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五一假期,是社服行業傳統的旺季,同時,服務消費一直是促消費政策的重要抓手,在關稅背景下,市場對出臺社服消費相關刺激政策的預期也逐步提升,但需要注意的是,政策以及五一假期之前,仍是交易預期階段,后續政策預期是否能落地以及五一消費數據是否超預期,則關系到板塊的持續性。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強4月15日在北京調研,強調以更大力度促進消費、擴大內需、做強國內大循環,進一步釋放我國超大規模市場的活力潛力。具體來看,要深入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在穩就業、促增收、強保障等方面下更大功夫,進一步提升消費能力、增強消費意愿,培育壯大內需增量市場。
目前擴內需方向預期不斷升溫,回顧過去各種有關促消費的政策方向,服務消費一直是其中的重要抓手。中信證券表示,一方面從供給端而言,服務消費仍有擴容升級空間,一方面從需求而言,居民在服務消費上的傾向更高,服務消費本身處于相比商品消費的更高增長階段。在擴內需政策預期升溫的背景下,市場將服務消費作為重點支持的預期方向之一。
4月16日商務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服務消費提質惠民行動2025年工作方案》提出48條具體舉措,覆蓋餐飲、住宿、健康、文旅、體育賽事等傳統服務業,以及銀發旅游、空中游覽、跳傘飛行、超高清電視等新業態。2025年4月下旬國新辦舉辦新聞發布會解讀《加快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工作方案》等。政府針對服務消費頻出工作方案,在一定程度上進一步提升了市場對政策支持服務消費釋放的預期。
中信證券指出,服務消費涉及眾多產業,其中文游產業具有容量大、范圍廣、韌性高、帶動強的特征,若有補貼落地將起到較好的拉動消費效果。從歷史經驗來看,文旅消費補貼拉動比例在1:4至1:5左右(同程旅行數據顯示,2022年云南文旅消費券直接拉動云南文旅消費達到1∶4;美團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1月18日,上海住宿消費券撬動比為1∶4.38),部分地區最高達1:12(據海南省商務廳統計,2022年10月海南首輪全省超1億元消費券發放后,直接拉動社會消費15.6億元,拉動系數12.1,拉動整體消費45億元左右)。但該拉動比例實際僅是補貼或消費券設置方式帶來的直接拉動,除直接拉動效果以外,文旅產業本身具備極強的乘數效應,世界旅游組織數據表明旅游產業每收入1元,可帶動相關產業增加4.3元收入。因此,在“以舊換新”補貼類政策的延續方向上,文旅產業具備政策有效性。
中信證券判斷,潛在受益方向:平臺、交通、住宿、景區、餐飲等。結合“以舊換新”政策的執行方式,主流形式或離不開支付平臺(微信、支付寶、云閃付)、OTA平臺或者當地政府專屬文旅平臺,用戶在領取后通過線上/線下渠道核銷(比如上海市2024年住宿消費券通過支付寶、銀聯云閃付等平臺發放,消費者可疊加商家優惠使用)。而服務消費場景下,交通、住宿、景區、餐飲等有望被拉動。參考過去各省市發放消費券情況看,酒店住宿普遍占比20%-40%,景區門票類占比15%-30%,交通占比5%-20%,剩下為餐飲及其他。如2022年云南省旅游消費券,住宿/交通/景區/演藝休閑/線路產品補貼分別占比40%/20%/20%/10%/10%。從不同區域特征看,度假城市如云南、海南等地側重補貼酒店和交通、占比五成以上,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側重補貼餐飲和酒店,新興旅游目的地如哈爾濱側重補貼景區券以吸引客流。
除了政策預期升溫,五一假期即將到來。國金證券指出,OTA平臺數據顯示五一旅游預定熱度較高。今年五一假期調休天數較24年減少1天,前后拼假或更為靈活。根據攜程4月15日發布的《2025五一大數據預測報告》,境內方面,近一周五一相關內酒店、機票搜索熱度環比+100%、+80%,同比看機票搜索熱度增長更明顯、酒店已持平,結構看跨市占比已突破80%、預計長線游占比提升,縣域市場熱度更高;入境方面,即買即退、入境免簽等政策利好+甲亢哥等網紅帶動下熱度提升,五一酒店搜索指數同比+200%,截止報告時間,五一入境訂單量同比+173%;出境方面熱度同比仍在攀升。
方正證券也指出,出行鏈消費具備強韌性、高彈性,為促進內需消費的重要抓手,市場對后續消費券、門票免減優、政府補貼等政策支持的預期較強,疊加五一假期臨近,航旅縱橫、同程旅行等平臺均顯示出游預訂活動火爆,預計五一假期前為政策出臺的重要窗口期。出行鏈受政策支持、節假日催化較強。
3月社零餐飲收入同比+5.6%(前值4.3%),其中限額以上企業收入同比+6.8%(前值+3.6%),繼1-2月后環比繼續提速,其中限額以上增速為近12個月以來首次超過整體增速。3月社零餐飲增速環比繼續提速,酒店波動上修。
展望后市,國金證券建議關注:
1)餐飲板塊,關注成長標的及關稅影響下錯殺的優質龍頭。基數改善+促內需政策效果逐步顯現+行業價格戰趨緩,Q1餐飲趨勢向好,微觀看,已有部分性價比品類或強勢能品牌Q1同店正增,壓力更大中高客單品類和部分承壓個股也觀察到一定降幅企穩修復,看好持續性。排序上性價比品類、自身強勢能品牌修復速度預計更快,有望更快迎來基本面向上amp;估值提升。相關公司有古茗、達勢股份、海底撈、百勝中國。
2)酒旅板塊,關注節前五一行情演繹、看好優質景區、酒店標的。重申關稅不確定下旅游需求韌性凸顯,政策預期下彈性可期(工具箱包括定向消費券、免門票、吸引入境游客等),建議關注強IP屬性+H1客流增長領先的九華、黃山,酒店標的,關注受益純內需彈性+自身經營改善的首旅、君亭。
3)年初以來線下報到率較好,教研/師資/渠道/品牌優勢全方位強化,股東回報較高的行動教育。
過去兩周(2025/4/7-2025/4/19)上證指數、深證成指、滬深300、恒生指數、恒生科技指數漲幅分別為5.82%/4.45%/5.10%/7.90%/11.04%,社會服務(申萬)8.64%,細分來看,酒店A股指數、酒店港股指數分別為8.64%、10.64%,教育指數9.92%,人力服務指數-8.92%,餐飲A股、港股指數分別為12.73%、2.11%,旅游指數11.07%。板塊對比來看,社會服務板塊上周漲幅在31個申萬一級行業板塊中位列第3。
從上面的數據來看,市場社服板塊及其部分細分領域的預期已經較高,逐步體現在股價漲幅上,當前仍是交易預期階段,后續政策預期是否能落地以及五一消費數據是否超預期,則關系到板塊的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