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宜興這片充滿溫情的土地上,在新經濟新就業群體中,有一群人,她們以奮斗為筆、以熱忱為墨,在“三新”領域的卷軸上描繪出一幅幅絢麗多彩的畫卷。她們在各自崗位上發光發熱,用智慧和汗水詮釋著新時代女性的擔當與風采,為宜興發展注入強大的“她”力量。
凝聚“她”力量,建強組織促發展
“從紫砂課堂到AI講座,這里既是文化空間,更是成長驛站。”顧濤不僅是丁蜀鎮蜀山古南街“蠡河濤聲”文化空間的主理人,還是宜興市古南街文創園區婦聯主席。在她的籌劃下,這個二百多平方米的文化空間,全年要舉辦以賦能女性為主題的各類文藝展覽、女性閱讀活動二十余場,成為古南街新業態女性的精神家園。
圍繞服務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中的女職工,2023年以來,宜興市婦聯創新舉措,全力賦能新女性成長。兩年多來,全市已建成包括宜興市古南街文創園區婦聯、無錫市石材行業婦聯、國合環境高端裝備制造基地婦聯等四個省級“三新”領域婦聯組織建設試點在內的一百余個“三新”領域婦聯組織。在婦聯組織紐帶作用下,精心打造了“蠡河濤聲”文化空間、陶都木蘭分享會等女性成長賦能公共平臺,為社會發展貢獻巾幗智慧和力量。

哪里有婦女群眾,哪里就有婦聯組織和帶頭人。借助“三新”領域婦聯組織,一批巾幗先進典型成長起來,她們結合各自特長,為身邊婦女兒童提供貼心幫助。2024年成立的無錫市石材行業婦女聯合會,聚焦在江蘇省華東石材市場工作的流動女性實際需求,先后設計了九個服務項目,解決其工作、生活、家庭、育兒等問題,獲得廣泛好評。在官林鎮,宜興電線電纜產業婦聯成立后,鏈接了一批公益巾幗教師、心理咨詢師等專業女性,定期開展女性成長、婦兒權益保護、暖心關愛等特色服務,增強了女職工的歸屬感和凝聚力。
展示“她”風采,創新創業勇擔當
走進位于丁蜀鎮的江蘇省陶瓷研究所PTC熱敏陶瓷車間,自動化生產線正以每秒5片的速度“吐”出精密元件。“這片2平方厘米的陶瓷基片,耐溫性能國際領先。”負責人邱晨自豪道。雖然還不到40歲,但她已組織和參與各類科研項目十幾項,開發新品六十余種并應用于新能源、半導體領域。邱晨是宜興市婦聯通過“巾幗科創之星”尋訪活動發掘的優秀女科技工作者之一。如今,她已成為江蘇省陶瓷研究所有限公司婦聯主席。
近年來,宜興市各級婦聯通過一線調研、片區座談,精準聚焦民宿經濟、文旅融合等鄉村振興領域,發掘“三新”優秀女性兩百余人。其中,三十多名女能手在市女企協換屆、女性人才創新創業賦能行動推進會等活動中脫穎而出,被吸納進市巾幗創新創業聯盟,成為巾幗創新創業的中堅力量。例如,環保新能源產業鏈婦聯的徐靜,作為遠東復合技術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專注電線電纜研發二十四年,累計獲得授權專利169項,帶領團隊開發新產品、新技術116項,12項產品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電商直播行業婦聯的李鎰嘉在鄉村振興的舞臺上大顯身手,帶動鄉親們共同致富,通過直播的小窗口走出一條茶文旅融合發展的新路子;巾幗新農人聯盟的周婷將小作坊發展成現代化工廠,帶動周邊婦女就業……她們在經濟發展的浪潮中勇立潮頭,在鄉村振興的舞臺上綻放光彩,在社會服務的領域中貢獻力量。
無私“她”奉獻,幫扶關愛暖人心
愛心媽媽隊伍在宜興已發展二十多年,累計為幫扶對象提供結對物質幫扶超700萬元。在此基礎上,去年,宜興市婦聯深入實施“陶都微愛”愛心媽媽陪伴計劃,組織愛心媽媽與困境兒童一對一精準結對,開展家訪、節日慰問、親子活動等,“三新”領域的婦女群眾也積極參與其中,散發著新領域的溫暖與力量。
鵝洲女企業家俱樂部的潘阿華,三十余年樂善好施,捐資助學數百萬元;90后社會媽媽、環保新能源產業鏈婦聯的丁文洋參與籌劃“童舟共濟”婦女微家項目,帶動更多新生代女企業家為困境婦女兒童獻愛心;紫砂行業婦聯的吳奇敏大師發揮鄉土人才領頭雁作用,幫助兩百余名女大學生創業就業;巾幗新農人王玨每到節假日就帶著家人一起到敬老院為孤寡老人送上節日慰問品……她們如同一個個愛心“細胞”,活躍在宜興的每一個角落,為需要關懷的人們送去溫暖和希望。
圖片由宜興婦聯提供
編輯 吳元梓 11594923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