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地理上看,土耳其是一個極其特殊的國家。貫通馬爾馬拉海與黑海的博斯普魯斯海峽是歐亞大陸的分界線;伊斯坦布爾坐落于易守難攻的戰略要地——金角灣,扼守海上貿易的命脈航線……可以說,土耳其是連接亞歐兩大洲的“十字路口”,這種“特殊”注定了它會成就一部復雜而豐富的史詩,記錄多個文明的興衰。
土耳其位于小亞細亞半島,早在公元前17世紀,赫梯帝國就在這里建立了政權。而后,波斯帝國與雅典城邦開啟了數個世紀的戰火,于是,這片位于亞洲西部的土地被反復爭奪,直到亞歷山大東征,帶來希臘文明,同時宣告“拜占庭”的誕生,這里才回歸寧靜。之后的千年里,拜占庭成了歐洲文明進取中東的跳板,西羅馬帝國在北方蠻族的進攻中毀滅,拜占庭承接而起,繼承了王朝的正統。

時間進入黑暗的中世紀,基督教在歐洲廣泛傳播,伊斯蘭教也在中東興起。宗教狂熱與世俗利益交織,土耳其夾雜在這兩大文明之間,處于對抗的最前線。歐洲的騎士團帶著流亡的仆從軍,浩浩蕩蕩發起十字軍東征,取道拜占庭以攻占圣城耶路撒冷,將這片土地的傳奇推向高潮。最終,新興的奧斯曼征服了搖搖欲墜的王朝,“拜占庭”更名伊斯坦布爾,從此納入穆斯林世界的版圖。
現代的土耳其,早已不復當年的強盛。近代以來,多次戰爭的失利讓曾經的帝國丟失了大量領土,歐洲先進文化和科技的滲透也使得它早早走上了世俗化的道路。不過,兩大文明的交融留下了大量的建筑遺跡和文物典藏,陰差陽錯,為土耳其創造了繁榮的旅游產業。
隨著土耳其政府對中國護照實施電子簽證,去土耳其變得比之前容易得多。只要在土耳其電子簽證申請官網上簡單填寫信息,就可在數分鐘后收到確認郵件。而我的土耳其行程策劃,也在遞交簽證申請后正式開始。在網絡上瀏覽其他玩家的旅行攻略;在較為權威的媒體上逐一檢索推薦的景點;去專業的攝影網站尋找可供參考的樣圖和拍攝機位……出發之前,已然對土耳其之行進行了一場精心的“預習”。

幾個星期之后,從北京起飛的航班直達伊斯坦布爾機場,我抵達了土耳其。隨后,我在當地租了一輛車,以博斯普魯斯海峽為始發點,沿著地中海的公路開向內地。
車窗外的風景如走馬燈般變換,每座抵達的城市都讓我對這個國家產生了全新的感知。伊斯坦布爾的悠久歷史、伊茲密爾的海洋風情、以弗所的羅馬石柱、安塔利亞的寶藏博物館、孔亞的旋轉舞傳承,還有卡帕多奇亞獨有的煙囪地貌……沿著大眾推薦的這條路線,土耳其代表性的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漸次走進我的眼睛與腦海。回國之后,我陸陸續續花費數個月的時間,在圖書館查閱更多的歷史資料和文學典籍,處理拍攝的圖片和視頻,把所有見聞,與過去的、現在的土耳其聯結起來,不斷完善對這個國度的認知。
接下來,我將如描寫一位“故人”一樣,將一個有聲有色的土耳其,帶到更多的讀者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