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勛一直在努力實現《星際迷航》中瓦肯人的心靈融合——讓員工的思維與他自己的思維完全融合。他在向公司其他人展示他的思考過程時,最喜歡的工具就是白板。
黃仁勛對白板的偏愛不同于美國其他公司的內部交流方式,后者通常會通過一系列PPT呈現信息,觀眾往往會不加質疑地接受。黃仁勛一直討厭這種會議的靜態性,幾乎沒有機會協作或深入地討論議題。
黃仁勛會在白板上勾勒出如何組織特定市場,如何加速特定產品的增長,以及特定案例中涉及的軟件或硬件技術棧。他的白板創造了一種特殊類型的會議——專注于解決問題,而不是回顧已經完成的事情。“當黃仁勛加入會議時,他會從最重要的問題開始,然后逐步解決其他問題。”英偉達全球現場運營負責人杰伊·普里說。
白板會議是英偉達的常規實踐。公司目前主要的兩棟總部大樓——奮進號和旅行者號,就是按照鼓勵協作的方式設計的。每棟大樓都有一個完全開放的工作空間,幾十個會議室里都有滿墻的白板。公司希望各個級別的員工都盡可能多地使用這些白板。
例如,每個季度,黃仁勛都會在一個大型會議室里召集幾百名英偉達的總經理開會。每位總經理都必須走到會議室的白板前,討論各自的業務。總經理要用白板講述他們的業務情況,解釋他們的工作,并面臨對他們基本假設的挑戰。黃仁勛坐在第一排,其他高管坐在他旁邊,他會向站在白板前的人提出詳細的問題,這些問題通常需要在白板上進一步討論。
黃仁勛將季度業績視為最終計分卡,為幾個月或幾年前做出并實施的決策打分。他希望每個人不斷深思他們當時為何能夠做出更好的決策,以及他們將如何利用這些經驗在現在和未來做出更好的決策——尤其是涉及分配資源和制定戰略時。即使業績數字很好,他也希望人們保持進取。
白板會議可以幫助高管提煉出事物的本質。他們都從一個空白的白板開始,他們必須忘記過去,專注于現在的重要事項。“每次會議都是圍繞白板開展。”英偉達前高管大衛·拉戈內斯說,“這是一次互相交流。在你使用白板時,黃仁勛會走到另一塊白板旁寫下他的想法。他想看看你的理解和你的思考方式,從而調整自己的想法。”
會議結束時,黃仁勛會總結團隊在白板上激發出的新想法,以確保在方向或職責上不會有任何誤解。
黃仁勛對英偉達盛行的白板文化并不感到稀奇,即使這種溝通方式看起來像是一種倒退的選擇。“我們必須使用白板,因為我沒有投影儀,沒有電視,不喜歡PPT,所以我們只是交流和畫圖。”他聳聳肩說道。
但這背后的意義不止于此。白板迫使人們既嚴謹又透明。它要求人們每次站到白板前時都從零開始,因此必須盡可能全面地、清晰地闡述自己的想法。當有人沒有想清楚,或基于錯誤假設進行邏輯推理時,這一點就會立即顯現。因為這與PPT演示不同,PPT演示可以通過漂亮的格式和誤導性的文字隱藏不完整的思路。但在白板上,這些無處可藏。而且當你完成展示后,無論你的想法有多么精彩,你都必須把它們擦掉,然后重新開始。
英偉達成為一家成熟的公司,并不只是因為其收入規模、內部結構,以及員工的集體智慧。當黃仁勛學會如何持續地讓組織遠離內部政治導致的功能障礙和混亂時,它就變得成熟了。通過諸如直接公開反饋、“五大事項”電子郵件,以及在白板上而不是在PPT上展示想法等機制,英偉達為員工提供了強大的武器,使他們能夠在不斷追求準確性和嚴謹性的過程中,對抗群體思維和惰性。正是這些運營原則使英偉達能夠迅速行動,抓住新機遇。
(摘自《英偉達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