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季收藏市場收官之際,趙涌在線一季度成交數據出爐,揭示了郵幣領域的“明星品種”。從傳統郵品到珍稀紙鈔,再到現代貴金屬幣,市場熱度持續分化,高品相、稀缺性及歷史價值成為主導價格的核心因素。
郵品板塊仍是由經典題材領跑,注重品相為王,紀94M《梅蘭芳》型張新票以13.068萬元成交,憑借源泰V F 95認證的頂級品相,成為郵品成交榜首。清紅印花當壹分15連新票則以罕見的大口壹版式及名家舊藏背景,創下7.548萬元高價,印證了清代稅票的收藏潛力。此外,“文”字郵票強勢回歸榜單,凸顯紅色題材的持久生命力。
再看紙鈔板塊,老版人民幣收藏市場持續升溫。第二版人民幣“大黑拾”以27.216萬元領銜,第三版“棗紅1角”以25.056萬元緊隨其后,可見“老精稀”品種一騎絕塵。大明通行寶鈔壹貫以11.1萬元成交,則展現了其在古代寶鈔中的穩固地位。
現代金銀幣板塊的市場行情受國際黃金、白銀價格波動影響較大,不少幣種價格創出新高,具有特殊文化屬性題材及發行時間較早的精制幣更受青睞。1993年馬可波羅5 盎司精制金幣(NGCP F69)以33.12萬元領跑,孫中山“天下為公”1盎司精制金幣、徐悲鴻誕辰100周年精制銀幣等名家主題品種也表現亮眼。
在業內人士看來,當前市場正從“普品集藏”向“精品投資”轉型。隨著春拍季落幕,下面這些成交數據或為下半年市場風向提供重要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