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帶著剛從國外回來的兒子東東回老家走親戚。快到老家門口時,我遠遠地看到母親早已站在場壩上等候。東東快步上前,深情地擁抱了母親,聲音清脆又飽含深情地喊道:“奶奶,我可想您啦!”東東又一一和其他親戚打招呼。親戚們滿臉贊許:“東東這孩子真不錯,在國外這么多年,也沒忘了禮貌。”我站在一旁,看著東東大方得體的模樣,欣慰之情溢滿心間。
看著眼前這個禮貌懂事的孩子,我不禁想起了以前教他打招呼、懂禮貌的點點滴滴。
記得東東兩歲的時候,正是有些怕生的階段。那年過年,親戚們來家里拜年。客廳里熱鬧非凡,可他見到客人來了,不打招呼就悄無聲息地躲進房間,怎么叫都不出來。我試著耐心引導他,輕輕敲門,溫柔地說:“東東,外面有好多喜歡你的叔叔阿姨和爺爺奶奶,他們都很想看看你。”可他還是沒有一點回應。親戚們也都笑著說:“小孩子害羞,不打招呼很正常,別勉強他,慢慢來。”
從那以后,我就琢磨怎么讓東東學會主動打招呼,變得懂禮貌。但我深知,簡單的說教對這么小的孩子起不了太大作用,得找到有趣又有效的方法。
我決定先從生活點滴入手。每次帶東東出門遇到鄰居,我都會主動熱情地打招呼,臉上掛著真誠的笑容。一開始,東東只是躲在我身后偷偷瞧。我從不勉強他,而是和鄰居愉快聊天,分享生活中的趣事。回家后,我不失時機地對東東說:“逢人打招呼,是懂禮貌的表現,也是一種禮節。你看大象見面還用鼻子打招呼呢。”漸漸地,東東被這種友好氛圍感染了。
有一次,鄰居家的張爺爺路過,我像往常一樣打招呼:“張伯伯,出門去買菜啊?”沒想到,東東在我身后小聲跟著說:“張爺爺好。”聲音雖小,還有些羞澀,但對我來說,這無疑是個巨大的驚喜。我立刻轉過頭,笑著對東東說:“兒子真棒!”張伯伯也連忙夸贊:“這孩子真乖!”從那以后,東東主動打招呼的次數越來越多。
除了以身作則,我還給東東買了許多關于禮貌和人際交往的繪本,像《大衛不可以》《小熊寶寶》系列里都有不少見面打招呼、友好相處的情節。有一次,講到小熊見到朋友主動說你好,得到大家的喜歡時,東東好奇地問:“爸爸,是不是我跟大家打招呼,大家也會喜歡我?”我笑著摸摸他的頭說:“當然啦,有禮貌的孩子大家都喜歡。就像小熊一樣,你對別人友好,別人也會對你友好。”
隨著時間的推移,東東的變化越來越明顯。上幼兒園的時候,他會主動和老師、小朋友們問好;去超市購物,也會跟收銀員阿姨說謝謝。每一次進步,都讓我無比自豪。東東讀小學的時候,老師經常在班上當眾表揚他,說他是一個懂禮貌、有修養的孩子,他別提有多高興。我趁熱打鐵道:“逢人打招呼是一個好習慣,它會讓你受益終身。”一直到東東讀中學、大學,后來到國外學習、工作,他都這樣保持著。
如今,看著東東在親戚間自如交流,禮貌回應每一個人的問候,我深刻明白,教育孩子懂禮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家長用心引導、用愛陪伴。在這個過程中,我和孩子都收獲了成長。
兒子又要返回國外去工作,臨走的那天晚上,他和我徹夜長談。他深有感觸地說:“真的要謝謝爸爸,教我學會了禮節,就像老話說的‘有禮走遍天下’,這個‘禮’,不是送禮的‘禮’,而是懂禮貌的‘禮’。”我連連給他點贊,堅信東東帶著這份禮貌和善良,未來的路會越走越寬。
編輯|張辰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