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柳州上汽汽車變速器有限公司在售后端發現變速器漏油。通過對售后市場的變速器拆解分析,發現因操縱蓋總成漏油31臺,占返廠比例的 36.5% ,成為影響變速器售后質量的主要問題之一。
操縱蓋漏油原因分析
對售后市場返回的變速器行駛里程統計、故障件拆解確認、制造現場裝配環節排查、設計端排查及零件檢查等方面進行分析如下。
1.行駛里程統計
對漏油的操縱蓋行駛里程統計發現,主要為短里程失效,行駛里程集中在 ,共有21臺,1000km 以內6臺。生產日期集中在2023年11月,收集的10臺斷點后總成中有9臺的生成日期為2023年11月,操縱蓋漏油位置主要集中在油封壓裝孔位置。
(單位:mm)
3.制造現場裝配環節排查
(1)壓裝設備操縱蓋的油封采用電子伺服壓機完成,壓裝過程中監控過程力( 0.2~5kN, )的變化,以停止力作為壓到信號(8kN,油封壓桿壓到操縱蓋平面進行機械限位),壓機可對壓裝進行有效防錯,避免油封壓裝過松和壓裝不到位的情況。如圖4~圖6所示。
(2)壓裝過程把壓裝完選換擋軸承的操縱蓋殼體放置在壓裝底座上,定位方式為平面 兩銷(見圖7),油封套進油封壓桿(見圖8),油封壓桿連同油封一起放置到操縱蓋殼體上,壓桿的定位段與選換檔軸承配合,以保證壓裝的導向(見圖9)。壓機動作,通過壓裝壓桿將油封裝配到位,保壓時間為2s,壓裝過程正常。
(3)工裝設備油封壓桿與選換擋軸承配合后徑向間隙 0.052mm ,選換擋軸承可對油封壓桿有效導向,油封壓桿不會歪斜。
對油封壓桿進行檢測,尺寸合格,油封壓桿可對油封有效定位,油封不會歪斜(見表4)。
(4)過程裝配驗證在殼體與壓裝底座之間的其中一側,放置1個 ?0.65mm 厚度的墊片(見圖10),進行壓裝,壓裝后油封檢查合格。
把殼體故意讓定位銷頂起,進行壓裝(見圖11),設備報警,油封壓裝不到位(見圖12)。
過程裝配驗證發現,薄的異物對壓裝質量影響較小,較大的異物或者放置不對,將觸發過程力監控報定位,不會歪斜,油封壓桿與選換檔軸承配合后可對油封壓裝過程進行有效導向,防止壓裝過程傾斜,壓裝工藝及過程可控,壓裝無脫出的風險。
4.設計檢查
操縱蓋零件圖樣顯示,后殼體表面粗糙度值$R a1.6\upmu\mathrm{m}$ ,油封安裝孔徑25.3 ,操縱蓋總成油封壓裝力 0.2~5kN ,零件測量尺寸符合圖樣標準要求。但油封安裝孔表面粗糙度經與油封供應商多次溝通確認,推薦油封安裝孔表面粗糙度 $\mathrm{\Ra1.6{\sim}R a3.2\upmu m}_{\mathrm{c}}$
5.零件實物檢查
警(未達最小監控位移,過程力超過最小值0.2kN)。電子伺服壓機可對壓裝進行有效防錯,避免油封壓裝過松和壓裝不到位的情況,油封在油封壓桿上可有效對庫存操縱蓋油封孔粗糙度實測,存在兩種狀態: $R a1.6\upmu\mathrm{m}$ 左右和R $_{:a0.05\upmu\mathrm{m}}$ 左右,同時分別取10件樣件壓裝尺寸合格的油封,驗證油封壓裝到位質量,發現表面粗糙度值 $R a0.05\upmu\mathrm{m}$ 操縱蓋油封有壓裝不到位現象(見表5)。
結語
通過對某國產手動變速器漏油問題分析,發現并解決了操縱蓋油封脫出問題,油封安裝孔區域光滑,粗糙度小的有油封未壓裝到位情況,油封易脫出,油封孔處漏油。針對該問題,采取了調整操縱蓋油封安裝孔機加工工藝,增加操縱蓋油封安裝孔粗糙度值$R a1.6\sim R a3.2\upmu\mathrm{m}$ 要求。至此,某國產變速器總成漏油問題得到有效遏制并解決。
參考文獻:
[1]聞邦椿.機械設計手冊第1卷[M].5版.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20.
[2]馬金海,陳三.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M].湖南:湖南大學出版社,2010.
[3]孫恒,陳作模,葛文杰.機械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陳永.金屬材料常識普及讀本[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21.AUTO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