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重慶市梁平區雙桂街道,平安法治辦公室主任鄧佳萍的手提包里永遠裝著兩件“寶貝”——一本紙張泛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一本密密麻麻記錄著安全生產檢查情況的手冊。
就算外出參加學習時,鄧佳萍也始終隨身攜帶這兩件“寶貝”,在高鐵車廂里,或是在培訓課間隙,總能看到她一邊翻閱法規條文,一邊通過電話遠程處理突發事件。
“應急工作容不得半點松懈,每個細節都可能關乎群眾安危?!编嚰哑颊f。2023年3月11日那個驚心動魄的中午,則為她的職業警覺寫下最佳注腳。
當日13時許,正在家中午休的鄧佳萍接到雙桂街道帝豪商業區一店主緊急來電,稱電梯及樓道內彌漫著刺鼻異味。面對突發情況,她瞬間清醒:“商業區人流密集,必須第一時間消除安全隱患?!编嚰哑剂ⅠR起身,抓起外套就趕往現場。她一邊小跑,一邊通過電話向領導匯報情況。
剛抵達商業區外圍,刺鼻的氣味便撲面而來?!笆侨細庑孤?!”憑借多年積累的經驗,鄧佳萍迅速判斷出險情,并立刻啟動了應急響應機制。她連忙組織工作人員封鎖各層通道,同步開始疏散群眾,同時聯絡區級相關部門請求支援。片刻間,6個區級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火速集結,物業風機系統全速運轉,專業檢測設備陸續進場……在多部門的聯合行動下,聚集的可燃氣體被快速驅散,一場潛在的燃爆危機被遏制在萌芽狀態。
當最后一家商戶完成安全隱患排查時,夜幕早已降臨。望著眾多商鋪重新亮起的燈火,鄧佳萍緊繃的神經終于放松了些。這樣的場景對她而言并不陌生——自2019年10月轉戰應急崗以來,這個曾經的“門外漢”已磨煉成沖鋒前線的“安全衛士”。面對全新挑戰,她以“歸零心態”埋頭苦學,研讀專業法規、請教資深前輩、走街串巷摸排隱患,用腳步丈量出轄區的“安全防線”。
“守護安全,服務人民,再辛苦也是值得的!”鄧佳萍說,在今后的工作中,她將始終堅持為民排憂解難的初心,依托“141”基層智治體系,更好地守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平安梁平建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