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二少爺最大的愛好是看戲,也是票友,他最愛看滬劇,唱滬劇。
滬劇就是流行于上海的一種地方戲,是清代道光年間出現的,到20世紀40年代滬劇已風靡上海灘,因為滬劇以表演近當代生活為主,有不少卿卿我我、悲歡離合的劇情,特別受年輕人喜歡,柳二少爺就是其中的一個。
柳二少爺認為:滬劇之音樂委婉柔和,曲調優美動聽,那些愛情故事更是纏綿悱惻,看得喜怒哀樂,聽得如醉如癡。
然而,婁城雖然離上海不遠,畢竟是小縣城,那滬劇團一年也就來一兩次,不是想看就能看、想聽就能聽的。因此,只要滬劇團一到婁城,柳二少爺必然放下一切,前往捧場。滬劇團演十場,他看十場,滬劇團演半月,他看半月。
柳二少爺看戲,必坐第一排,劇場的老板專門給他留好的最佳位置。他看到演得好的,唱得好的,就大聲叫好,如果看到演得有破綻,唱得有跑調,他也老實不客氣地喝倒彩,只要柳二少爺叫好,或喝倒彩,總有人附和,因為柳二少爺是大家公認的滬劇行家,有婁城第一戲迷之外號。
抗戰勝利后,迎來了戲劇的小陽春。那年,申江滬劇團來到了婁城,第一場演《孤島血淚》,該劇寫“八一三”事變,林同生攜妻金媛及子慈祥逃難至上海,經過封鎖線時,林同生被日軍用石灰弄瞎了雙眼。為生計所迫,金媛瞞著丈夫做了妓女,林發覺后悲憤身亡。慈祥入學,被校方以娼妓之子有損校譽而開除,幸被陳老師領往北平求學。流氓章老虎強占金援,時加欺凌。金媛忍無可忍,反抗時失手打死章老虎,被判刑入獄。十年后出獄,一路求乞到北平尋子。幾經磨難,母子重逢……
柳二少爺一看主演是翁柳絮,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他叫伙計早早送去了花籃,自己也早早落座,一邊喝茶,一邊靜等大戲開幕。
翁柳絮的唱功確實是一流,那嗓音該高時高,該柔時柔,聲聲入耳,那身段,那動作,一投足一舉手一回眸,演繹得恰到好處,特別是翁柳絮演到那悲情處,惹得柳二少爺幾次情不自禁掉淚,說起來看戲掉眼淚,替古人擔憂,沒有必要,但柳二少爺認為值。
《孤島血淚》的大幕剛剛拉上,柳二少爺就急急忙忙來到后臺,找到班主,先贊揚了幾句,又說:本人柳二少爺,婁城的第一戲迷,本少爺請劇團全體演員吃消夜,略盡地主之誼。
班主一迭聲說:“謝謝!謝謝!!”但又說,“實在不好意思。今晚縣長大人的二姨太請了。要不,您一起吧,可以嗎?”
縣長大人的二姨太姓秦,也是個戲迷,柳二少爺認識。柳二少爺心知肚明,她是來捧男主角蘇一飛的,蘇一飛在《孤島血淚》里演林同生。平心而論,蘇一飛確實也是個角,那扮相英俊瀟灑,迷倒多少姑娘、少婦啊。不過,在柳二少爺眼里,縣長大人的二姨太還算不上真正懂戲的,她能就劇本的好孬、演員演技的高下,說出一二三四嗎?算算算,不能與她為伍,還是明天吧,就與班主說定明晚消夜由他請。
真所謂阿巧的爹碰到阿巧的娘,巧不巧第二天柳二少爺感冒了,來勢還挺猛,該不是昨晚戲院子里人太多太雜,傳染上的,這感冒好討嫌,吃藥不吃藥都得一星期。柳二少爺昏昏沉沉的,躺在床上起不來,他更不想把感冒傳染給別人,就在家老老實實地窩了7天,可他的心,天天在戲園子里。到第7天晚上,他按捺不住去了戲園子,一看,改戲了,演《大庵堂》了,這故事講暴發戶金學文之女金秀英自幼許配給同鄉富室陳宰庭,后因陳家道中落,金父企圖賴婚。后來,宰庭和秀英相約出逃,最后有情人終成眷屬,大團圓結局。
依然是翁柳絮與蘇一飛唱主角,翁柳絮演金秀英,蘇一飛演陳宰庭,兩人配合默契,演得活靈活現,絲絲入扣,天衣無縫,臺下掌聲陣陣。
演出一結束,柳二少爺就匆匆跑到后臺,找到班主,說:“今晚的消夜我請!”
班主有點不高興的樣子,說:柳二少爺你怎么說話不算數,那天左等你不來,右等你不來……
柳二少爺連忙道歉,說明原委。可班主說:“今晚不行,明天劇團去鹿城,今晚縣長大人的二姨太為劇團餞行,飯店已在三珍齋訂好了。”
這如何是好?
最后,在班主的協調、勸說下,柳二少爺不情不愿地去了三珍齋。
縣長大人的二姨太與柳二少爺有過一面之緣,知道他是個戲癡,就同意他一起消夜,
柳二少爺被請到了主桌,就坐在縣長大人的二姨太邊上。柳二少爺悄悄對縣長大人的二姨太說:“務請給個面子,今晚的消夜我付賬,要不然我心里不安。”
縣長大人的二姨太是個不差錢的主,哪能駁這面子,當然不肯,兩人就壓低了嗓音說來說去,爭來爭去。
這一幕,飯店的服務員都看在了眼里,就是沒有聽見他倆在說什么。有好事者把這事加油添醋傳了出去。
一傳十,十傳百,傳到后來,說柳二少爺與縣長大人的二姨太想學戲里,也來個有情人終成眷屬。
柳二少爺百口莫辯,他告訴好友:他是沖著翁柳絮去的,朋友們是相信的,可坊間不相信,流言越傳越豁邊了。
旅游達人路萬里
路萬里五年級放寒假的時候,父親帶他去了一次柬埔寨,他被小吳哥窟的景色震撼到了,那幾百年的大榕樹根包裹著一座座石屋,看得他目瞪口呆,大自然太神奇了,神奇得他久久難忘。
開學后,正好作文課老師布置了一篇《難忘的……》。
路萬里想都沒想就寫下了《難忘的小吳哥窟》,一口氣寫了800多字。
第二個星期的作文課上,老師把路萬里作文《難忘的小吳哥窟》作為范文在全班朗讀了一遍,大大地夸了路萬里幾句,說他這篇作文觀察仔細,描寫到位,比喻恰當,想象豐富,整篇作文行云流水,文字優美……夸得路萬里美滋滋的。最后老師說: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路萬里之所以寫出如此美文,離不開這“兩萬”。路萬里,這名字好,寓意深。說不定將來就是個小徐霞客。
老師也許講過后就不記得了,路萬里卻聽進去了,深深印在腦海里,有了做徐霞客第二的憧憬。
路萬里大學讀的是師范,他就是看中老師有寒暑假,每年至少可以放飛自己兩次。
工作后,有了工資,雙休日,路萬里就短途走走。寒暑假,就長線旅游,或新疆、內蒙古,或東三省、海南島,每年還必出國游一兩次。
這旅游也是能上癮的,路萬里越走越來勁,越走越想走。
有了微信,有了朋友圈后,他加入了“天南海北行”與“我想看看世界”等微信群,群里都是旅游達人。有專門曬各國各地風景照片的,有專門曬各國各地美食的,有曬各國各地購物的……
路萬里想自己五年級時寫柬埔寨小吳哥窟的作文就被老師表揚過,那就曬游記吧。他每到一處,就寫上幾百字,配上九張照片,發朋友圈。朋友們點贊的不少,夸他寫得好,夸得他越發寫得起勁了。
路萬里的心思都在旅游上,錢也都花在了旅游上,談朋友的事就沒有放在心上,他也不急。但他父母急了,已三十多歲的人了,人家同齡人早做爸爸了,可他,女朋友的事,八字還沒有一撇呢。
急著想抱孫子的父母三天兩頭催催催,催得路萬里頭都大了。一次,在飛希臘的航班上,路萬里鄰座是同一個旅游團的一位三十來歲的大齡姑娘,漫漫旅途,兩人自然而然交談了起來,那姑娘問路萬里:“你怎么不帶老婆孩子一起去希臘?” 路萬里說:“我單身狗一枚,連女朋友也沒有談過,哪來老婆孩子。”
姑娘很吃驚,卻暗暗高興,就說:“沒有老婆孩子,或許還能相信,沒有談過朋友,誰信?” 路萬里沒有正面回答,反問道:“你不也一個人出來旅游嗎?你不要說也沒有談過朋友。” 姑娘臉一紅說:“我確確實實沒有談過朋友,我碩博士連讀,耽誤了。”“失敬失敬!原來是女博士啊。我只是個本科生而已,與你還差兩個檔次呢。” 路萬里故意自嘲,調侃了起來。——就這樣,兩個人越聊話越多,聊得很投機。
一路聊下來,彼此都對對方了解得七七八八了。路萬里知道姑娘叫尚書香,上海人,上海大學副教授。因為被家里催婚,干脆到希臘旅游,散散心,省得父母、親戚在耳邊啰啰唆唆。尚書香則知道了路萬里比自己大5歲,也是上海人,中學教師,因喜歡旅游,沒有把婚姻大事放到議事日程上。
尚書香雖然談不上漂亮,但氣質不俗,談吐更不俗,路萬里對她還蠻有好感。尚書香知道自己已被歸入“齊天大圣(剩)”的行列,她甚至覺得這趟旅游來對了,看來像是上天特意給自己安排的,這路萬里雖然學歷不如自己,其他都可以,最最關鍵的是他沒有談過戀愛,與自己一樣是一張白紙,在當下的社會,是極難得極難得的,她不想錯過,決定抓住。
老話說“男想女,隔座山,女想男,隔層板”。尚書香一主動,就有戲。
也就一年不到,就到談婚論嫁了,路萬里最擔心的是自己沒有房子,尚書香卻大大方方說:她有房子。來個旅行結婚。——這最合路萬里心意的,就定了下來。
又一年后,尚書香剖腹產生了個大胖兒子。路萬里的父母高興壞了,表示孫子由他們老兩口來帶。
尚書香想,有了兒子,路萬里該收收心了吧。
誰知路萬里的心已跑野了,幾個月不出門就渾身不得勁。尚書香少不得要埋怨幾聲。路萬里呢,你說你的,我游我的。
尚書香到底是高級知識分子,明事理,知道自己再多說也不管用,就給路萬里約法三章:其一,一年外出兩次,暑假可以出國一次;其二,每走一個景點,寫一篇小文章,要圖文并茂;其三,等兒子滿六歲,就三口之家一起旅游。
路萬里一口答應,還主動加了一條:每去一個國家,或一個地方,必給老婆、孩子各帶一件禮物。
在尚書香的督促下,路萬里結集了游記散文集《路萬里萬里游》,正式出版了。代序還是老婆尚書香寫的《旅游達人路萬里》。路萬里則在后記里寫道:“感謝旅游,旅游不但給我帶來了妻子,還給我帶來了兒子,還圓了我徐霞客第二的夢。”
鮮花的寄者與收者
肖老師天生一張娃娃臉,有學生背后叫他“小老師”。
歲月催人老,如今肖老師不小了,去年退休了。
肖老師是七丫村的小學教師,鄉下的小學,學生沒有城里那么多,不過,肖老師教過的學生沒有一千,也有八百,只是鄉下的孩子,最后讀大學的不多,大部分初中畢業、高中畢業就去打工了,女學生則早早嫁人了。真正讀大學,有出息的也就為數不多。而踏上社會后,還想起當年的肖老師,還與肖老師保持聯系的更寥寥無幾。白羽鴿就算其中之一。
當年,肖老師就很看好白羽鴿,說她這名字好,不像農村孩子的名字,還說她讀書認真,腦瓜子靈,將來一定有出息。
白羽鴿告知:她的名字不是父母起的,是一個來農村采集民謠的作家起的。作家對白羽鴿的父母說:要讓孩子飛翔于藍天。
白羽鴿考上大學時,肖老師專門送了她一支鋼筆一本筆記簿,還叮囑她:大學畢業后,能考研究生就考研究生,多讀書總沒有壞處。
白羽鴿聽進去了,大學畢業后,真的考上了碩士研究生。
也因為讀研,白羽鴿遇到了她的白馬王子章天宇。章天宇高她兩屆,他畢業后去了深圳。
老話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更何況章天宇是人才,白羽鴿畢業后就隨先生去了深圳。
去了深圳的白羽鴿并沒有忘記肖老師,每年過年前,總會給肖老師快遞一盆鮮花,或蝴蝶蘭,或君子蘭,或蟹爪蘭,或仙客來,或茶花,或銀柳,或郁金香……
一盆花從深圳快遞到婁城,時間也就兩三天,但麻煩在包裝,在運輸,鬧不好,就把花損壞了。而且,這些花,肖老師在婁城也能買到,故他對白羽鴿說:你的情老師領了,但花就不要寄了,又花錢,又麻煩。
白羽鴿回復說:我們深圳流行春節送花,深圳的鮮花銷量排名全國第二,我選好了花,寫好地址,他們一條龍服務,不麻煩的。
既然白羽鴿這樣說了,肖老師就只好隨她意了。
一晃白羽鴿寄花寄了好多年,肖老師從不把花帶回家,都放在辦公室,故辦公室的其他老師都知道肖老師有個感恩的好學生。
肖老師退休那年,考慮再三,發短信告知白羽鴿,說自己退休了,不再去學校了,并告知了家里的地址。他壓在舌頭下的話:如果你春節再快遞花的話,就寄家里,不要寄學校了。
白羽鴿何等聰明之人,春節前,果然那花快遞到了家里。
今年,肖老師退休第二年,但都小年夜了,還沒有收到白羽鴿的鮮花快遞。肖老師開始想:是不是白羽鴿出差了,或出國了,或家里有事了?又不好意思問。到了大年夜還沒有收到鮮花,他斷定白羽鴿沒有寄。想想也是,白羽鴿沒有義務每年寄,不寄也正常,也就釋然了。
再說白羽鴿,肖老師曾經對她的關愛,她一直記在心里,寄盆花,聊表心意而已。每次,她都精心挑選,算好日子,在春節前幾天到達,為肖老師家的春節添一抹靚麗,添一把紅紅火火。
但今年奇了怪了,肖老師一直沒有說收到鮮花,更不要說對鮮花的品評,難道是他對今年快遞的長壽花不滿意?或者沒有收到,但她查了,已簽收呀。
大年初一那天,白羽鴿照例會給肖老師發一個拜年的微信。今年,她特地加了一句,寄你的長壽花還滿意嗎?
不一會兒,收到肖老師的回復:沒有收到過花啊。寄學校了?
白羽鴿鬧糊涂了,明明簽收了,怎么說沒有收到,難不成其他人簽收了。
白羽鴿就再發了一個微信:我查過了,已有人簽收,你問一下家人,誰簽收的?
家里就肖老師與老婆兩個人,若老婆簽收了,無論如何會告知自己的,肯定放家里,現沒有,估計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肖老師讓白羽鴿把快遞單發給他,肖老師用放大鏡仔細一看,壞啦,玫瑰花園7幢,那7字寫得像個1字,而巧不巧,1幢正好有位上了年紀的簫老師,他可能以為哪位學生寄的,一定沒有細看。
肖老師對白羽鴿說:“算了算了,寄給簫老師也好,他80多歲了,長壽花寄他,最美好的祝福!”肖老師也沒有去對簫老師說。
幾天后,肖老師又收到白羽鴿補寄的一盆北美冬青,那一粒粒、一串串紅果讓肖老師越看越喜歡,讓他今年的春節平添了幾分喜慶。
肖老師的老婆是業余畫家,她的花鳥畫還是蠻有味道的,肖老師讓老婆畫了一幅《紅紅火火迎新春》,裝裱后快遞給了白羽鴿。
白羽鴿歡喜不已,掛在了墻上,專門拍了照發給了肖老師。
責任編輯 侯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