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信息傳播方式發生了巨大改變,無論是傳播格局、傳播手段、傳播載體還是受眾對象、關注熱點、輿論環境都在發生著深刻變革。海量信息的涌現正越來越深入地影響著社會公眾的價值觀、接受形式、思維方式和日常生活。作為電力企業的一名黨群工作者,如何讓企業黨群工作跟上時代潮流,把握好新機遇、利用好新媒體,讓其更好地服務于企業,成為黨群工作者必須深入研究的課題。
消極方面:新媒體時代傳播主體的復合化和多元化,加大了黨群工作的難度。在過去,只要掌握了報紙、廣播、電視這幾種核心傳媒,就基本上掌握了黨群工作的主動權,對統一思想、凝聚共識起到了重要作用。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各種傳媒方式不斷涌現,各種傳播介質層出不窮,信息傳播速度呈現出幾何指數增長,一旦出現負面事件,就很容易讓一個普通事件或者地域性事件迅速變成網絡重大事件或全國性、國際性事件。同時,信息的傳播主體越來越復合化,傳播者和接受者的邊界越來越模糊,雙方都能成為傳播主體,所有受眾都能夠生成內容并在自媒體上傳播。這些由技術革新引起的行業變革,對黨群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積極方面:新媒體時代豐富了信息傳播渠道,使黨群工作形式更靈活多樣。尤其在科學技術的支撐下,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智能終端的不斷進步和創新,讓“兩微”“一端”等新媒體成為當之無愧的新時代信息傳播和輿論引導的重要陣地,企業能及時傳遞資訊,同時,為職工提供更多參與企業工作的機會,搭建起企業與職工互動交流的橋梁,增強了職工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打造宣傳平臺:利用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等新媒體平臺,創建統一的宣傳陣地,及時發布黨的方針政策、企業重要決策等信息,同時宣傳優秀黨員事跡、企業文化等內容,讓職工在了解企業發展的同時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增強對黨的認識和對企業的認同感。
創新教育形式:制作生動有趣的短視頻、動漫等新媒體作品,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讀黨的理論和方針政策,開展黨群工作。結合電力企業實際,通過案例分析、故事講述等形式,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工作中,提高企業職工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度。
建立互動機制:在新媒體平臺上開設互動專欄,如職工論壇、意見箱等,鼓勵職工發表意見和建議,使黨群工作者能夠及時了解職工的思想動態和需求。對于職工關心的問題及時給予回應,增強職工對企業的信任。
開展線上活動:利用新媒體平臺組織線上黨群活動,如知識競賽、主題演講比賽等。通過這些活動,不僅可以加強職工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還能在活動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引導職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職業觀,同時提高職工對黨群工作的參與度和積極性。
精準推送信息:通過大數據分析等技術,了解職工的興趣愛好、工作崗位等信息,為職工精準推送與其相關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黨群工作信息。例如,針對一線電力工人,推送安全生產、職業道德等方面的內容;針對黨員干部,推送黨風廉政建設、領導力提升等方面的信息,提高工作的針對性。
及時反饋與調整:借助新媒體平臺收集職工對黨群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反饋意見,根據職工的反饋及時調整工作內容和方式。通過不斷改進和優化,使工作更加符合職工的需求,提高工作的實效性,促進黨群工作與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機結合。
提升黨群工作者的綜合素質是一項系統工程,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理論知識培訓:通過組織專題講座、黨校學習、在線課程等形式,深入學習黨的理論、方針、政策,以及黨建工作的專業知識,確保黨群工作者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業務技能培訓:開展如公文寫作、組織活動、溝通協調、輿情處理等方面的培訓,提升黨群工作者的實際工作能力。尤其要安排黨群工作者在不同的黨群工作崗位上鍛煉,熟悉組織、宣傳、紀檢等各項業務,豐富工作經驗,提高綜合業務能力。
參與重點工作:讓黨群工作者參與到黨組織的重點工作和重大活動中,如黨建品牌創建活動等,在實踐中提升黨群工作者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應對復雜局面的能力。
建立科學考核體系:制定明確、量化的考核指標,對黨群工作者的工作業績、業務能力、服務態度等方面進行全面考核。
激勵機制:對表現優秀的黨群工作者給予表彰和獎勵,如評選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等,在職務晉升、薪酬待遇等方面給予優先考慮,激發其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促進自我提升:鼓勵黨群工作者多讀書、讀好書,制定閱讀計劃,定期組織讀書交流活動,分享學習心得和體會,拓寬知識面和視野。同時,要求黨群工作者定期對自己的工作進行反思和總結,撰寫工作總結和心得體會,不斷改進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水平。
【作者單位:內蒙古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阿拉善盟巴彥浩特供電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