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唐漢霄,故事有兩種講述。
故事的正面,他是2008年《我型我秀》全國總冠軍;第一次擔任音樂制作人,便與王家衛、陳奕迅合作;業內評價他是天賦型選手,創作起來充滿靈氣;2025年春節檔,他為《哪吒2》寫下角色曲《就是哪吒》,成為社交網絡上播放頻次最高的歌曲之一。
故事的背面,是另一種講述。獲得《我型我秀》冠軍后,有近8年,唐漢霄沒有獲得太多關注。后來,他在歌曲里寫“爛泥中開出花”,寫“無名之輩”的堅持,某種程度上,都是他過去某些人生瞬間的映照。
2025年2月13日晚,《哪吒之魔童鬧海》票房突破100億元,幾乎同一時間,唐漢霄在社交網絡上發布狀態:“我們一起見證這一刻(激動到手抖)。”
自此,為《哪吒2》創作角色曲的唐漢霄也被推入另一種工作節奏,從大年初一開始,工作接連不斷。而這不是唐漢霄第一次為國漫電影創作歌曲,此前他曾為電影《深海》寫下告別曲《再見深海》,為《茶啊二中》寫下態度曲《茶啊少年》等。
對唐漢霄而言,在這些創作中,困難的不是靈感,而是“扮演”——他需要一遍遍在心中,將自己構想為電影中的角色,以找尋情緒上的共鳴。也正是這一次又一次的“扮演”,讓他成為近幾年國漫崛起的見證者、親歷者,參與了這個完整且熱血的故事歷程。
在這段歷程中,最打動他的,是能量。唐漢霄形容制作國漫作品的這批人:身懷赤誠,想要赤手空拳,去開創一個新世界。大家都處在一個充滿幻想的夢中,“而我很愿意參與這個夢中”。
這種對夢想的執著,似乎離唐漢霄比較遙遠,因為他是一個習慣將自己“藏起來”的人。一群人合照,他總是會選擇站在靠邊的位置。哪怕19歲那年,在選秀節目《我型我秀》成為冠軍后,他依舊不自信,總覺得自己是那種“走在人群中,會被淹沒的那類人”。
但唐漢霄的這種自我束縛,很難順著他人生的繩索,找到最初的源頭。或許是生來性格如此,或許是年幼時漫長的生病經歷,或許是高中所遭遇的校園霸凌。也或許,這些都不是。唐漢霄并不太在意成因,在他看來,每個人的成長都有不同的課題,大家的人生都不太容易。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唐漢霄的故事里又被埋下了許多與“夢想”有關的片段。17歲那年,唐漢霄背著一臺電子琴,從廈門來到上海追求音樂夢,兩年后,他登上《我型我秀》的舞臺。那年,他是年紀最小的選手,也是走到最后的冠軍。
但這樣的開局并未將他推向高處。比賽結束后,雖然簽約了唱片公司,但進入娛樂圈的唐漢霄,并未激起多少水花。
之后幾年,唐漢霄幾乎消失在公眾討論中。他拿著4000塊錢的月薪,把所有時間都用來寫歌,滿腦子只有一個目標——寫出一首好歌。對于名氣,唐漢霄從來沒有過于渴求。他只是按照人生的節奏,一路向前。電腦里,他寫下的歌曲,漸漸從幾首變為了幾百首。偶爾,他也會有迷茫,比如,看到那些同樣從《我型我秀》中走出的歌手,擁有了更多的機會與舞臺。
唐漢霄這種跳脫出主流的態度,和他的成長環境有著極為緊密的關系。
讀小學時,老師讓背誦課文,唐漢霄背不下來,母親便讓他不用硬背,認為“會解題”是比“背誦”更加重要的事情,而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則比分數更重要。17歲那年,唐漢霄孤身一人去上海追求音樂夢,父母也沒多做阻攔。
這種“松綁教育”,投射到唐漢霄成年后的人生中,讓他堅信時間在每個人身上的作用不盡相同:“打個比方,就像一生中,你一定會賺到100塊錢的財富,有的人20歲時就能賺到99塊錢,有的人20歲時只能賺到2塊錢,每個人故事的高低起伏是不同的。”
而唐漢霄人生中“財富降臨”的時刻,出現在27歲那年。
2015年9月,唐漢霄在國外旅游,一天,他接到詞曲代理人的電話,對方告知他,王家衛選中了他的歌曲,要用在新電影《擺渡人》中。這次合作成為彼時唐漢霄的“人生巔峰”。
剛開始寫歌時,唐漢霄曾想,如果有天能給陳奕迅寫歌,人生便圓滿了。19歲那年,他登上《我型我秀》舞臺,選的第一首歌,就是陳奕迅的《對不起謝謝》。
而在這次與王家衛的合作中,他花費近一年時間制作的那首《讓我留在你身邊》,不僅由陳奕迅演唱,還獲得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提名獎。
以《擺渡人》為起點,唐漢霄的創作能力獲得更廣泛的認可,之后幾年,他以制作人的身份,不斷為電影創作歌曲,也為歌手作詞或作曲。
從薛之謙的《摩天大樓》、周筆暢的《親愛的,你好》,到張碧晨的《騙》,歌曲接二連三走紅,成為臺階,但也成為圍墻,隱藏于詞曲背后的歌手唐漢霄,變得有些模糊。
在曾經那段長達8年的沉寂中,除了悶頭寫歌,唐漢霄偶爾還會去酒吧駐唱,一周一次,不為生計,只因“太想唱歌”。
“走出來”成為某種需求,2019年春天,唐漢霄參加了音樂綜藝《這!就是原創》,開始以唱作人的身份,走到臺前。闊別近11年,“歌手”這個身份重新回到唐漢霄身上。
也是這一年,作為歌手,他發行的數字專輯《末日飛船》,達成金唱片銷量。作為制作人,他為電視劇《親愛的,熱愛的》創作的主題曲《無名之輩》,成為當年最火的單曲之一。
在制作人與歌手的雙重身份間,唐漢霄找到了某種平衡。而當被問到,如果要在制作人與歌手間二選一,如何抉擇時,唐漢霄毫不猶豫地說:“我不做選擇,我兩個都要。”
回憶自己的過往,那些年少成名的高光時刻、出道之后的突然隱去,以及后來的漫漫求索,在唐漢霄看來,這都是人生的節奏,他說自己從沒后悔過,也沒有刻意堅持,只是向前走,然后來到這里。至于未來,他也沒想太遠,改變總是悄無聲息,活在當下,才更重要。
他在歌曲《無腳鳥》中寫下:“再繼續飛行/做幾個夢再清醒/丟掉那一世聰明/等待著謎底。”但謎底真的重要嗎?唐漢霄搖了搖頭。
就像他在歌曲《爛泥》里寫的“會有一天啊/褪去滿身灰土泥沙,一場大雨后發芽”,不必執著于一個結果,去努力、去適應,走好自己的每一步,然后順其自然就好了。
(摘自“最人物”微信公眾號,本刊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