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江蘇企業奮進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他們不僅擴大了國際市場份額,還通過建設境外經貿合作區等平臺,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共同發展,提升整體競爭力。
隴海線上,中歐班列“鋼鐵駝隊”馳騁東西;揚子江頭,萬噸巨輪揚帆遠航溝通南北。作為共建“一帶一路”交匯點的江蘇,正聚力打造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
江蘇實際使用外資約占全國的1/6,外資規模連續多年穩居全國前列。世界500強企業中已有408家落戶江蘇;貨物進出口連續22年居全國第二位;全年服務貿易規模超72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去年,全省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新增對外投資項目872個、增長34.6%。
面對美國關稅沖擊,外貿韌性不減的江蘇企業正在尋找“第二市場”,深化多元布局,打開“世界地圖”做生意,全球“搶”訂單。
積極開拓新市場
“你們的資質證書能給我看下嗎?”“產品價格是多少?”……
4月10日,在跨境電商平臺中國制造網南京總部,奔著“穩訂單拓市場”而來,中國制造企業帶著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參會——這是中國制造網開啟的首場“商鏈”對接會。
對接會上,來自孟加拉國等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醫療器械經銷商向南京亞米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簡稱“亞米斯醫療”)外貿經理宋赟咨詢起公司B型超聲波診斷儀、心電監護儀的相關參數和售價,希望能將其引入當地的醫院。
對接新客戶、拓展新市場,是這次參加對接會企業共同的目標。15年前,亞米斯醫療進駐中國制造網,做起了醫療器械出海的生意。如今,公司業務已經拓展至非洲、東南亞等地的20多個國家。為了能獲得更多商機,公司的銷售人員都在世界各地跑市場,雖然下午要趕火車到外地參加一場行業展會,宋赟也還是特意擠出時間參加了這場對接會。“通過參會,我們能與更多外國客戶面對面,了解他們的市場需求、心理價位等,有的放矢地應對。”宋赟說。
面對美國關稅沖擊,部分企業不得不重新評估對美出口的計劃,轉而嘗試開拓其他海外市場。“進入美國市場難度本來就很大,現在我們更要慎重一些了。”宋赟介紹,近年來,公司已經把更多的精力、資源投入美國以外的其他市場。談及未來,她仍然有信心:“雖然短期內不可避免地會造成影響,但‘天塌不下來’,我們相信出口市場的多元化布局會為我們帶來更多的商機。”
事實上,憑借扎實的品質和過硬的實力,江蘇不少企業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展現了強勁的發展動能。
2024年10月20日,羅斯蒂精密制造(蘇州)有限公司的一批自動柜員機零部件出口至匈牙利等共建國家。“消費電器、商用機器、汽車等領域產品具有高性能和技術優勢,在這些國家非常受歡迎,海外市場規模一直保持擴大趨勢。”該公司供應鏈管理經理熊潔說。
來自張家港的愛麗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亞班列的“常旅客”。隨著中亞五國經濟的發展,房地產項目越來越多,市場對建材的需求不斷加大,這家以PVC彈性地板見長的企業敏銳地抓住了機遇。“我們公司的產品之前主要借助海運出口歐美地區,在張家港海關產品準入規則解讀等惠企舉措的支持下,我們在中亞市場的業務不斷擴大,1—2月出口中亞地區貨值同比增長57.8倍。”該公司負責人陳建芬介紹。
類似于此,江蘇出海企業精準匹配共建國家的市場需求,收獲訂單的同時,也為自身發展開拓出了一番新天地。
融入當地生態
近日,徐工新能源重卡分別交付菲律賓和西亞北非,實現對兩地市場零的突破。
2025年,徐工汽車海外市場勢頭強勁、捷報頻傳,客戶咨詢量與采購訂單量同比增幅顯著,業務版圖持續擴展,出口“朋友圈”不斷擴大。
為了布局海外市場,徐工汽車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推出一系列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重卡產品,并憑借過硬的產品品質、完善的售后服務和靈活的定制化方案,贏得了越來越多海外客戶的青睞。
菲律賓當地復雜地形對商用車的適應性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徐工新能源自卸車精準匹配當地工況,配備加強型底盤與四驅系統,大小陡坡應對自如,電池與電機采用獨立液冷散熱技術,確保在45℃的極端高溫下依然穩定運行。
如果說產品出海是短跑競賽,那么,服務出海則是一場馬拉松。談及對徐工汽車服務的印象,菲律賓客戶表示:“徐工汽車服務流程清晰、溝通順暢、響應及時,值得信賴。”
在徐工新能源自卸車駛向菲律賓的同時,徐工新能源牽引車也迎來了新的征程。隨著HAI HE KOU V.2號貨輪鳴笛聲的響起,徐工新能源重卡正式發往西亞北非。它們將奔赴西亞北非地區港口轉運、礦產運輸一線,徐工新能源重卡的車轍,也將首次在該地區留下印記。
此次交付的產品專為西亞北非高溫、多沙塵的復雜工況設計,搭載行業領先的高能量密度磷酸鐵鋰電池組,配合智能快充技術,車輛可在40分鐘內完成20%~80%充電。車輛配備的智能溫控系統和多級過濾裝置,有效保障電池與動力系統在50℃極端環境下的穩定運行。值得一提的是,較傳統柴油車,該產品可降低綜合運營成本超40%。
近年來,徐工汽車持續推進“國際化”主戰略深度落地,按照徐工集團“1+14+N”矩陣式國際化運營體系,突出重點、多措并舉,打造優質產品、打通業務路徑,積極拓展國外市場增量。據悉,為了適應共建國家的本地化發展,徐工在產品適應性研發改進、備件前移式保障、服務工程師駐點、金融工具支持、本地化貨幣結算等方面為當地項目建設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同時開展屬地雇傭,培養屬地專業人才,助力屬地經濟社會全方位可持續發展。
“光靠產品出口是遠遠不夠的,只有融入當地文化,將人員、資本和技術在當地扎根,才是真正實現了國際化。我們不僅代表徐工,更代表中國。今后我們要進一步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在電動化產品等領域持續發力,進一步提升‘中國智造’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徐工相關人士表示。
這些只是縮影。在眾多的共建國家,以徐工為代表的中國工程機械在推動當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向“微笑曲線”兩端攀升
據南京海關統計,2024年,江蘇外貿進出口5.62萬億元,規模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7%,增幅較全國高2個百分點。江蘇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2.67萬億元,增長10.8%,占全省進出口的47.5%。其中,對東盟進出口9054.4億元,增長11.2%;對其他金磚國家進出口6266.8億元,增長7.5%。
目前,江蘇正致力于提升與共建國家的合作層級。去年9月11日,江蘇中亞中心在南京市玄武區玄武之光正式啟幕。該中心搭建了5個分中心,包括將為中國貿易企業到中亞、中亞企業來華投資提供全流程服務的貿易服務中心,與京東、Kaspi等國內外電商平臺合作,銷售中亞進口商品,并推動“中國制造”出海的絲路電商中心等。
“眼下,‘跨境電商+產業帶’已成為制造業出海主要形態之一。依托這個模式,江蘇中亞中心將‘一帶一路’的合作共贏推向新的層級。”江蘇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以絲路電商中心為例,該中心將發揮江蘇中亞中心、中亞辦事處、中亞海外倉和霍爾果斯邊境倉的載體優勢,以及江蘇省跨境電商工程研究中心、江蘇省中歐班列、江蘇省紡織服裝設計聯盟中心等資源優勢,保障江蘇—中亞的跨境電商貿易順暢。
隨著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不斷走深走實,對于企業而言,該如何進一步把握機遇?從賣產品升級至賣服務,向“微笑曲線”兩端攀升,成為不少企業的共同選擇。
作為中國建材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中材國際是全球最大的水泥技術裝備工程系統集成服務商,在水泥工業領域市場占有率連續15年位居世界第一。面對不斷提升的合作層級,已經布局近80個“一帶一路”共建市場的中材國際更進一步,在海外EPC項目中大量采用“中國標準”,成功實現了“中國標準”的“走出去”。同時,公司積極帶動相關企業和產品走出國門,至今已帶領6000多家上下游企業走向世界,讓中國產業鏈在海外落地生根。
…………
越來越多的江蘇企業投身共建“一帶一路”,不僅擴大了國際市場份額,還通過建設境外經貿合作區等平臺,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共同發展,提升整體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