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鵝既不是魚類,也不是兩棲類或爬行類,它們是鳥類,一種能在海里游泳卻不會飛的鳥類。它們的翅膀演化成適合游泳的槳葉狀,腳趾間的蹼適合潛水、游泳。企鵝之所以屬于鳥類,是因為它們跟鳥類一樣有羽毛,能生蛋,且都是恒溫動物。在我們印象中,企鵝生活在南極,靠厚厚的脂肪適應極寒環境。但有一種企鵝生活在赤道附近的科隆群島上,它就是加島環企鵝。

加島環企鵝難道不熱嗎?實際上,有一股寒流從南極出發一路向北,經過科隆群島,把極地的涼爽帶到了赤道附近。可不管怎么涼爽,加島環企鵝仍需要克服一個問題——高溫。為此,它使出了渾身解數。
◆體形變小
加島環企鵝體長約50厘米,體重約2.5 千克,不像帝企鵝那樣身軀龐大。變“小”的好處就是吸收熱量的表面積比一般的企鵝更小。
◆“宅”在家里
加島環企鵝在繁殖期會“宅”在涼爽的火山石洞穴里,這樣既能避暑,還能產蛋。剛孵出的小企鵝自帶“防曬衣”——能夠抵擋陽光直射的絨毛。
◆白天游泳
加島環企鵝一到白天就會潛入海中嬉戲和覓食,直到太陽落山才會上岸,回到巢穴中。
布氏鯨、藍鯨、抹香鯨、座頭鯨、虎鯨、白鯨等,它們雖然都生活在水中,但并不屬于魚類,而是跟我們人類一樣,屬于哺乳類。哺乳類最大的特點就是不產卵、不生蛋,而是直接生寶寶,寶寶靠媽媽的母乳喂養長大。雖然鯨類跟我們常見的哺乳動物(貓、狗)不同,但它的祖先“巴基斯坦古鯨”是用四條腿在陸地上跑的。
大型鯨類一度被認為在中國大陸沿海已經絕跡,但經過多年的考察與探尋,科學家終于確認廣西北海潿洲島海域是我國境內近海已知的大型鯨類唯一的穩定棲息地和捕食場所。布氏鯨是目前已知唯一穩定在中國海域生活的大型鯨類,經過連續7 年的監測,南京師范大學布氏鯨研究團隊確認潿洲島的布氏鯨識別個體已超過70 頭,為全球最大的近岸小型布氏鯨群體。
想看大型鯨捕食的壯觀場景嗎?去廣西潿洲島吧!每年9 月至次年4 月會有數十頭布氏鯨來到潿洲島海域。布氏鯨為什么唯獨青睞潿洲島呢?原來,布氏鯨是因為每年產子而洄游到潿洲島海域的。這里不僅有足夠的水深,食物來源也有保障,而且沒有它的天敵虎鯨。因此,潿洲島海域就成了這些布氏鯨的理想棲息地和繁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