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沈從文在上海中國公學教書。他發現,一名學生經常曠課并屢教不改,是個典型的刺頭。
后來了解到,這名學生從小養尊處優,平時散漫慣了。雖然老師沒少教育他發奮讀書,但這樣的說教對他來說,是不起一點作用的,而且優越的家庭條件,讓他顯得十分傲慢。
沈從文打聽到,這名學生喜歡看木偶戲,多數曠課是去看木偶戲了。沈從文心里有數了,決定換一種方式教育這名學生。
這一天,學生再次曠課去看木偶戲后。沈從文把他叫到了辦公室,問他去哪里了。學生倒也坦誠,直接說去看木偶戲了。沈從文頓時眼前一亮,問他:“你也喜歡看木偶戲嗎?”學生點了點頭。沈從文隨即講起自己小時候逃學看木偶戲的事情,兩人聊著聊著,便聊到一起,談論了經典木偶戲的劇情,又各自談論了對木偶戲的看法,一直聊到很晚。
快結束時,沈從文意味深長地對他說:“現在中國的木偶戲特別需要傳承,可社會沒有這個責任。如果你喜歡它,你就去做吧。我看,從你目前對木偶戲的理解,你將來應該大有可為。不過,從現在開始就得好好學習,打牢文化基礎,將來才能搞些研究。”
學生聽完,立即站起來對沈從文說:“老師,我一定要光大我們中國的木偶戲,你看我的行動吧。”說來也怪,這次談話后,學生變化很大,學習越來越自覺。
沈從文對待這名學生所嘗試的另一種教育方法,讓沈從文感觸頗深。后來他曾專門提起這件事,強調說:“一個人的成功,最初的激發啟蒙非常重要,建立一種責任和自信,對他們來說,太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