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時節雨紛紛”,總有大片連陰雨,蒙蒙細絲十天半月不止。天氣應了詩句,年年如此。墻角苔痕又高了幾寸,人在雨中,望著煙籠遠樹,景致更妙。雨飄在庭院,飄在池塘,飄在田壟,飄在坡地,飄在人的頭面,細碎冰涼。早上起床,天空陰涼,人在山路上走著,突然下起雨來。淡淡雨絲淹沒了萬物,人靜靜站著,雨水、天地皆與人連成一體。雨沙沙落下,須臾,山間一切都潤朗起來。雨喜歡夜里下,睡意蒙眬中依稀聽見青瓦有雨聲,沉悶或清脆,仿佛催眠曲,越發得了好睡。聽雨是有意思的,沉悶的聲音是雨落在地面的,清脆的聲音是雨落在樹葉上的,溫暾的聲音是雨敲打窗戶或者芭蕉的。
雨天蘊意,是唐詩意宋詞意。站在屋檐下,瀟瀟雨線里,采茶人戴著斗笠,像春山里的一粒黑點,慢慢移動。往年春雨下在詩里下在詞里下在曲里下在小說里,“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長安的早晨,一場春雨沾濕了輕塵,客舍旁柳樹的枝葉翠嫩一新。越中蘭溪,水清如鏡,兩岸秀色盡映水底。連下三天雨,半夜有鯉魚涌上溪頭淺灘。涼月如眉,掛在水灣柳梢上。鳳凰山剛下過雨,天空初晴,水洌風清,晚霞透明,一朵芙蓉盈盈開過。
春雨沙沙復沙沙,染得紗窗外好一幅水彩。開窗,碧汪汪一泓清水,干涸小半年的池塘終于蓄得滿滿深水。有孩子打水漂,瓦片躍起落下又躍起,一跳一跳進了塘心,散開一圈一圈的漣漪。
走出家門,雨絲倏忽貼過來,無聲無息,但覺臉頰一濕,潤潤的。放眼四望,只見白茫茫一片。雨落池塘,打出細微的漣漪,水面密密麻麻都是瑣碎的波紋,一波未平又一波,無數的波紋來不及漾開來就被另一個波紋蓋過了。樹枝掛滿雨滴,好像遍開水晶花蕊。雨滴將落未落,還是落了,不多時,雨滴又滿了,再次猝然墜地。
雨落得久了,落得大了,山水自高巔而下,像條玉帶穿行著,淌過狹仄的寨溝,瀠洄而走,水就放蕩起來,在平敞的田畈間歡唱著愉快的樂曲。地氣旺盛,天清目明。晴日得氣,有田園氣山林氣。天地日月人世安定清明,春陽流水與畈上新綠有遠意,水聲經久不息,引得人向上向善向遠。春天凝在花紅葉綠里,溪澗池塘漲滿水,積蓄自然之力。野草越長越高,蒲公英絨球隨風亂飄,薺菜老得開了花。
春欣佳景,牛都是喜悅的,忙完了田地的事,再不用整天出蠻力,站在草棚下,偶爾臥在地上,兩只眼睛瞇著,含有三分笑意。天氣不冷不熱,蠅蟲尚未出來,牛尾巴很少擺動,拖拉身后。野地欣欣生發,不必嚼棚里的干稻禾,每日早晨被拉去飽食大把鮮草,鼓腹昂首闊步從村前禾垛旁走過,瀟灑陶然似仙家之物。午后,有牧童牽它上山,山林茅草遮身,那牲畜如入寶地,又一次肚皮渾圓。
(摘自《散文選刊》202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