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女性經常抱怨身上這兒痛那兒痛,很多人認為這是矯情。其實不然,研究表明,女性更容易受到慢性疼痛的困擾,這些疼痛背后有著復雜的生理和心理原因。
女性體內的雌激素水平會發生周期性變化,這會增強疼痛的敏感性。同時,女性在社會中承擔著很多角色和責任,面臨更多壓力源,如社會輿論、家庭壓力和情緒壓抑等,這些因素相互作用,使女性更易產生負面情緒,而負面情緒又會增強對疼痛的感知。
1.偏頭痛" 這是女性中非常常見的慢性疼痛,以一側或兩側的搏動性劇烈頭痛為主要特征,常伴有惡心、嘔吐、對聲光刺激過敏等癥狀。女性在月經前后,由于激素變化和情緒波動,疼痛感會加重。
2.纖維肌痛" 纖維肌痛是一種非關節性風濕病,以全身彌漫性疼痛為主要特征,常見的癥狀包括疲乏、睡眠障礙、認知功能障礙等。纖維肌痛可影響所有人群,但30~60歲的女性發病率最高。
3.慢性盆腔疼痛" 慢性盆腔疼痛是指病程超過6個月,沒有周期性,且鎮痛藥物無法緩解的盆腔疼痛。下腹部疼痛是慢性盆腔疼痛最典型的癥狀之一,患者出現持續性或間斷性鈍痛或隱痛,或者經期出現重度痙攣性疼痛。
4.頸肩腰背痛" 這是最常見的一類疼痛,主要包括骨關節痛、頸椎痛、肩膀痛和腰痛等。長期承擔家務勞動,如彎腰清潔打掃,容易導致肌肉勞損,最終會發展為慢性疼痛,嚴重時可能影響生活質量。
首先要改變“忍忍就好”的觀念,正視自己的感受。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持續性疼痛、重度疼痛(VAS≥7)或伴隨功能喪失的疼痛,建議及時就醫。部分醫院已開設疼痛科,患者可直接掛號就診。對于未開設疼痛科的醫院,患者可通過線上問診獲取就診建議,或前往普通內科、普通外科、婦產科等相關科室排查病因。
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身心練習,如普拉提、瑜伽等來舒緩情緒,或通過冥想、調節呼吸等方式轉移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