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數據源頭失真,到市場信號扭曲,到產業生態異化,“銷量周榜”與汽車行業自然運營周期特性相背離,引發輿論誤讀、擾亂行業秩序的同時,也加劇了“內卷式”惡性競爭。
近兩年來,國內汽車市場上頻現非官方自行發布周銷量榜單的現象。隨著時間的推移,周榜單影響力逐漸加大,引起諸多爭議爭端,引發輿論誤讀、擾亂行業秩序的同時,對當下的內卷式競爭亦起到了推波助瀾的負面作用,主流車企對此反對與抵制的聲音也越來越多。
為此,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在經過全面的企業調研和充分的行業論證之后,于3月18日正式發出《關于規范企業數據發布的倡議書》,旨在規范數據發布,維護行業公信力,倡導良性競爭,杜絕不當宣傳。在叫停企業發布周銷量榜單的同時,呼吁第三方機構和媒體也響應此倡議。
此舉得到了廣大汽車企業和汽車媒體的認可與支持,這也是中汽協會近年來在行業自律方面推出的網絡好評度最高的一項倡議,這在當下紛雜繁復的輿論生態下實屬難得,也表明了這是對行業而言公認的“一件好事”。
倡議發出后,也不出意外地引來一些負面雜音,比如有網友猜測,是不是哪個品牌自己的數據不好看了,動用通天的手段讓協會“幫忙”了;比如有網民質疑,是不是周榜單動了以月度數據發布為主的中汽協會的利益蛋糕,導致協會出手等等。對于這些富有想象力的猜測,我們可以很負責任地回答:這些都不是,您想多了。
當然,也有些消費者提出正常的疑問:銷量周榜來得更快,透明度更高,能幫助消費者判斷品牌的市場表現,幫助做購買決策,是件好事,為什么要叫停呢?此外,月榜可以,為何周榜不行?
為此,《汽車縱橫》約我寫一篇關于此話題的文章,也算對此做個解答。作為此倡議形成過程的參與者,我把我在倡議發布之前的一次協會與重點企業調研溝通會上的發言略作整理,分享于此。
首先要澄清一個概念,我們叫停的是包含多家企業數據的銷量“周榜”而非自家單一企業的銷量“周報”。企業若自行對外發布自己的銷量數,包括訂單鎖單數據,只要企業自身同意,無論發日報周報還是月報,均無可厚非。我本人到協會工作之前,在車企擔任銷售負責人多年,我們在企業里有自己的銷售日報、周報、月報、季度報、半年報、年度報告以及分區域或車型的各種銷量報告等,這都是企業自身經營管理的需要,均屬正常。我們呼吁禁止的,是企業對外發布包含友商數據在內的銷售周榜,而此數據未得到友商授權或系從非正式渠道獲得。從協會角度和行業層面看,企業自行發布銷售周榜的弊端和危害多多,概述如下:
1. 數據統計周期過短,波動性掩蓋真實趨勢。
汽車銷售存在自然月度周期(如廠商排產、經銷商庫存周轉、需求走勢等),但周數據易受促銷活動、天氣、節假日等短期因素干擾,并不代表企業和行業實際運營節奏,無法全面反映市場真實需求。短期波動不代表長期趨勢。
2. 統計口徑混亂,數據可比性缺失。
車企發布的榜單中,友商的數據來源不具有可靠性和權威性,甚至有周榜選擇性使用批發量、零售量或上險量等對自身有利的數據,口徑不一的數據出現在同一榜單上,數據橫向對比失效,與真實市場表現不一致,榜單淪為“數字游戲”,導致認知混亂,令消費者誤判車型真實市場表現,令投資者誤判車企的市場地位和估值。
3.數據真實性存疑,存在操縱空間。
單周數據可通過集中交付、限時補貼、提前開票甚至集中刷單等多種辦法人為拉高,導致其與實際表現存在偏差,久而久之破壞市場信任機制,導致消費者對行業數據質疑率上升,影響行業公信力。
4. 侵犯企業數據權益,觸碰法律底線。
未經授權使用競品數據,或通過非公開渠道收集并發布企業數據,可能涉嫌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數據安全法》、《網絡安全法》等法律的相關條款,給企業帶來法律風險,導致發數據的企業和被發數據的企業均需額外投入法律資源,應對以上數據引發的糾紛問題,增加企業管理成本,破壞公平競爭環境。
5. 誤導消費者與投資者決策。
銷售周榜利用短期數據制造市場焦慮,扭曲長期價值信號,易導致消費者沖動購車,也易引發資本市場異常波動。
6. 加劇行業惡性內卷,損害長期競爭力。
沖“周榜”會導致企業資源向短期營銷傾斜,重心偏離技術創新和用戶服務的本質,使企業陷入周榜爭奪戰中而加劇價格戰螺旋惡化,導致行業陷入“低水平競爭”,與長期主義經營理念更是背道而馳。
7. 破壞行業數據發布的嚴肅性,使數據娛樂化。
對周榜的追逐,易使銷量數據淪為流量炒作工具,背離汽車工業技術本位。因質疑周榜數據而發生的企業互懟、粉絲罵戰、水軍互黑等事件頻發,嚴重破壞了輿論環境,破壞行業形象,也讓消費者無所適從。“野生”的短期數據泛濫的同時,也轉移走了對官方機構所發月度數據的關注,周數據與月數據嚴重不匹配的亂象更稀釋了行業權威數據的公信力和影響力。
8. 催生灰色產業鏈,為非法牟利提供機會。
銷量周榜的泛濫,逐漸催生了灰色產業鏈,部分經銷商協助車企刷單,形成虛假銷量交易鏈,更有機構或媒體把周銷量作為一個新賽道,積累數據渠道資源,高頻發布收獲流量,并以此引起車企重視,關聯商業合作,形成對自身有利的盈利模式。如此增加了企業預算成本,而并不創造實際價值,對企業和行業發展有害無益。
從以上分析可見,企業或非官方機構自行發布的銷量周榜,從數據源頭失真、到市場信號扭曲,到產業生態異化,已逐漸成為阻礙行業健康發展的“隱形毒瘤”,導致行業數據失真、競爭失序、價值失焦,長此以往,將使企業陷入“價格戰-利潤萎縮-技術停滯”的惡性循壞。若車企以周數據為營銷武器,將以個體的短期流量狂歡,埋下行業的長期發展隱患,在危害行業發展的同時,也必將危害每個企業的發展環境和自身利益。
所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出行業倡議,希望車企積極響應,也呼吁第三方機構和媒體共同響應,停發“銷量周榜”這種與汽車產業長周期、重資產、強協同的運營特性相背離的短期統計數據,停止此類透支行業公信力的“數字游戲”。希望各方維護好來之不易的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以規范的行為和良性競爭秩序,保障行業穩定運行。
附:《關于規范企業數據發布的倡議書》全文
近年來,中國汽車產業加速向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轉型,并取得了領先優勢。成績來之不易,需要行業各方倍加珍惜。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推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己任,致力于維護公平競爭環境,引導行業自律,促進行業健康發展。近期我們關注到部分車企頻繁發布不能代表市場規律的銷量周榜,數據來源不明,引發輿論誤讀,擾亂行業秩序,加劇了“內卷式”惡性競爭。為維護汽車行業健康生態,引導行業聚焦高質量發展,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向中國汽車行業企業發出如下倡議:
1.規范數據發布,維護行業公信力:倡議企業停止對外發布銷量周榜,避免碎片化信息引發片面解讀,減少誤導性輿情對市場的干擾。倡導企業以符合汽車行業運行規律的數據(如月度、季度、年度)為周期發布本企業經營數據,共同保障行業健康平穩運行。
2.倡導良性競爭,杜絕不當宣傳:企業宣傳應聚焦自身經營成果,宣傳內容應關注企業自身技術突破、產品創新及服務升級,避免使用對比性表述,發布關聯性排名等內容,禁止通過拉踩、攀比制造惡性競爭,推動行業從“數據競賽”轉向“服務、價值競爭”。
以上倡議請各企業積極響應,同時呼吁第三方機構及媒體響應以上倡議,停止發布銷量周榜,主動傳遞行業技術進步、綠色轉型等積極成果,引導公眾理性看待市場波動,抵制炒作短期數據、渲染焦慮等行為,塑造行業發展正能量,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行業環境,推動中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2025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