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oom in”和“zoom out”是攝像用語,前者是指用變焦鏡頭拉近拍攝對象,也就是放大;后者恰好相反,是指用變焦鏡頭推遠拍攝對象,也就是縮小。放大時,焦點集中在一個對象上,看不到其他地方;縮小時,放寬視角,能看到更大范圍。
這兩個術語也可以運用到思維方式上。舉個例子。朋友遇到困難時,你從來都是毫不猶豫地出手相助,但有一次沒能讓他滿意,他就抱怨你不太盡責,甚至是個靠不住的人,這就是“zoomin”,即過度放大你的偶爾失誤,甚至認為你的人品差,是無能和背叛。事實上,他應該做的是“zoomout”,縮小你的失誤,多想想你曾經給予的幫助。
再舉一例。你最近3 次爆胎,由此推論某個公司的產品有問題。殊不知,人家每天售出上萬個輪胎,次品率如此之高的話,能取得這么好的銷售業績嗎?你沒有想到的是:開車的必經之路上散落了銳利物件,或是經常在崎嶇路上奔波,由此你掉入“zoom in”的陷阱。這里不是說不應該推論人品或產品質量有問題,而是應該避免以偏概全的思維方式,綜合考慮所有因素,才能得出恰當結論。
為此,有兩個建議:首先,事關全局時,使用“zoom in”放大每一個細節,避免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例如,領導問為什么項目超出預算,你可以一筆筆算下來詳細說明原因讓他信服。相反,遇到具體困難時,使用“zoom out”縮小整體情況,鼓勵大家胸懷全局,從大處著眼看問題。不論大事小事,這兩個方法都很適用,因為小事有可能釀成大問題,大事也可以從小事入手得到解決。
同樣,當你很忙、超負荷、心神不定、效率不高的時候,不妨換個角度看事物,改變一下心情——不是先考慮“待辦”列表,而是把本周、本月、本年度已經做過的事情列個表。是啊,向著目標小步前進可能缺乏成就感,但是想到自己在不斷進步也是一種欣慰。也許大項目還沒有頭緒,但是某個小項目已經完成;也許一本書還沒有寫完,但是幾篇文章已經發表。
想到已經做過的事,你會感覺良好,這樣的“已辦妥”列表本身就是一個了不起的目標。你曾經想減肥嗎?為此做了些什么?開始把車停到離超市入口更遠的地方從而多走幾步了嗎?只要你已經向著目標邁開了腳步,就是充滿希望的開始。
(摘自《知識窗》2025 年3 月上半月刊,郭德鑫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