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敢相信嗎?有女生白天在實驗室研究分子光譜,晚上扛著175公斤的杠鈴練習深蹲,不但刷新了全國力量舉紀錄,還獲得了亞洲季軍。今年8月,她將參加在成都舉辦的第十二屆世界運動會。最令人驚訝的是,這個女孩并不是專業運動員,而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博士生。

身材嬌小、長相甜美,初次見到鄭曉萱,很難把她與舉重聯系起來。鄭曉萱是一位90后女孩,父母都是普通職工。
她從小聰明伶俐,進入初中后,對化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高中時期,她更加意識到自己對化學的敏銳度,以及在邏輯思維和框架建構能力上的優勢,最終她堅定地報考了浙江師范大學的化學專業。
大二時,她開始到實驗室參與科研項目和課題研究。憑借自身的優秀素質和高效的學習方法,鄭曉萱不僅在專業課上斬獲多個100分,還兩次獲得浙江省化學競賽一等獎、浙江省“挑戰杯”大賽三等獎。
2020年本科畢業后,鄭曉萱被保送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進行碩博連讀。父母知道后非常高興,經常給她做好吃的。在家休息一段時間后,因生活作息不規律,鄭曉萱的體重驟然上升。
為了恢復體型,鄭曉萱開始拼命減重。她堅持不吃主食,每天只吃一點水果充饑。雖然短時間內體重快速下降,但很快就反彈了。
開學后,為了督促自己多運動,鄭曉萱加入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龍舟隊。3個月后,在劃龍舟時,她的腳意外受傷,只能臥床休養。最初,鄭曉萱還注意控制飲食,后來,食欲越來越難控制。為了減緩心中的焦慮,那些日子她天天點外賣,宿舍外那臺自動售賣機里面的零食基本被她買去吃了。
鄭曉萱也意識到這種“干飯失控”的危害,腳傷痊愈后,馬上就展開了“自救”行動。她每天到學校健身中心鍛煉,在有規律的鍛煉和飲食后,她的體重穩定了下來,這讓她頗感欣慰。
雖然練習舉重時經常揮汗如雨,有時候還會腰酸腿疼,但她非常開心,通過運動,她不僅鍛煉出了強壯的體魄,也在一次次挑戰極限中收獲了自信和滿足感。
在學校健身中心,她認識了一位名叫易若龍的男生,他比鄭曉萱高一屆,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博士生。因為擁有共同的愛好,兩人很快就熟悉了。此后,他們共同進行力量舉的訓練,易若龍教她一些健身的技巧和經驗,鄭曉萱受益匪淺。
入校不久,鄭曉萱就加入了超快與非線性光譜實驗室,研究的是納腔增強和頻光譜技術。簡單來說,就是用這個技術去探索凝聚相界面上分子的結構是什么樣的,以及這些分子是如何運動變化的。她所在的實驗室比較特殊,做實驗要用到的大型儀器需要提前預約使用時間。為了進一步提高科研時間的利用率,鄭曉萱總會做好充分的調研和實驗準備,并規劃好每一步的實驗細節,這也正是導師非??粗氐目蒲辛晳T。
通常情況下,鄭曉萱白天在實驗室做研究,晚上到健身中心運動。易若龍也主動調整訓練時間,盡量陪她一起練。短短幾個月后,她就練出了腹肌,成為健身達人,同學們紛紛向她投來欣賞的目光。鄭曉萱說:“健身能緩解科研中的緊張感,放松心情,還可以減輕體重,真是妙不可言?!?/p>
有時在科研上遇到難題,鄭曉萱就到操場跑步。她說運動能讓人充滿活力,活力讓生命變得更加美麗。
沒想到,為解決“飲食障礙”問題,鄭曉萱迷上了力量舉,隨著杠鈴片一塊接一塊地增加,其總重量逐漸攀升至130公斤。
接觸力量舉后,她的生活變得更加規律,精力更加充沛,身體更加健碩。平日里,易若龍喜歡學習有關力量舉的理論知識,還考取了力量舉裁判證書。在鍛煉中,他注意到鄭曉萱有成為運動員的天賦,體力和爆發力都比較強,是個不可多得的好苗子。
2023年8月的一天,在他的動員下,鄭曉萱有了參加專業比賽的想法。此后,兩人開始規劃參賽的具體事項,鄭曉萱主攻力量舉的三個單項。
訓練一段時間后,她報名參加了2024年5月在廈門舉辦的“國際力量舉海峽兩岸邀請賽”。雖然是業余選手,但她在比賽中卻大顯身手,以60.15公斤的體重,成功深蹲舉起170.5公斤的杠鈴,兩次打破了63公斤級女子全國深蹲紀錄。
這次比賽,讓鄭曉萱成了力量舉項目中的一匹黑馬,也給了她和“教練”易若龍很大的信心。從此,兩人開始馬不停蹄地備戰2024年12月的亞錦賽。
鄭曉萱說,舉重訓練其實特別枯燥,每一個動作都需要反復練習成千上萬遍后,才能打磨成型。從觀眾的視角來看,舉重比賽很有激情,但每一個技術動作的規范,每一次重量的提升,都需要運動員付出巨大的努力。
朝夕相處中,鄭曉萱和易若龍相愛了。兩人從訓練搭檔升級為情侶,一個是“運動員”,一個充當“教練”,配合得非常好。易若龍用文獻綜述法制定訓練計劃,用控制變量法調整她的飲食結構。在科學訓練和男友的陪伴下,鄭曉萱的成績不斷進步。
讀博期間,鄭曉萱的期末考試綜合平均成績在90分以上。除此之外,她還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Chemical Science》期刊上發表了兩篇論文,以共同著作的身份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期刊上發表論文,獲得國內學術會議的優秀論文表達獎、優秀墻報獎。導師對她的評價是:鄭曉萱做實驗就像解數學題,每一步都算得十分精準。而她的秘訣竟是把訓練當作科研——分階段設計“實驗”、記錄數據、調整變量,連吃增肌蛋白粉都要算攝入公式!
作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博士生,鄭曉萱的訓練方式和專業運動員不一樣。普通人練力量舉,注重沖極限、拼毅力;而她練力量舉,首先建立起一個數學模型,然后根據這個模型量化訓練內容。她的訓練日志比實驗記錄本還詳細,連杠鈴桿的彈性系數都要算進動作軌跡。
然而,在亞錦賽開始前一個月,鄭曉萱在一次訓練中意外受傷,連70公斤重量的深蹲也無法完成,她一度陷入沮喪。易若龍告訴她,科學的做法是在身體可以承受的范圍內,逐漸增加訓練強度,讓身體慢慢適應,才能更好地恢復。在他的科學理念指導下,鄭曉萱快速調整好心理狀態和身體狀態,實現了自我突破。
鄭曉萱靠“漸進式訓練”把傷痛熬成了戰績。2024年12月,國際力量舉亞洲錦標賽在烏茲別克斯坦舉行。在比賽現場,她深吸一口氣,深蹲舉起了175公斤的杠鈴!
最終,她憑借優異的表現,以430公斤的總成績取得亞錦賽級別季軍,并成功拿到2025年世界運動會的入場券。
鄭曉萱參賽的視頻火了。很多人對于這位女生能舉起如此巨大重量的杠鈴感到震驚。
除了做科研和練舉重,鄭曉萱平時的生活也多姿多彩。她每周至少看一部電影,尤其鐘愛黑白電影。她說,老電影有一種特別的韻味兒。同時,她也會看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懸疑類小說和電視劇。
假期里,鄭曉萱還喜歡去不同的城市旅游。她說,當自己處在一個完全不熟悉的環境里,周圍都是陌生人時,才會徹底放松下來。
如今,鄭曉萱正在積極備戰8月在成都舉辦的第十二屆世界運動會,她期望代表中國取得更好的成績。
責編/伊和和
E-mail:yiheh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