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說以2025年作為節點,此前的AI應用尚停留在淺層交互層面,那么通過本屆AWE則展現了AI技術對家居產品本質的重塑。隨著行業熱度持續上漲,以及AI家居市場被普遍看好,跨界入局者正成為攪動行業格局的鯰魚,大量企業的跨界擴張為沉悶的傳統家電市場注入了活力。當前,場景化智能逐步深化,AI正在從單一功能轉向全域協同,健康與個性化逐漸成為產品核心價值。
從市場層面來看,華為、小米等科技企業攜通信技術優勢布局全屋智能,九陽母公司JS環球生活通過收購SharkNinja構建清潔電器生態,新能源汽車企業蔚來也展示了車家互聯解決方案。“破界融合”的行業發展趨勢讓各方資源互補更為高效,極大縮短了相關產品的研發周期,技術轉化應用更為流暢,由此催生出的一系列新產品形態讓人眼前一亮。據奧維云網統計,2024年跨界企業推出的智能家電新品占比達37%,較3年前提升21個百分點,其中小家電企業的創新貢獻率高達64%。
事實上,技術深化的核心在于AI模型的進化迭代。在科研一線,傳統神經網絡正在被多模態大模型取代,這讓很多企業在產品研發領域開始調整方向。以美的此次展會展出的M-Smart 3.0系統為例,它能同時處理視覺、語音、觸覺等6類傳感信號,決策準確率提升至92%。而更深層的變革發生在產品定義層面,海爾卡薩帝冰箱就通過分析用戶飲食習慣自動生成健康方案,科沃斯掃地機器人在構建房屋3D模型時同步識別材質磨損程度。
可以說,各大企業之所以如此重視產品的智能化融入,讓產品價值重心從硬件參數轉向場景體驗,就是因為企業決策層充分意識到,在競爭持續升級的家電市場,產品必須從“被動響應”轉化為“主動服務”,去主動學習和了解消費者的生活習慣和需求,提供貼心和個性化的定制服務,才能真正具備核心競爭力,征服用戶心智。


從根源來看,AI智能家電創新的背后,實則是消費需求帶來的深刻轉變。尤其是Z世代新興消費群體的崛起,直接帶動AI家電黃金時代的到來。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調研顯示,76%的消費者愿意為健康功能支付30%以上的溢價,而在Z世代群體中,62%的消費者將“個性化體驗”列為購買決策首要因素。相對于傳統家電,AI智能家電擁有“千人千面”的服務能力,足以重塑消費者對家電產品的價值認知。而在這股創新浪潮下,家電設備不再是冷冰冰的工業品,而是懂得呵護家庭成員健康的“生活管家”,真正融入億萬家庭的生活之中。
無論是傳統家電品牌,還是跨界進入賽道的科技巨頭,在智能家電技術變革的背景下,處于行業頭部的龍頭企業紛紛圍繞場景革命,展開了在生態化競爭下的創新實踐。可以說,這種行業發展趨勢,恰恰體現了AI對家電產業發展底層邏輯的重構。
以 海爾三翼鳥為例,“空間即服務”的場景進化理念被展現得淋漓盡致。在室內智慧場景下,用戶只需語音就能控制全屋家電。三翼鳥基于Uhome大模型能力,對智家大腦進行了AI感知、AI語音、AI視覺的全面升級,并為用戶配備了家庭服務管家——小優智能體,能通過類人化的智慧能力,讓家變得能聽、會看、會感知、會思考。比如,三翼鳥會學習用戶日常用水習慣、預測未來用水需求,下次主動調節熱水器加熱時間和溫度;三翼鳥能自動監測家電設備狀態,如有異常或服務需要,會通過App引導用戶;抽油煙機可以幫你看鍋;冰箱能知道你拿出來和放進去了什么物品,并提醒你食材保質期;空調還能在梅雨天感知空氣濕度,提前除濕……未來,三翼鳥還將不斷開放生態,與更多生態方一起,為用戶共創更豐富、深層的智慧生活體驗。
添可食萬天工則借助AI 重構廚房生產力。 品牌推出的智能料理機,將AI技術深度融入中式烹飪的復雜流程,實現了自動投料、自動攪拌、自動翻炒、自動洗鍋的一站式智能服務。就以烹飪環節而言,中餐本身注重食材與配料的精確配比,而設備內置的味覺傳感器可實時分析200種風味物質,配合運動控制算法精準控制火候。其突破性在于建立了涵蓋八大菜系的數字味型庫,通過遷移學習技術將名廚經驗轉化為可復制的參數指令。可以說, 添可食萬天工不僅實現了人力成本的有效控制,更是為廚房智能化提供了新思路。


華為九牧智慧衛浴聚焦健康數據的價值閉環。 其推出的智能浴室系統,進一步展現了跨產業協同的創新可能。華為九牧智慧衛浴空間可支持提前預排冷水,用戶洗完澡后,窗戶會自動打開,排氣扇也會啟動,電熱毛巾架開始為毛巾烘干,浴室柜默默開啟除霧,一系列智能服務既高效又貼心,真正讓用戶體驗到家居生活的便捷和愜意。特別是在突出智能價值環節,系統自帶的智能鏡柜通過毫米波雷達監測體態變化,浴缸根據心率數據調節水力按摩模式,馬桶的尿液檢測模塊可篩查12項健康指標。所有數據經鴻蒙系統加密處理后,既可生成個性化健康報告,又能聯動社區醫院提供遠程問診服務。這種“硬件+數據+醫療”的生態構建,讓衛浴空間轉變為家庭健康管理的核心節點。


AWE2025揭示的三大趨勢預測了未來智能家電行業的發展方向。第一,設備智能化向空間智能化升級,單個產品的AI算力將被分布式邊緣計算取代;第二,隱私計算技術的成熟破解數據共享難題,為跨品牌和跨產品互聯掃清障礙;第三,適老化改造和個性化服務成為新藍海。
從智能家居的發展趨勢來看, 當AI技術足夠成熟時,智能家居將進入“隱形智能”階段,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改變人類的生活習慣和方式,而這種“科技隱身”背后,是產業對用戶體驗的終極追求。正是因為家居產品借助高度智能化,實現了從“功能載體”向“服務主體”的范式轉換,人類不再需要喚醒詞或手動設置,智能系統如同空氣般自然存在卻不可或缺,這也揭示了智能家電的終極形態——科技褪去炫技的外衣。可以說,智能家電將徹底化作家居空間的“第六感”,在無聲處守護生活的本真美好。
再從智能家居產業的演進軌跡來看,從“技術驅動”轉向“需求引領”,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品牌開始高度重視用戶的場景化和個性化服務,而行業面臨的挑戰同樣不容忽視。尤其是在“全屋智能”領域,不同品牌間的協議壁壘導致互聯互通受阻,頭部企業建立的生態閉環可能形成新的壟斷。此外,在信息數據安全問題頻發的當下,過度依賴云端算力帶來的安全隱患亟待解決。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行業標準與法規的同步完善,而工信部正在制定的《智能家居互聯互通標準》或將成為破局關鍵。
整體而言,AI智能家居時代帶來的這場變革不僅關乎技術突破,更指向人類生活本質的回歸。可以預見,當各方協作圓滿解決行業發展面臨的各種痛點和難題,當家居空間真正擁有感知與溫度,科技終將成為托舉美好生活的無形之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