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溝村有溝沒水,村前是坡梁長著稀疏灌木林,村東和村西是沙田薄地,村后不遠處是一條大溝,除了發洪水,常年沒水。村里三四十戶人家吃著一口深井水。村里土地不多,家家過著半饑半飽的生活。
牛旺父親因患小兒麻痹癥,走路一瘸一拐的,再加家窮,很難找到媳婦。三十老幾了還是光棍一條,和父母一起相依為命,好在心靈勤快,也愛幫人干活,也搞點小手藝編籮筐簍子賺個小錢,將夠維持生活。父母眼看一年比一年老了,而光棍兒成不了家,倍感惆悵。
說來也巧,村里有個中年男人不幸患了肺癌,因為家窮,集體那個年代醫療條件差,沒用幾個月就一命歸西了,家里一下塌了天。丟下妻子劉愛蘭和一個剛上小學的女兒,又怕又愁,又沒人幫干活,就連吃水也成了大問題。整天以淚洗面,愁眉不展。眼看春種開始了,人家別人家開始忙著耙磨耕種,她沒一點辦法。鄰居老奶奶是個熱心人,經常到她家串門嘮磕為她解悶。老奶奶也很為她著急。這一天老奶奶和她聊天時忽然說起牛拴柱小子,雖說有點殘疾,但性格好又勤快,就是家窮,你嫁給或把他招過來不是兩全齊美嗎?這一提可把小寡婦給說動了。老奶奶一看愛蘭有心意,就說,你要愿意我就過去給你探聽一下,看小牛愿不愿意。愛蘭一看有人給成全好事就半推半就地答應了。
于是老奶奶就心急火燎地走出門到牛旺家探問牛拴柱的心事,一進門見拴柱不在,就和拴柱的父母先說明了來意,拴柱父母真是高興壞不了,就說難得他二大娘的熱心搓合,了卻我們兩人的惆悵大事,也讓拴柱能有個家,有個心疼的人,到時候我們幾時走也放心了。拴柱有殘疾毛病,大姑娘娶不上,能討個寡婦也是敲著八魚念佛了。就是不知人家愛蘭嫌他殘疾,嫌我們家窮不?老奶奶說,愛蘭現在家里天塌了,一點辦法也沒有了,只要有個熱心人能幫她再支撐起鍋灶就樂不急了。三人正聊得熱乎,拴柱也正好干活回來了。一見老奶奶就說,二大娘,您真是無事不登三寶殿,今天是那股風把您刮來了?老奶奶說灰小子,今天是東風,二大娘是乘著東風飄到你們家了。拴柱問,那您有啥好事?老奶奶說,說好事可真是好事,二大娘給你提親來了,你信不信?拴柱說那您給提的那門親?我半輩了不要說沒見過咕咕鳴,就連個提親的人也沒來過。您提是誰呀?姑娘還是寡婦?瘸子還是拐子?聾子還是瞎子?老奶奶說既不是姑娘也不是瘸子,拐子瞎子,而是一個寡婦,遠在天邊,近在跟前,你先猜猜。拴柱說,村東頭有個寡婦比我大將近二十歲,是不是她?老奶說你再猜?猜了半天才猛然想起剛守寡不久的劉愛蘭。拴柱一說出口,老奶奶說算你猜對了。看你愿意不愿意?拴柱說,我是殘疾人家又窮,就怕愛蘭看不上我。老奶奶說,拴柱,你放心哇,二大娘給你勾通好了,愛蘭很愿意,她寡婦人家少人沒靠,有地,有牲口,有孩子,哪也走不出去,想就在本村找個可靠男人,她要讓你給重新撐起家,你有沒有這個膽量?拴柱說,我雖然殘疾,但只要兩手不閑,多吃點苦,撐個家還是能辦到。老奶奶說好!二大娘就等你這句話了,好小子,有骨氣有勇氣就行,你身殘腦靈,肯定能擔當好。村里光棍倒是有幾個,可是二大娘就認準你了。聊到晚上拴柱一家留住老奶奶熱情招待了一頓晚餐。
第二天,老奶奶一早跑到愛蘭家去報喜訊,愛蘭由悲變喜,由愁變樂,特別高興,也特別感謝老奶奶的熱心幫助。于是定好日子請來愛蘭娘家人和拴柱父母熱熱鬧鬧將拴柱娶過來,撐起了新家。
一年后不僅日子過得有起色,更難得的是愛蘭為拴柱生了個大胖小子。兩人給新生兒起名叫牛旺,喻示牛家旺盛。沒幾年家過得越來越有生機,轉眼間牛旺一天比一天大進了學校。當讀到高中畢業,正趕上改革潮風起云涌,下海的,經商的,搞工程的,各種賺錢熱潮正在興起,村里的年輕人放下書包勿勿欲動。都想找機會下海撈一把。
這時正好有村里一個小伙子跟著表叔在建筑工地上干活,剛回來幾天,準備訂親,村里小伙一看西裝革履,表現闊綽,有點眼熱,再加上這小子給把搞建筑如何掙錢的好事說了一大堆。這一說把牛旺也說得動心了,他心想,自己學業一般,即使考個大學也進不了好學校,畢業了也進不了好單位掙不了大錢,不如趁早跟上村哥到工地干一番,或許有十年八年混成個工頭老板也說不定。于是回去就和父母軟磨硬泡要放棄學業進工地。父母沒啥文化,又沒見過世面,在他的磨蹭下終于同意了,并一致對他說,你小子,出去混不出個樣兒來就別回來,咱丟不起人。
牛旺在家等了幾天,在村哥張平辦完訂婚小喜后,他就跟上一同進城到了建筑工地。
村哥張平的表叔劉恩和在工地當工長,因為都是鄰村上下的人,都沾親帶故的,經張平一介紹也熟悉了,他況且也算是愛蘭的遠方本家。見牛旺來到工地,就說,小牛,你白面書生,細皮嫩肉的來這里能吃得了苦嗎?這里不是搬磚,就是和水泥,扛鋼筋,怕用不了兩個月你就累爬了。到時候前途也誤了,活也干不成了,還得回村種爛地。你可想好啊。牛旺說,我既然來了,不管怎我先試試吧。
就這樣在工地待了下來,先從搬磚扛水泥鋼筋干起,大熱天每天大汗淋漓,十分疲憊,住的是簡陋的工棚,吃的是饅頭清湯燴菜,幾乎天天一個樣。黑夜睡覺,眾人睡的一個家一個大木板床,臭汗味,打鼾聲十分難耐,想洗澡沒處洗,只能白天干活時用水龍頭互相沖沖。一個月下來牛旺變成了牛瘦,整個上身曬脫一層皮,好在還能堅持,心想開弓沒有回頭箭,自己和父母下了保證,男子漢怎能說話不算數呢。人家別人也都不是一樣的苦累嗎。于是咬著牙一天天干了下來,別干活別學著工匠們如何砌墻,如何彎鋼筋,綁鋼筋,一有空就學習請教,由于他文化程度高,頭腦也靈活,又肯吃苦鉆研,幾個月過來,他終于能開始砌大墻,綁鋼筋了。于是工長讓他進了工棚跟著師傅彎鋼筋,一來為照顧他,二來也有心讓他學點藝。干了一年多,彎鋼筋無論角度,計算,用料都提高了不少工效,工長和工頭提議讓他當了班長。又干了一年后,工長調到了別的工地,就把他提成了工長。就這樣在工長任上,他邊學邊干,刻苦鉆研,終于掌握了建筑施工各個環節的技術要領和工程圖紙,計算材料等多方面的知識。深得工頭賞識,提拔他為工程管理員,從中磨練提高,成了一名工程內行人。但在建筑工地要想有成就,光有經驗不行,還得有正規的技術證件本本。心想不吃苦中苦,難能成就好人生,他始終牢記著臨行時父母說的話。于是他在工作之余,夜以繼日地鉆研努力,先后用幾年時間考上了二級、一級建造師,成為了一名高級工程師。當了業務總裁。
跟工頭老板干了幾年,他又自己分門立戶,成立公司,在城里招攬建筑工程。幾年下來,建筑工程越搞越旺,有了錢,有了人脈,也有了地位。至上而下都尊稱他牛老板。
當他榮歸故里后,父母及村人無不欣喜迎送,因為他成立公司后將村里能干活的人都帶到工地干活掙錢,都富了起來。牛老板經常和村里人說,我一個人富不算什么,能讓鄉親們都富起來才算富。此后他又在村里另選地勢,為各家蓋起了小二樓,村里屋舍儼然,綠樹成蔭,池沼畫廊,廣場噴泉,街道平整,油路暢通。再配合國家脫貧致富政策,把村里的土地集中起來,聘請農牧業科技人才,建起了種養基地,和周邊村聯合辦起了合作社,形成了合作化經營。在當地樹立了典型的致富帶頭人形象。
2024.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