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基層黨建工作的環境與要求發生了深刻變化,國有企業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更加重視政治引領與組織建設的協同推進。然而,實踐中仍存在不少問題,如基層黨組織的地位與作用弱化、黨建工作制度機制不完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現象時有發生,以及黨建與生產經營融合度不足等,這些問題不僅制約了基層黨員發展工作的實效性,也影響了企業整體黨建工作的提升。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本研究首先對當前企業中基層黨員發展工作的現狀進行全面梳理,通過實證分析,揭示存在的深層次問題。在此基礎上,深入探討影響基層黨員發展工作的內外部因素,包括組織文化、領導力、資源分配、制度環境等,為策略制定提供實證依據,促進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的深度融合,以實現黨建引領下的高質量發展。
當前,國有企業基層黨員發展工作正面臨著一系列深層次的挑戰與問題。首先,基層黨組織的地位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部分企業領導層對黨建工作的重視程度不足,導致“重業務、輕黨建”的現象普遍存在。這不僅體現在資源分配的傾斜,還反映在對黨建工作制度和機制建設的忽視。基層黨組織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方面未能充分發揮作用,黨建工作責任制執行不力,部分基層黨務干部素質能力與新時代要求不匹配,這些問題嚴重制約了國有企業整體黨建工作水平的提升。
一些基層黨組織將黨建工作視為負擔,采取形式主義的方式應付上級檢查,忽視了黨建工作的實效性和創新性。這種現象不僅浪費了有限的資源,也損害了黨員的積極性和黨組織的公信力。此外,基層黨建工作的載體單一、手段不夠有效,未能將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導致“兩張皮”現象依然存在。
在認識層面,一些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對黨建與生產經營融合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將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割裂開來,未能認識到兩者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關系。在機制層面,缺乏有效的機制保障,黨建與生產經營融合的考核評價機制不健全,導致黨建工作難以與業務工作有效銜接。在實踐層面,一些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在具體工作中缺乏創新,未能將黨建工作融入生產經營的具體環節,導致黨建工作難以轉化為企業發展的實際動力。
當前,基層黨組織班子呈現“業余化”現象,黨務干部呈現“兼職化、邊緣化”問題。這不僅降低了黨建工作的專業性和規范性,也影響了黨建工作的質量和效能。基層黨務工作者素質亟待提升,特別是在黨風廉政建設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面對這些問題,國有企業需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強基層黨建工作的制度建設,建立健全基層黨支部的組織生活制度和工作制度。同時,建立黨建工作績效考核評價機制,將企業生產經營和改革發展情況納入“述評查考用”一體化體系,量化細化黨建服務生產經營的考評指標,形成黨建工作和生產經營業務同向發力的鮮明導向。此外,加強黨員教育管理,通過創新黨員教育管理方式,優化黨員發展流程,提升黨員參與企業決策和經營活動的能力,激發黨員的參與熱情和創新活力。最后,切實加強基層黨務干部隊伍的建設,提升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黨務工作者抓黨建工作的專業水平,探索推動基層黨務干部專業化、職業化,以適應新時代黨建工作的需求。
在深入剖析基層黨員發展工作面臨挑戰的同時,本節著重探討影響基層黨員發展工作的關鍵因素,旨在為后續對策設計提供理論支撐。通過對國有企業基層黨建的現狀與挑戰的分析,我們可以將影響因素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組織文化是基層黨員發展工作的無形推手,它塑造了黨員的行為準則和價值觀念。在一些企業中,傳統的組織文化可能導致黨員對黨建工作缺乏主動性和參與感,限制了黨員的發展潛力。與此同時,領導力的強弱直接影響到基層黨建工作的方向與成效。優秀的領導者能夠以身作則,通過示范作用激發黨員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而領導力的缺失則可能導致黨建工作流于形式,缺乏實質性的推動。
制度環境是基層黨員發展工作的基石。缺乏健全的黨建工作制度,如黨員教育、考核、激勵機制,往往會導致黨員發展工作缺乏規范性和系統性,難以形成穩定的預期和持續的推動力。同時,機制建設的滯后,如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融合的機制、黨員作用發揮的平臺等,也是制約基層黨員發展工作的重要因素。
基層黨員發展工作需要充足的資源支持,包括資金、人力、信息等。資源的合理配置能夠為黨員提供成長和發展的機會,而資源配置的不均或不足,則可能削弱黨員的積極性和黨組織的凝聚力。特別是在新時代背景下,企業應更加注重黨建資源的投入,通過創新資源分配方式,確保黨建工作的順利開展。
黨員的素質和能力是基層黨員發展工作的核心。高素質的黨員隊伍能夠有效推動企業改革與發展,而黨員能力的不足則可能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因此,加強黨員教育管理,提升黨員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是提升基層黨員發展工作效能的關鍵。
黨建與生產經營的融合度是衡量基層黨員發展工作實效性的重要指標。融合度高,意味著黨建工作能夠有效促進企業業務發展,反之則可能造成“兩張皮”的現象。同時,創新性是推動基層黨員發展工作持續進步的動力。在新時代背景下,企業應鼓勵黨員創新思維,探索黨建工作的創新模式,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內外部環境。
要注重黨員的綜合素質提升,定期開展理論學習、技能培訓和實踐鍛煉,確保黨員隊伍不斷適應企業發展的需求。同時,優化黨員發展流程,確保流程的公開透明,增強黨員發展的規范性和公信力。此外,應創新黨員教育管理方式,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如智慧黨建平臺,實現黨員教育的個性化和精準化。
建立健全黨建與生產經營融合的機制,將黨建工作深度融入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打破“兩張皮”的現象。通過設立黨員責任區、黨員示范崗等,激發黨員的參與熱情和創新活力,讓黨員在企業改革、技術創新、市場開拓等方面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企業需要提升黨務工作的專業化、職業化水平,選拔一批思想好、能力強、對黨建工作有熱情的同志,配齊黨務干部隊伍,同時加強黨務干部的培訓工作,提升其抓黨建工作的專業水平。探索推動黨務干部的職業化,確保有專人專職從事黨務工作,增強黨建工作的穩定性和連續性。
將黨建工作與企業生產經營和改革發展情況掛鉤,量化細化黨建服務生產經營的考評指標,形成黨建工作和生產經營業務同向發力的鮮明導向。通過考核評價,激勵黨員干部提高服務發展、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能力,推動黨建工作的實效性和創新性。
鼓勵基層黨組織根據企業實際和黨員需求,開展形式多樣的黨建活動,增強黨建工作的吸引力。通過創新載體和手段,將黨建優勢轉化為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實現黨建與生產經營的深度協同。
建立健全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強黨員的紀律教育,完善預防和懲治腐敗的機制。通過黨風廉政建設,營造風清氣正的企業環境,為黨建工作的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提升企業中基層黨員發展工作的實效性和創新性,需要企業從黨員教育管理、作用發揮、黨務干部隊伍建設、考核評價機制、基層黨組織創新與活力、黨風廉政建設等多個方面綜合施策。通過這些措施的實施,不僅能夠提升基層黨員發展工作的效能,也能促進企業黨建工作的深入發展,為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單位:山西五建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