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我一直打算養貓,在這件事上我家分為兩個派系:支持派和反對派。
支持派成員是我和兩個孩子。兒子是徹頭徹尾的貓的“迷弟”,我很少見到他對其他事物有如此的耐心和興趣;女兒經常表示,她對一切帶毛的東西都無比熱愛,貓更不在話下。
反對派成員自然是我愛人,她對貓有異于常人的恐懼。
我之所以對養貓已不做過多期待,是因為我們支持派逐漸呈現式微之態。
頭些年兩個孩子的立場還算堅定,能同我一道與反對派分庭抗禮。但經過這么多年,兒子進入“養當然好,但不養就不養”的“佛系”抗爭階段,每次被他媽媽拒絕,也就“唉”一聲了事,況且他已進入初三下半學期,顧不上養貓的事了。
閨女則直接呈現“拆臺”的跡象,在真實接觸貓狗時充分暴露了她葉公好龍的本性,嘴上說喜歡,但真接觸了卻躲得飛快。比如去有貓的朋友家做客,進門前女兒興高采烈地表示要跟貓玩個痛快,但進門后立刻倒戈,表示絕不與貓同流合“屋”。
因而她成了我派的短板,被對手抓住反復嘲諷:“就這還養貓呢?”搞得我十分被動。
鑒于上述情勢,我對養貓已不做打算。但我依舊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一定會有貓的”,得機會就跟我愛人念叨—不能真養,我還不能過過嘴癮嗎?
直到今年年初,我愛人的口風也沒松。
我很理解她。我認識她20多年,她從來沒有主動碰過任何一只貓。很多次她不小心被貓碰到,立刻發出美聲唱法般的高音,發自丹田,渾厚有力,貓和人都被嚇丟半條命。
一個人對某件事物的恐懼可能是天生的,是無法抵抗的,是貫穿一生的。所以我有事沒事地對她叨叨,就是逗樂兒,從沒想到她會在某天突然問我:“要不然,養只貓?”我微笑著回答她:“我看你像貓。”
我當時真的沒有想到,轉機真就這么來了。
二
坦率地講,我個人并不具備改變局勢的能力,只是沾了孩子的光。
兒子初中三年情緒起伏不定,瘋狂跟自己較勁,壓力迅速生長。在這個年紀,他不喜歡聽人說教,也沒有什么釋放壓力的渠道。這就是為什么我愛人咬著牙決定養一只她此生最恐懼的動物的原因,因為她相信,兒子最喜歡的貓可以安撫他。當一個處女座的人定下目標,就會爆發出驚人的執行力。
在我們決定養貓的一個月時間里,她幾乎所有的閑暇時間都在研究貓。從品種到基因,從體格到性格,從習性到飼養,從線下實體店到線上自媒體,甚至從小貓爹媽的長相到貓舍老板的面相,都是她的研究方向。
雖然理論體系建立了,但在執行上難度還是不小。鑒于對貓的感情的特殊性,她首先制訂了兩條個性化選貓標準:第一條,貓的顏值要符合她的審美,足夠高的顏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恐懼心理;第二條,不能太鬧,不能太熱情,不能太大,不能太瘦,不能行動過于敏捷。
按照她的說法,一只完美的貓應該是“就跟沒養一樣”,所以巨大的、長得兇的、愛撲人且哪兒都能躥上去的貓,會直接從名單里被剔除掉;而在好看的、中小型的、不鬧騰的貓里,最后能入選的品種真心不多。
標準確實只有兩條,只不過第二條里面包含著一百條。
我完全支持她的做法—要求越多越具體,才說明人家是來真的。
研究之后她發現,買貓這事遠比想象中水深,因為幾乎一切信息都能造假,只要對方想騙你,你就能分分鐘中招。
我原以為只有人像能修圖,原來寵物照也可以;不但照片可以,視頻也可以修,濾鏡一加,美顏一開,毛色淺三度,眼睛大兩圈,可真到手一看,不亞于網友線下見面“翻車”。就這樣還算好的,有時候去現場一看,跟照片里的壓根兒就不是同一只貓。
寵物市場里,“星期貓”“后院貓”、病貓橫飛。據說還有打“續命針”的,就為了能讓看貓的人在約好的時間里看到活蹦亂跳的貓,帶回去第二天就打蔫。
貓舍里的貓也是良莠不齊,都說是純種繁育,其實“串串貓”很多。很多貓舍以保證貓咪健康為由,不接待隨時看,需要預約,其實是因為照片、視頻里的貓根本就不是他家的,約時間是為了提前從別處取貓。
不負責、瞎養貓的貓舍也不在少數,飼養標準是“不死就行”。有一次我們去一家貓舍看貓,剛一進門,沖天臭氣如同拳頭一般砸在我們的面門上,踉蹌退出,看也不必看了。
最后,在找到那些真正有愛和負責的主人家后,還有一個“人貓互選”的過程。有的貓在照片里看著挺好,但過去跟它一“聊”,發現彼此沒有眼緣,不來感覺,性格不合,想到要共同生活那么多年,實在煎熬,只得作罷。
貓要選,人要挑,以我愛人的嚴謹和高標準,選貓不比相親簡單。
三
王進寶出現得非常突然。
那是一個周末,我們又一次看貓歸來,經歷了兩個多月“相親”無果,大家都有些沮喪。就在想著“緣分不可強求,要不然先放一放”的時候,我愛人刷到一個視頻,看了一會兒叫我過去:“你看看,這里有你喜歡的嗎?”
視頻里,一群小奶貓爭先恐后地向幾個小姐姐“賣萌”。小貓都很漂亮,或伸爪跳躍,或奶聲奶氣,各顯其能,逗得小姐姐們笑著摸個不停。
在這群小貓的后面,有一只小貓看上去更矮小一些,能看出它也在盡力跳躍,但總比其他貓慢半拍,仿佛別的貓生活在5G時代,唯獨它還在用3G網。
因為太過矮小,它擠不到前面也跳不起來,根本沒有被注意到,自然也沒有小姐姐摸它。它只露出半個腦袋,想看清它到底長什么樣,實在為難。直到小姐姐摸夠,走了,群貓散開,它的臉才得以完全露出來:眼睛很大,臉蛋子不小。我也明白了它為什么蹦不過人家,它的4條小短腿兒,短到當它待在原地的時候,你很難分清它到底是站著還是趴著。
別的貓都走了,只有它還一副狀況外的樣子,繼續原地蹦跶,蹦了兩下才發現已經人走貓散。它一臉蒙地停下來思考“貓生”,不明白到底發生了什么,為什么身邊突然變得如此空曠。
而視頻就結束在這里。
整段視頻里,它全身出鏡的時間只幾秒,全程都在狀況外,一副憨憨傻傻的樣子。但如果說我能記住哪只,那就是它了。
我轉頭跟我愛人說:“還真有一只我喜歡的,就是后面傻了吧唧的那只。”
我愛人聽完眼睛一亮:“我也喜歡那只,要不咱們去看看?”
誰能想到,就在這段對話結束后,我突然就有貓了—一只叫王進寶的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