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第二課堂活動是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作用。將第二課堂與創新創業實踐教育融合,實現“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的有機銜接和相互促進,是財經類高校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途徑。本文從財經類高校第二課堂和創新創業實踐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出發,圍繞教育教學目標和財經類高校人才培養模式,以第二課堂為載體,以創新創業實踐教育為抓手,通過對財經類高校第二課堂和創新創業實踐教育融合的現狀和存在問題進行分析,針對性地提出財經類高校第二課堂和創新創業實踐教育融合發展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第二課堂;財經類高校;創新創業實踐教育;融合
創新創業教育是以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為目標,以增強創新創業的意識與精神、提高創新創業的知識和能力為主要內容的全面系統性教育。創新創業教育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大戰略舉措,是促進大學生高質量創業就業的重要途徑,也是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第二課堂作為第一課堂的有益補充,在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拓寬創新創業視野、提升情商管理、加強合作精神、提升語言表達能力、模擬企業經營管理等方面作用凸顯,是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育的關鍵環節,能夠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在創新創業教育整體推進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將創新創業實踐教育深度融合到第二課堂中,探索科學合理、特色鮮明、有效銜接的大學生第二課堂,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成績和創新創業實踐水平,以順應新時代人才培養新需求,是財經類高校創新創業實踐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第二課堂與創新創業實踐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二課堂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也是學生提高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創業意識的重要途徑。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教育,能夠激發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其創新創業精神,提升其創業能力,同時也是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但當前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重理論輕實踐、重形式輕內容、重競賽輕實訓等問題,導致學生在實踐中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對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指導和培訓的工作流于形式,難以達到預期效果。而第二課堂作為一種以實踐為導向的教育形式,能夠通過開展各種形式多樣的創新創業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第二課堂實踐機會。
當前我國社會對創新創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為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要,高校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創新創業教育體制機制,積極探索并開展第二課堂與創新創業實踐教育融合的新路徑。通過構建科學合理的第二課堂與創新創業實踐教育融合的課程體系,形成多層次、全方位、系統化、可持續發展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通過搭建創新創業平臺、豐富第二課堂實踐活動內容等方式來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通過充分發揮高校資源優勢和社會資源優勢來提升第二課堂與創新創業實踐教育融合發展的可持續性。
二、財經類高校第二課堂與創新創業實踐教育融合存在的問題
第二課堂作為第一課堂的重要延續,在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為了更好地服務于我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當前財經類高校需要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教育,積極強化創新創業協同育人,突出創新創業實踐能力的培養。但在第二課堂與創新創業實踐教育融合發展中也普遍存在一些問題。
一是課程體系不夠完整,缺乏全局觀。創新創業教育在第一課堂進行理論傳授,在第二課堂進行實踐活動。當前財經類高校普遍對第二課堂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財經類高校第二課堂與創新創業實踐教育融合相應課程開發、制度建設以及教材制作等方面都缺少相應的落實目標和舉措。
二是第二課堂創新創業活動形式單一,實踐效果不明顯。很多財經類高校開展的創新創業活動還停留在簡單的“頭腦風暴”階段,活動形式較為單一,多以創業沙龍、創業講座、創業論壇等偏理論的教育活動為主,缺乏一定的實踐性。
三是創新創業實踐教育體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保障機制。目前,多數財經類高校還沒有建立起專門的第二課堂管理機構,在經費、場地、設備等方面都不能滿足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活動的需求。大多數財經類高校雖然在探索創新創業實踐教育方面做出了一些努力,但仍然存在重形式輕內容、重規模輕質量、重形式輕實效等問題,對創新創業實踐教育項目的支持力度不夠,導致第二課堂活動缺乏必要的保障機制。
四是高校創新創業實踐教育師資力量有待提升。創新創業實踐教育是一個綜合的教學體系,需要既具備扎實理論知識又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師資隊伍。然而,目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力量相對薄弱,主要表現為教師缺乏實踐經驗,無法完成創新創業實踐教育教學任務;教師理論與實踐脫節,導致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緩慢。同時,高校創新創業實踐教育師資力量不穩定,部分教師為高校教師轉崗到創新創業實踐教育部門的專職人員,他們對相關教學和管理工作經驗不足。
三、財經類高校第二課堂與創新創業實踐教育融合的對策建議
創新創業實踐教育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活動,其根本目的在于通過體驗式學習,使學生在體驗中去理解、領悟和掌握知識,并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實際行動。在創新創業實踐教育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第二課堂是平臺,通過第二課堂的平臺作用,對第一課堂所學知識進行進一步的深化、拓展和延伸。在這個過程中,第二課堂充當著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橋梁。教師可以通過第二課堂了解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程度;學生可以通過第二課堂更深入地了解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教學理念。財經類高校的創新創業實踐教育在內容上具有其自身的特點,其中“專業”是創新創業實踐教育的一個顯著特征。創新創業實踐教育不是簡單地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而是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相結合,并通過實驗、模擬等方式進行應用。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掌握所學知識,還要使學生學會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在創新創業實踐教育過程中需要形成“第一課堂+第二課堂”協同育人模式,進一步整合資源優勢和第二課堂平臺,構建“第一課堂+第二課堂”協同育人模式,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力。
一是完善頂層設計,打造育人共同體。頂層設計上要整合學校各部門的資源和要素,做到統一領導、全面規劃、責任層層壓實,制定制度明確行為準則,規范各類活動,確保社會秩序和穩定。各部門要全員參與、開放包容、協調合作、資源共享和信息互通,應該在多元目標體系之下做好頂層設計,實現兩者的一體化發展,能夠相輔相成,發揮合力。財經類高校要全方位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教育第二課堂的宣傳工作,通過宣傳欄、官網、廣播站等方式,讓教師、學生及大眾了解第二課堂建設的意義。除了上述提到的宣傳方式,高校還可以利用新媒體平臺發布第二課堂活動的最新動態和成果展示,增加活動的曝光度和參與度。同時,還要突出第二課堂建設成效,可通過挖掘成功案例做好榜樣示范,帶動學生和教師投身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時代中來。
二是充分利用學科專業優勢,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積極推動“專業+創新創業”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深入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育全過程。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發展,以第二課堂活動為抓手,積極推動第二課堂與第一課堂有機融合。努力發揮財經類高校學科專業優勢,根據人才培養的需求和學生的特點,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和手段,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注重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課程教學中,通過開展創新創業類競賽、學術講座、創業講座、科技立項等形式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進一步發揮第二課堂在培養創新創業人才中的作用,促進第二課堂與第一課堂深度融合。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興趣和愛好的培養。充分利用“第一課堂”平臺對學生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激發了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和創新創業能力,注重發揮第二課堂活動平臺在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方面的作用。
三是以“第二課堂”活動為載體,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在舉辦第二課堂活動中,通過開展科技文化藝術節、“挑戰杯”“互聯網+”等各類競賽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增強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在組織學生參加各類競賽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點問題,組織學生參加社會調查、公益活動、志愿服務等各類社會實踐活動。通過舉辦第二課堂活動,為學生提供創新創業的機會和平臺,幫助學生拓寬知識面,鍛煉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通過各類第二課堂活動的開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而且也為其未來的職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四是依托學科專業優勢,開展學生科技創新與競賽活動。學生科技創新與競賽活動是高校實踐育人的重要載體,也是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抓手。依托學科專業優勢,建設一批大學生創新創業實驗室,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技創新活動與競賽活動。在推進“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中,依托學科專業優勢,充分利用第二課堂平臺,開展學生科技創新和競賽活動。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學科專業競賽、科技創新、學科競賽、創業大賽等,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和創新能力培養。財經類高校以經管類專業為主導,開展學生科技創新與競賽活動。同時,通過學術講座、論壇等形式,讓學生了解最新的科研成果;組織開展學術講座、論壇等活動,讓學生了解科研進展情況。通過第二課堂平臺,增強了學生的科研興趣和科研素養,提升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
五是加大經費支持力度,提供活動場地。高校應設立創新創業實踐專項經費,為實施第二課堂創新創業教育創建良好的發展環境,如設立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資金,由學生進行項目申報,對于可行的項目給予一定的經費資助,并對項目進展把關,保證經費落到實處,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對于在創新教育中涌現出來的、具有較高科技含量和應用價值的研究項目,財經類高校更應積極給予有效開展第二課堂所需的經費,用于勞務支出和器材購置等,鼓勵更多創業人才脫穎而出。
六是完善教師隊伍建設,發揮好學科專業的合力作用?!半p創”師資隊伍是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中堅力量,是第二課堂與創新創業實踐教育的關鍵所在。學校需要不斷完善師資隊伍建設,建立教師培訓考核激勵機制。首先,高??梢酝ㄟ^聘請行業專家和企業家、管理專家等來為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思維培訓,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創新創業價值觀;其次,要加強第二課堂與創新創業實踐教育的師資建設;最后,高校要建立起一套科學的師資管理制度,如建立教學團隊負責人制,強化學科帶頭人在創新創業人才培養中的領導核心作用。高校還需要根據自身辦學定位和學科特點、專業優勢等,為第二課堂與創新創業實踐教育提供具體的實施方案。
結語
財經類高校應抓住第二課堂活動與創新創業實踐教育融合的契機,將“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有機結合,構建適合的實踐教育體系,發揮第二課堂在創新創業實踐教育中的作用,通過構建第二課堂與創新創業實踐教育融合的機制和平臺,著力解決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探索與完善第二課堂與創新創業實踐教育融合的途徑和方法,為培養創新型人才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參考文獻:
[1]黃淑慧,呂聰穎.人工智能下第二課堂創新創業教育新模式探索[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20(01):159160.
[2]劉志陽.以創新創業教育現代化推進中國式現代化[J].中國大學生就業,2022(23):917.
[3]黃淑慧.基于三螺旋高校第二課堂創新創業教育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2(09):2528.
[4]陳怡.以第二課堂為載體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J].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報,2019,28(03):6668.
[5]郭鈺婷,尹德偉.第二課堂融入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踐[J].教育觀察,2018,7(11):9091.
[6]徐剛,李欣欣,熊富強,等.第二課堂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22(10):912.
[7]孫國霞,趙嵐.應用型本科高?!爱a學研賽創五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中國高??萍?,2023(12):6064.
[8]沈睿媛,劉晶晶.基于眾創空間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育[J].公關世界,2021(02):3132.
[9]陳妮娜.高校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中的第二課堂創業教育平臺構建:以中央財經大學為例[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5(S1):114117.
[10]肖盈,任艷青.第二課堂視角下大學生創業能力提升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1(02):6163.
[11]楊璐.“雙創”背景下第二課堂創新創業教學體系構建研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3,6(08):4951+70.
[12]張明瑞,張偉.創新創業教育背景下高校第二課堂育人理念探究與路徑創新[J].高教學刊,2022,8(34):3033.
[13]徐剛,李欣欣,熊富強.第二課堂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與實踐:以南京農業大學動物醫學專業為例[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22(10):912.
[14]車益霞.“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下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探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1,4(17):4547.
[15]王珩,王利巖,徐世峰,等.以“第二課堂”為載體的創新創業教育研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0,3(17):162163.
基金項目:中國高等教育學會2022年度高等教育科學研究規劃課題(22CX0418);內蒙古自治區教育科學研究“十四五”規劃2023年度課題(NGJGH2023547);內蒙古自治區直屬高?;究蒲袠I務費項目(NCYWT23052);2022年內蒙古自治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鑄魂育心,多維協同”的學生社區組織育人體系構建與機制研究;內蒙古自治區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試點項目:“五育并舉”學生綜合評價改革研究與實踐
作者簡介:張陽(1985—"),女,漢族,內蒙古呼和浩特人,博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