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親是被神化的符號,也是被生活磨損的女人。
當我們告別《世上只有媽媽好》的童謠濾鏡,用成年人的眼睛重新凝視這個最熟悉的人,我們看到,母親不是超人,她只是一個會疲憊、會膽怯的普通人。當我們長大成人,終于看清她眼角的皺紋和笨拙的關心,那些童年濾鏡破碎的瞬間,反而讓愛變得更加真實。
本期特別報道,我們從幾位成年人的眼中,審視、打量、記錄母親。廈門海灘上,她笨拙且手足無措地走進一個編織了幾十年的夢;無人機的鏡頭中,她勞作的身影渺小得讓人心疼;寄宿生活的距離,讓我們習慣了用沉默代替擁抱;而記憶中的點點滴滴,勾勒出一個為生活奔波的女人的種種不易。
這些故事,拼湊出的不是傳統敘事中全能的“母神”,而是一個會疲憊、會怯懦,笨拙地表達愛的真實女性。母親不需要完美,當我們看到這一點,也就踏上了理解母親、與她和解之路:或許我們永遠無法完美地理解彼此,但這并不妨礙愛在裂縫中生長。因為真正的親情,從來不是崇拜完美的“神”,而是擁抱那個會犯錯、會軟弱,卻始終在努力愛你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