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兩年多時間,粒影生物迅速崛起,憑借在蛋白質領域的卓越技術和前瞻布局,贏得了業界的廣泛關注與資本的青睞。
這兩年,抗衰老市場以千億規模飛奔,醫美行業以每年20%的增速狂飆。當美妝博主們還在為“早C晚A”的黃金公式爭論不休時,粒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簡稱“粒影生物”)卻用合成生物學技術,重新定義護膚產品。
粒影生物創辦于2022年4月,基于結構生物學基礎和前沿人工智能計算,專注蛋白質設計與改造,為蛋白質不同的應用場景提供研發服務及蛋白原料。粒影生物目前主要產品是具有三螺旋結構的重組膠原蛋白,作為下一個醫美日化行業最大單品原料,已率先實現了低成本量產工藝。
粒影生物創始人張影在倫敦大學癌癥研究所獲得博士學位。2018年,他作為高層次人才被引進到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短短兩年多時間,粒影生物迅速崛起,憑借在蛋白質領域的卓越技術和前瞻布局,贏得了業界的廣泛關注與資本的青睞。
AI“投喂”找到重組膠原蛋白“金鑰匙”
走進深圳粒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研發中心,科技感撲面而來:開放實驗室內,大大小小的科研儀器整齊鋪開,研發人員正專注地開展各類實驗操作,生化實驗室中,儀器燈光不停閃爍運轉,不同菌種正進行提純發酵。在這片涌動著創新活力的空間里,每一個細節都彰顯著對生命科學的探索與創新。
在競爭激烈的生物科技賽道,粒影生物算是一名“新生”。創始人張影從事蛋白質結構研究近20年,在“華麗變身”為一名創業者后,帶領團隊基于多年積累的蛋白質結構知識和人工智能技術,實現了三螺旋膠原蛋白的高效表達和低成本量產,成為行業突破傳統膠原蛋白結構難題的先行者。
膠原蛋白是人體中不可或缺的養分之一,被稱為人類“生命的支架”,而它的結構非常特殊,是由三條多肽鏈相互纏繞形成獨特的三螺旋結構。縱觀市面上的膠原蛋白,按來源分有動物源和重組生物合成,后者因為可以設計為人源的序列,所以相對來說更為安全,且無病毒隱患。
曾經,由于重組生物合成的環境與人體不同,絕大部分重組膠原蛋白無法形成三維結構,少數技術也只能做到在低溫下才能形成較為穩定的三螺旋結構,當適用到人體溫度37攝氏度或更高溫度時,就無法保持有效結構。蛋白質由其結構決定功能,是否具有穩定的三維結構,成為一道橫亙在研發和產業化之間的難題。
“蛋白質這類分子的復雜之處,就在于它的序列是一套20進制的龐大編碼體系,單純依靠人力,或單純依靠計算機,都等同于大海撈針。”張影說,解決這個問題的本質,就需要回到生物學的第一性原理,了解蛋白質結構的本質,尤其是需要掌握序列設計和蛋白質改造的技術,在細胞工廠內將三條鏈條繞成穩定的三螺旋結構。
在研發過程中,張影帶領團隊基于不同溫度設計多個序列,通過AI“投喂”逐步迭代,從超過萬條序列逐步挑選至七八條,再把其他不同序列進行對比迭代。就這樣,歷經半年時間,團隊終于迎來突破性進展,迭代出首條具有三螺旋的序列,找到了一把“金鑰匙”。
“更為驚喜的是,該序列即使遇到溫度升高,鏈條解體后,還能在溫度降低時重新恢復為三螺旋結構,這屬于重大發現。”張影說,2023年初,他們把序列送到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檢測后通過報告驗證,也意味著粒影生物成為行業首家能夠突破該技術難題的企業。
ToB和ToC兩種業務模式
張影提到,他選擇消費醫療賽道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產品上市周期較短,其次市場化定價受干擾較小,最后中國消費醫療的滲透率相比發達國家尚有差距。這些因素為國內的消費醫療市場帶來巨大的增長空間。當然,對粒影生物而言,最重要的因素還有消費醫療領域能發揮他們蛋白質技術的優勢,做出差異化產品,最終形成自己的技術壁壘。
粒影生物目前采用ToB和ToC雙模的業務模式,B端主要為大型化工公司、醫藥企業及診斷公司提供蛋白質設計與技術服務,而C端則專注于推出基于熱穩定的三螺旋膠原蛋白的護膚產品。前期公司的重點在B端的技術服務。眼下,公司正大力拓展C端銷售,預計其護膚產品的銷售表現將會不錯。
這兩年,粒影生物搭建了六大技術平臺來攻克技術難關,包括人工智能輔助蛋白質設計平臺、高通量結構生物學平臺、底層菌株改造平臺、單B細胞高性能抗體發現平臺、蛋白原料配對篩選及驗證平臺和GMP級注射級蛋白生產平臺。
這六大平臺成為粒影生物的核心所在,讓其受到資本青睞。2023年,粒影生物在資本和業務發展上都取得了重大突破。2月,公司完成數千萬天使輪+融資,新愿景天使基金、衛光生物、紫金港資本等多家機構共同跟投。這一輪融資不僅為公司帶來了充裕的資金,更重要的是,眾多產業資本和投資機構的加入,為粒影生物帶來了豐富的行業資源和戰略支持。
資本的注入加速了粒影生物的發展步伐。2023年5月,公司簽訂首筆千萬級合同,這一里程碑事件標志著粒影生物的技術和產品得到了市場的初步認可。2024年12月,公司官宣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再次證明了其在行業內的獨特價值和發展潛力。“我們今年計劃實現械字號產品管線落地,完成從研發到生產再到市場的完整閉環。”張影說。
多領域應用開花結果
粒影生物的技術和產品廣泛應用于多個領域,在醫療營養、美容、保健等行業展現出了巨大的應用價值。
如,在醫療領域,粒影生物的蛋白質改造技術為抗體藥物研發、疫苗序列設計、蛋白大分子藥物開發等提供了有力支持。通過對抗體進行改造和優化,提高了抗體藥物的療效和安全性;在疫苗序列設計方面,利用人工智能預測蛋白質結構平臺,設計出更有效的疫苗抗原,增強疫苗的免疫效果等。在美容保健領域,2024年9月,基于粒影生物重組膠原蛋白技術的高端科技護膚品Tri-helix上市,受到市場的熱烈追捧。
正是因為對產品的信心,張影稱:“在品牌宣傳上,我們不會盲目砸錢找明星代言或投放流量,而是先把產品做好,然后研究傳播學,用好的、優質的內容對膠原蛋白感興趣的群體進行科普,讓他們和我們公司建立信任關系,在這基礎之上,逐步積累口碑,像老品牌一樣慢慢發展用戶群體。”
截至目前,粒影生物已與近20家下游產業方及渠道方達成戰略合作,通過優勢互補,實現互利共贏。在國內,粒影生物與多家上市公司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這些合作伙伴借助粒影生物的蛋白質改造技術,提升了自身產品的技術含量和市場競爭力;而粒影生物則通過合作,進一步拓展了市場渠道,加快了技術成果的轉化應用。
在國際上,2023年底,粒影生物成功通過了英國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The Francis Crick Institute)的審批,被正式納入供應商名錄。該研究所以DNA雙螺旋結構的共同發現者之一——諾貝爾獎得主弗朗西斯·克里克的名字命名,是歐洲最大的生物醫學實驗室。此次合作標志著粒影生物在蛋白質改造和純化領域的專業服務水平已獲得國際高標準認可,也為粒影生物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打開了大門。
鏈接
國內重組膠原蛋白市場在迅速擴大。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中國重組膠原蛋白產品市場規模從2017年的15億元躍升至2021年108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63.8%,未來預計將以42.4%的復合年增長率從2022年的185億元增至2027年的1083億元。相應地,重組膠原蛋白產品在整個膠原蛋白產品市場中的滲透率將從2017年的15.9%提升至2027年的62.3%。
(編輯 周靜 charm112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