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日本零售數據分析機構 BCN+R 最新報告顯示,緊湊型相機市場正展現出強勁的復蘇態勢。自 2024 年 11 月以來,緊湊型相機銷售額同比實現兩位數增長,截至 2025 年 2 月,在整體相機市場中占據 71.0% 的銷量份額,銷售額占比達 37.8%。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自 2024 年夏季以來,可換鏡頭相機的銷量持續同比下滑,盡管其銷售額仍占據市場 60% 以上的份額。
這種市場分化現象的出現并非偶然。BCN+R 的分析指出,全球通貨膨脹壓力,疊加美國等國家加大關稅力度的政策影響,正在抑制高端可換鏡頭相機的市場需求。最初僅影響中國市場的關稅政策,現已開始波及包括日本在內的全球相機產業鏈。在經濟壓力下,消費者對相對實惠的緊湊型相機的需求反而顯著提升。
面對市場變局,各大相機制造商正在積極調整產品策略。佳能已在 2025 年 CP+ 展會上宣布謹慎增加緊湊型相機的產量。富士始終保持著緊湊型相機產品線,而松下亦選擇重返這一市場。更值得注意的是,各廠商正在推出新一代混合型緊湊相機,以滿足當代內容創作者的多元需求:索尼推出的 ZV-1 II 視頻博客相機,在傳統緊湊型相機基礎上強化視頻功能,佳能新款 PowerShot V1 瞄準內容創作市場,尼康推出 Coolpix P1100 超級變焦相機,以 24-3000 毫米的等效焦距提供智能手機無法企及的拍攝體驗。

然而,相機制造商面臨著供應鏈調整的嚴峻挑戰。多年來,由于智能手機的沖擊,眾多廠商已大幅削減甚至停產緊湊型相機。重啟生產線需要時間,且調整產能并非易事。這種供需錯配可能導致短期內緊湊型相機供不應求的局面。


更深層的問題在于,當前的市場分化是否具有持續性?強需求反彈已經結束,高端可換鏡頭相機作為相機公司利潤重要來源的地位可能面臨挑戰。而一旦緊湊型相機供應逐漸滿足當前需求,消費者偏好是否會再次發生轉變,這些都是需要密切關注的問題。
相機市場正經歷著一場深刻的結構性變革。在智能手機持續進化的背景下,專業攝影設備與便攜攝影設備的界限正在重新定義。對于相機制造商而言,如何在保持高端市場競爭力的同時,快速響應緊湊型相機市場的復蘇需求,將是決定其未來發展的關鍵。而對于消費者來說,這種市場分化帶來了更多元的選擇,也預示著專業攝影器材市場可能迎來新一輪的變革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