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汾州大地麥浪翻滾、穗頭漸沉,各種現代化農業機械正在有序作業。精準播種機按照設定路線勻速前進,將一粒粒麥種均勻播撒;智能灌溉設備根據土壤墑情自動調節水量;無人機在麥田上空盤旋,進行葉面肥噴施作業。這些科技裝備的運用不僅提高了耕作效率,更讓農業生產變得精準可控。
在呂梁市汾陽市陽城鎮孝臣村的麥田里,冬小麥正進入灌漿關鍵期。農戶任立煜站在田埂上,望著隨風起伏的麥浪,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白詮膫鹘y農業用上高科技的機械,我們農村人種地更有底氣了!”任立煜的這番感慨,道出了當地農業轉型的深刻變化。
汾陽市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張威是這片麥田的??汀K麕е夹g團隊走村入戶,為農戶提供面對面的技術指導?!肮酀{期要特別注意防治干熱風和病蟲害?!睆埻自谔锏乩?,仔細查看麥苗長勢,向圍攏過來的農戶講解管理要點。他的手機里存著各個田塊的生長記錄,隨時為農戶答疑解惑。
張威與團隊成員幾乎每天都奔波在各個村莊,他們隨身攜帶便攜式測土儀、智能病蟲害識別儀等設備,為農戶提供“一戶一策”的精準農技服務?!拔覀儾粌H要解決農民‘怎么種’的問題,更要教會他們‘科學種好地’?!睆埻f道。
近年來,汾陽市政府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堅持“因地制宜、因苗施策”的原則,采取機械化播種,在整地、播種、用種、施肥、滴灌等各環節達到精細規范化,促進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政策的支持下,汾陽市的農業生產方式正悄然發生變化。機械化播種、標準化管理得到了全面推廣,農戶們逐漸掌握了科學種植的要領。任立煜的麥田就是這一轉變的見證者,從播種到管理,每個環節都體現著科技的力量。他感慨道:“過去種地全憑老經驗,現在好了,有了專家手把手教,啥時候澆水、啥時候分類管理、啥時候打藥都有了科學依據。”
當現代化的農業設備與傳統的農耕場景交織在一起,展現出了一幅科技與傳統融合的美麗畫卷。農技人員悉心指導,讓農戶們對今年的豐收充滿了信心。
張威說:“市、鄉兩級農技人員將持續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戶送技術、送服務,助力農民科學選種、施肥、灌溉、除病蟲害等,提高科學種田水平,從而促進農業科技成果在田間地頭落地生根。”
夕陽西下,金色的余暉灑滿麥田。任立煜望著這片孕育希望的田野,眼中閃爍著對豐收的期待?!案萍甲撸瑴蕸]錯?!彼判臐M滿地說。