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年幼的小男孩用稚嫩的聲音期待地問我:“媽媽,你最愛誰?”我認
真地回答他:“寶貝,我當然最愛你啊。”小男孩眨巴著清澈的大眼睛問我:“媽媽,你為什么不最愛你自己?”
我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可這個問題就像是春風拂過用力掙出地面的小種子,窗外的柳絮簌簌飄落,像無數個被忽視的自我碎片,讓我重新把目光聚焦在自己的身上。我忽然意識到,和許多母親一樣,我們的生命敘事里,都藏著這樣類似的場景,我們全身心地愛著孩子,卻忘了自己也是需要蓄力的對象。我們開始意識到需要去關注孩子的情緒,然而我們自己的情緒呢?
愛是一種能力,只有當我們處于高能量狀態時,才可能平和地處理矛盾,解決問題。在溫潤的5月里,國際家庭日來了,全國家庭教育宣傳周恰似在溫柔地提醒:家庭里的任何成員都不能僅僅單向輸出,家庭是每一位成員休整的港灣。
當我們在給孩子講解齲齒預防知識時,也記得給自己預約一次體檢;當我們在關心孩子生長痛的同時,也留心傾聽自己身體發出的信號;當我們自己越來越有力量,我們也就越可能溫暖彼此。
也許,母親需要的不僅僅是贊美,更需要理解。這個5月,愿每位母親都能由衷地對孩子說:“媽媽最愛你,同時也深深地愛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