能感知和科學儀器這些更前沿的業務,謝謝。
Q:一季度的收入已經實現轉正,請問國內主營業務是不是在去年已經見底了?怎么看今年的機會和挑戰?
A:過去的這三年,我們都體會到業績的波動,22年一季度業務增長還是不錯的,二季度開始逐季度下行。到了23年的一季度、二季度開始回升,到四季度很好。之后24年一季度延續了23年四季度的情況,但二季度開始反轉,我們的業務又開始逐季度下行。
今年一季度國內主營業務相對去年四季度還是有改善,但依然下滑。國內主營業務,包括傳統的安防業務和場景數字化業務,仍然比較低迷。但海康在過去這些年做了創新業務、海外業務,因此業務整體平衡性相對更好一些。至于今年的業務情況會不會延續現在的狀態,還是說像過去幾年一樣,基本上以一年或5個季度左右為一個周期在變化,還是說會延遲到更長的時間周期,我們會持續觀察,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