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是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保障。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西部金融中心,要緊緊圍繞“416”科技創新布局和科技創新“1458”工作體系,加快健全科技金融服務體系,促進科技與金融雙向賦能,推動“科技—產業—金融”高水平循環。
聚焦科技創新需求,提升政策聯動效能。主動適應國內外科技金融發展規律和趨勢,健全科技金融服務政策框架和政策體系,圍繞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術等重點科技領域發展需求,突出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知識產權等關鍵環節,為各類科技型企業提供多領域、多層次的金融服務體系。健全科技金融領導機構,明確金融、科技、財政、稅務、市場監管等職能部門任務分工、工作職責,科學制定科技金融總體規劃、發展目標、工作內容及保障措施。突出科技型企業市場主體地位,推動金融機構有效融合科技企業平臺,實現政府、企業、科研院所等主體功能聯通、信息共享、資源融合。加快征信體系建設,持續完善科技創新信用增加機制,完善增信、擔保及再擔保體系,健全科技型中小企業風險補償機制。堅持創新包容審慎監管理念,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和破除隱形壁壘,嚴格規范各類執法行為。
健全科技金融生態系統,增強服務有效性。加快發展政府產業引導基金,科學布局基金規模和產業投資分布,合理設定績效考核和風險容忍度,加強職業經理人隊伍建設,提升專業化、市場化管理水平。加強政府產業引導基金與各類外部創業投資機構聯動發展,創新發展模式,增強跨周期、逆周期的示范引領作用,提振市場各方信心。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本、民間資本參與科技金融實踐,暢通“募投管退”各個階段,通過引育培等手段大力吸引國內外各類天使基金、私募股權等機構來渝參與科技型企業投資。以“千里馬”計劃為抓手,有效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持續推動各類行業骨干中的科技型企業分產業、分層次、分梯隊在主板、新三板、創業板、科創板等上市發展,增強科技型企業發展動力。以中新(重慶)金融合作、渝港金融合作等為依托,深化國際科技金融合作基礎,積極吸引外資,提升科技金融國際合作能力。
加快產品服務創新,激發市場發展活力。推動金融機構“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實踐創新,圍繞不同產業、不同類型的科技型企業,健全全周期全鏈條科技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推動銀行、保險、證券、基金等金融機構融入科技創新體系,圍繞科技研發概念驗證、產品測試、商業轉化、市場推廣等不同階段,創新“股、貸、債、保”等一體化解決方案,形成接力式、個性化的科技金融產品服務矩陣。深化科技保險試點城市創新,圍繞科技產業分布,吸引保險資金、養老基金等長期資本、耐心資本,大力豐富科技活動險、成果推廣險、知識產權險等重點領域產品服務,創新特色科技保險服務解決方案,促進政府、企業、金融機構等構筑多領域、多角度的風險保障體系,有效抵御各類不確定因素。
作者:重慶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